正月初九,梁珘送楚霏、杨旗回西北,梁父梁母也要上班了,李婶还没回来,只能让梁婷婷去郑瑾家待几天。

还是一路颠簸,正月十一他们才回到杨家,小镇上伴着寒风一片冷清,开门的店铺都没有,不像京市,已经渐渐恢复往日的热闹和忙碌了。

“冻坏了吧?前两天刚下了场雪,正是化冻的时候,我们这两天都没出门。”杨军帮着安置儿女们的行礼,见他们回来高兴地忙前忙后。

虽然真的没再看到梁婷婷,但也只是失落了一瞬,他知道孩子去了亲生父母那儿只会过得更好。

“难怪呢,吹来的风瘆得慌。”杨旗宝贝地抱着一袋子小人书,那些是郑康宁送的。

两人年龄相差不多,可性格全然不同,郑康宁也比杨旗成熟得多,这些小人书早在他上小学时就看过了,正好现在杨旗喜欢,就收拾收拾送他了。

“今儿吃臊子面,带点汤吃着热和。”余秀笑着跟梁珘说道,转而看向楚霏,见她脸蛋冻得发红,便凑近些上手给捂了。

这是个很亲昵的动作,对余秀来说就是心疼孩子自然而然做出来的,于她来说再正常不过。

可楚霏却愣住了,一时都没来及闪躲。

冰冷的脸被一双温暖的手捧着,暖意从余秀的掌心传递到她脸上,哪怕因为平日做活,这双手没有那么光滑细腻,但微微带着些粗糙的手心却传递出一个母亲发自内心的爱。

梁珘看着也有些惊讶,他们兄妹成长的过程中,好像从懂事后,这种父母对子女的亲昵就很少了。

“捂一捂,可别冻皲了!”余秀笑眼弯弯,亲生女儿没有躲开,这让她很开心。

她其实也怀着一点试探的心思,想看看这孩子能否接受她的靠近,若是不能,那他们夫妻就得改一改往日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引起她的反感。

“妈,你咋不看看我的脸,我也冻红了呢!”杨旗不满地嚷嚷。

余秀没松开捂着楚霏脸颊的手,转头瞪道:“你一个娃子,皮糙肉厚的,怕什么冷?”

“哼,我看你就是偏心,以前偏着杨婷婷,现在偏着我姐!”

“我就是偏着怎么了,也不看看你每天气我多少回?好意思和她们比?”

母子俩嚷了几句,让家里别有一番热闹劲儿。

只是这样的吵闹,在梁家是从来没有过的,梁家人自来理智,就算出现意见相左的情况,也仅是冷静交谈,不会激烈争论,更不可能吵嚷。

楚霏能感受到,杨珊对这样的亲近有些无措,又有些喜欢,她便笑着将手覆在了余秀的手上。

余秀因此回神,见她笑眼明亮,亦跟着笑了。

“婷婷在京市适应得很好,等放暑假时她会回来住一段日子。”楚霏主动说道。

“好,我知道了,我和你爸爸放心着呢!”余秀声音都软了很多,他们并没有问婷婷,但这孩子却主动说了,分明是为了安他们的心。

脸捂热了,余秀的手就放下了。

杨旗在旁边叽叽喳喳说起在京市的见闻,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还吃到了什么好吃的等等,话多的满客厅都是他的声音。

梁珘见楚霏在旁含笑听着,和余秀一样半点也不觉得烦,看起来仿佛在这个家里适应良好。

他心里其实有不少的担忧,不同性格的父母、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生活习惯……这些她都能适应吗?

人若是不适应一个新的环境,自身是很难受的,是那种从内到外说不出的难受。

可坚决交换回来的是她,就算难受她肯定也不会说出来,更不会表现出来。

之前在京市时没有这些心疼和忧虑,此时此刻坐在杨家的客厅里,梁珘心里忽然就止不住这些情绪了。

楚霏敏锐,发现他看过来的眼神不对,伸手拍了拍他放在膝头的手,冲他安抚一笑,仿佛在说:没关系,我都可以。

“饭来咯!”杨军围着围裙端了两盘菜出来,一盘切片的酱牛肉,一盘凉拌三丝,他把菜放到茶几上,笑道,“年前酱的牛肉,就等你们回来了!”

余秀起身:“我去捞面。”

两口子都去了厨房,一会儿又端来一盘蒜泥肘子、一盘凉拌木耳,每人一碗臊子面,这顿饭就齐活了。

吃饭间隙,杨军说:“明儿一早咱们去你舅舅家拜年,之前你们都不在,我们也就没去。”

“好,早上就去吗?”楚霏咽下嘴里的面问道。

余秀:“不用,赶中午到就行,去早了还得做饭。”

这么……坦诚吗?

楚霏不禁侧目,她记得这舅舅是她亲生妈妈唯一的亲弟弟吧?

杨军笑道:“别听你妈瞎扯,就算去早了做饭也是我做,她每次去都是坐着等吃的。”

余秀被拆穿了也笑,转头对她说:“你爸才瞎扯呢,过年前该炸的、该卤的都弄好了,他去做也就是装个盘、回个锅,我还给搭手了呢!”

杨旗闷头干饭,全然不理会父母俩说的是什么。

楚霏就发现,大概是这两口子年纪轻,才三十七八岁,相处时明显轻松很多,夫妻感情很好,哪怕是拌嘴也有点打情骂俏的意思。

她头一次近距离见到这样的夫妻,自然而然地流露着对彼此的亲昵和情意。

以前在大祁时,周围的夫妻即便感情好也表现含蓄,不会在外人面前这样,私下里如何相处就不得而知了。

像是文瑾和宋恒,宋瑾玉和赵婳,他们夫妻关系都很好,但在她面前就从未有很亲密的举止,更不会打情骂俏。

“我明早坐车回去,婷婷还在舅舅家。”梁珘纵有再多不放心,该走还是得走。

“那我明早送你。”杨军并不挽留,一是想到梁婷婷,二是知道梁家人都忙,这孩子最近来回奔波也是不容易。

“谢谢杨叔。”

第二日一早,送了梁珘上车后,杨军回家和余秀、楚霏、杨旗出发回中湾村。

夫妻俩骑着自行车,每人带一个孩子,四个人都裹得严严实实,可等到余石家时,手脚也还是冻木了。

余石就是余秀的弟弟,比她小七岁左右,今年才刚三十岁,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