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呼啸而过,马儿带着那份能证明何顺义罪状的公文一路奔驰。
即便是加急的驿马,从这里到达京城也须得两日路程,白霄知道何顺义不可能坐以待毙。
小径上堆积的落叶被马蹄杂乱地踩过,发出沙沙的声响。
这是去京城最快的路,两拨人在此相会。
“上!”
何顺义手下的人率先开口,两三人当即纵马而出,直朝白霄的信使包抄而去。
信使猛地扭转马头,马鞭奋力一挥,便从几人围堵的空隙中疾冲而出。
拦截未成,几人立即反应过来,伸手从衣袋里抽出一把飞刀,扬手便朝信使的马掷去。
马儿闻声惊起,失控般向前狂奔。信使措手不及,瞬间被甩落马下。
几人一拥而上,捆住信使的手脚,从他身上搜出了一份保存完好的公文。
“还是确认下为好。”
为求稳妥,他们还是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公文。
是胡桃画的王八图。
“驾!”
另一边,阿菊挥舞着马鞭,亲自策马从另一条小路疾驰而出。
白霄料定何顺义必定会派人去半路拦截,真正的公文,早已由阿菊从另一条小道秘密送出。
“何顺义的人果然去了最快的那条路。”江以清望着远处无功而返的人影,松了一口气。
“那就好。”白霄的神色却依旧有些紧张,“希望阿菊那边也一切顺利。”
阿菊一刻不敢松懈,日夜兼程将公文送至京城。
“首相大人,公主的人求见。”
听闻是白霄的人求见,杨贺立即起身,整了整衣袍,亲自相迎。
“首相大人请看这个。”阿菊亲手将公文递至杨贺手中,“这是公主查获的关于京兆尹何顺义私收赋税的实证。关中地区今年遭遇大旱,何顺义不仅隐匿灾情不报,竟还私自上调赋税,以致民怨沸腾,多地发生暴动。”
“我知道了。”杨贺攥着那份公文,面色沉重。
午时刚过,杨贺便匆匆入了宫。皇帝白羽仍在午休,他在廊下等候许久,才得李公公入内通传。
“陛下,这是关中快马送来的密报,其中记录了京兆尹何顺义私收赋税、欺上瞒下的实证,请您过目。”
白羽接过那公文,仔细翻阅,脸色逐渐阴沉。
“这群人难道都当朕是摆设不成!领着朝廷的俸禄,净做出这等丧尽天良的事来!”
白羽将公文狠狠甩在地上,一旁的李公公慌忙俯身拾起,小心翼翼地拂去上面的灰尘。
杨贺欲言又止,白羽突然发问道:
“你这公文是从哪里得来的?”
杨贺略作迟疑,随即从容回禀道:
“公主得知关中大旱,民间出现多起农民暴动事件,便即刻动身前往。这份公文,便是公主在关中查访时所得。”
听到“公主”二字,白羽的脸色倏地一沉。
“行了,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白羽对杨贺说道。
待杨贺躬身退出时,隐约听到白羽吩咐李公公准备纸笔的声音。
京城终于传来消息,白羽下令将何顺义流放,梁景硕等一干官员也一并革职查办。
得知这一结果,关中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奔走相告。
“这群狗官总算是倒台了,真是大快人心!”
“你们听说了吗?那狗官为保今年升迁,不仅压下关中大旱的灾情,还擅自加税,强行营造出关中一片大好的假象……”
“居然是这样!这狗官真是没干过一件人事!”
城门口的老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群情激愤,场面瞬间沸腾了起来。
白霄举目望去,长时间的饥饿已让许多百姓面黄肌瘦,可他们的眼神依然坚毅,一次次挥动手臂,向着那些自私的统治者发出不屈的呐喊。
随着何顺义等人的倒台,关中大地终于迎来喘息之机,万物复苏、生机重燃的日子,似乎已不再遥远。
“身为上位者,若无法体会百姓的悲喜,甚至剥夺他们生存的权利,是终将被反噬的。”回想这段时日的种种经历,白霄的语气中透出几分悲悯。
“你在想什么?”
白霄转身瞥见江以清又在出神,于是问道。
“刚刚听到有人提起百冤掀案。”江以清答道,“我在想,何顺义、梁景硕这些人倒台之后,还会不会出现新的何顺义和梁景硕。”
白霄对江以清提到的“百冤掀案”并不陌生。在她以摄政公主身份辅佐父皇理政时,便时常听闻此案。
二十二年前,刚上任的大理寺少卿杨荣光奉命调查一起震动京城的先奸后杀抛尸案。
他逐户走访排查,却始终无法确认死者身份,这令杨荣光深感困惑。最终,他只能将验尸结果一一详录,随后将尸体下葬。
下葬当天,杨荣光注意到有两位老人躲在暗处啼哭不已,便主动上前询问他们是否认识这名女子。
两位老人却矢口否认,不敢承认这名女子就是他们的女儿小凤。
杨荣光心知此事并不简单,便顺着这条线索继续追查,竟发现凶手是当朝首相石文砚门下大弟子刘杰之子刘旭春。
寻常官员查到这里,怕是早已匆匆结案。谁知这杨荣光初生牛犊不怕虎,愣是将调查结果禀告给了先帝,并请求先帝授权他继续调查。
先帝早已对石文砚的势力心存忌惮,因而当即准奏。
杨荣光果然不负圣望,循迹深查,竟揭出百余起冤假错案,桩桩件件皆指向石文砚与其门生官官相护、盘剥百姓。
百姓们彻底被激怒,将首相府邸围得水泄不通,要求处死石文砚。先帝顺势下诏,抄没石家。
不过,石家没落后不久,原先受过石文砚恩惠的官员们便迅速将杨荣光也拖下了水,落得了个“家中病故”的结局。不少人私下传言,是先帝派人秘密处决的杨荣光,这其中的真相早已不得而知。
石家的辉煌从此告一段落,然而这些大大小小的冤案所造成的影响却并未消散,百姓们对这位前首相依然怀有深深的痛恨。
这何顺义,便是石文砚早年提携过的人。
白霄轻轻笑了笑,语气沉稳而笃定。
“有我在,我不会让关中再次陷入那番境地。”
关中的农民起事问题逐渐被平息,白羽企图找回场面的慰问信这才姗姗来迟,送至白霄手中。
白霄完全没惯着他,当即写了一封回信,以长期治理大旱为由要求在关中地区建立自己的据点,并向朝廷索要资金支持。
李公公在殿内小心念出白霄回信的内容,白羽的脸色霎时变得十分难看。
有心腹觉得白霄所言不妥,遂上前一步,低声劝谏道:
“陛下,临湘公主如今已得谢家之势,又与薛家交好,若再令她借机掌控关中,臣恐怕日后将难以控制啊。”
白羽最气的便是这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