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裴寂传信与苏氏
城东。
苏氏自碧云寺祈福归来,马车在街边一个拐角处停稳,便与严嬷嬷一同下了车。
准备往东市采买些新鲜槐叶、时令瓜果,好晚上为全家做一顿清爽可口的槐叶冷淘。
岂料刚走到街口,便听得几个路人聚在一处,议论纷纷,隐约听见“姜司主”、“押入宫中”等字眼。
她心头猛地一沉,也顾不得礼仪,疾步上前拉住一位提着菜篮、面相敦厚的大娘:“这位嫂子,劳驾问一声,你们方才说……姜司主被押入宫中,是什么意思?”
那大娘转过身,认出是姜司主的母亲苏氏,语气不由缓和了几分,压低声音道:“哎哟,是姜夫人啊!您还不知道吗?
晌午那会儿,宫里来了个面生的公公,瞧着傲气得很,下巴都快抬到天上去了!
对姜司主说话硬邦邦的,半点不客气,我们这些在旁边瞧着的,都觉得心里头咯噔一下,感觉……感觉不太妙啊!”
旁边一个卖炊饼的汉子也凑过来插话,愤愤道:“可不是嘛!姜司主想跟手下交代几句,那太监愣是不让,催命似的!哪有这样办事的?实在是气人!”
更有人压低声音道:“坊间都在传,说是姜司主为了给您出气,发作了姜大人身边那个得宠的梅姨娘,这才惹怒了宫里贵人!”
苏氏只觉眼前一黑,身子微晃,严嬷嬷连忙在旁扶住。
她深吸一口气,强自稳住心神,咬牙道:“我们回去!”
围观人群自发地为她分开一条道路。
苏氏停下脚步,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清晰而坚定:
“诸位高邻,我女儿云昭行事,素来公正廉明,凡事皆有章法,遵循的是朝廷律例,守护的是百姓安宁!
她绝非旁人口中徇私枉法、因私废公之徒!
陛下圣明烛照,必会查明原委,还我儿一个清白!”
说完,她在严嬷嬷的搀扶下重新登上马车,连声催促车夫快行。
马车驶出不过两条街巷,车壁外忽然传来几声极有节奏的轻轻敲打。
苏氏心中一紧,警惕地掀开车帘一角,却在看清来人面容时不由一怔。
那是个眼生的年轻后生,身着轻便戎装,风尘仆仆。
那军士对她抱拳一礼,姿态恭敬却不失军中气度:“夫人安好。末将奉裴帅之命,将此信交与夫人。”
说罢,迅速将一个蜡封的小竹筒递入车内。
苏氏接过,指尖微颤地打开,里面是一方素笺,上面只有寥寥数语,笔力却苍劲熟悉:
「文昌盛典,龙蛇混杂,苏家旧事,恐被人察。万望谨慎,务必珍重。」
短短一行字,却让她心头巨震,仿佛被无形的手紧紧攥住。
她猛地再次掀开车帘向外望去,却只见那年轻军士的身影已迅速消失在熙攘的人流中,只留下一个模糊而挺拔的背影。
苏氏紧抿着唇,将那张轻飘飘却重若千钧的信笺紧紧攥在手心,贴身收好。
她靠在车壁上,面上恢复平静,心中却已翻江倒海,再无言语。
……
甘露殿。
皇帝革职姜世安的旨意一下,云昭当即起身,声音清越:“陛下,不可……”
皇帝面露不悦,眉头蹙起:“姜云昭,朕已一再妥协,听从你的心意,将刘大夫与竹山书院一事,置于朕的母后安危之前处置。
你一个人分身乏术,本也无法同时兼顾两处。但你不去救治太后,总不能也不让旁人前去诊治。”
赵悉见状,连忙上前一步,拱手圆场道:“陛下息怒,姜司主绝非此意。臣看那玉衡道长想必已经出宫,此刻去追,远水难救近火。
臣倒觉得,有个更合适的人选,可以即刻为太后娘娘诊治!”
皇帝闻言,面色稍霁:“哦?是何人?”
赵悉从容道:“便是碧云寺的有悔大师。
今日臣入宫,将有悔大师一同请来了。只不过大师听闻今日面圣主要处理竹山书院之事,自觉不便打扰,未得陛下宣召,便一直在殿外静候。”
贵妃闻言,俏脸一沉,忍不住开口:“有悔大师固然精通岐黄之术,尤擅化解肌肤疮疤一类疑难杂症,但母后此番分明是……”
皇帝却似猛然想到了什么,抬手打断了她,直接对身旁的内侍吩咐道:“双喜,不必再去寻玉衡**了。”
又对常公公道,“常玉,你亲自去,速请有悔大师前往偏殿,为太后诊治。”
贵妃脸色一时变得极其难看,却又不敢再多言。
皇帝目光转向她,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好了,贵妃,你怀着身子,不宜过多操劳忧心。多学学柔妃,安心回宫养胎才是正理。”
孟贵妃只得压下满心不甘,勉强行了一礼:“是,嫔妾……告退。”
云昭不再耽搁,转向气息微弱的刘大夫,沉声道:“刘邝,你方才口口声声,说你孙儿刘承安是在书院寒潭边枉死,怀疑是那些租用院落的权贵子弟所为。
口说无凭,不如,我此刻就帮你将那刘承安的魂魄招来,当着陛下与诸位的面,彻彻底底问个清楚明白,如何?”
刘邝闻言,浑浊的双眸骤然爆发出惊人的亮光:“你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