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愿与你再做一世亲人
众人纷纷朝云昭投去或担忧或质疑的目光,殿内一时寂静无声。
赵悉不自觉地屏住呼吸,萧启虽面色如常,垂在身侧的手却已悄然握紧。
唯有站在人群最后的苏惊墨眼底闪过一抹焦灼,他张了张嘴,正要开口——
“云昭,”龙椅上的皇帝已先一步发问,“这是何意?”
他微微前倾身子,眼底闪烁着强烈的好奇,“可否想个法子,让朕与诸位爱卿也看个分明?
这般只能眼看着刘大夫与苏卿二人对水凝望,我等却如同雾里看花,实在令人心痒难耐。”
萧启的目光落在云昭身上。他何尝不想亲见这玄奇景象?但一想到此举或许会耗费云昭过多心力,甚至可能令她陷入险境,到嘴边的话便又咽了回去。
云昭道:“陛下乃真龙天子,自有紫气护体。寻常鬼魂属至阴之物,若强行在陛下面前显形,非但难以维持,自身魂魄亦会受损。
除非是修炼有成的厉鬼或鬼将,方能承受龙气威压。”
皇帝闻言,脸上掠过一丝显而易见的失望。
他难得流露出这般近乎孩童般的好奇神态:“朕虽为天子,却也好奇这阴阳两隔的玄妙。若能亲眼见证,亲自断清这桩公案,岂不更好?”
这时,站在一旁的孙婆子悄悄拉了拉云昭的袖角,自莺时手中接过毛笔,飞快在自己掌心写下几个字,只让云昭一人看清。
云昭看后唇角微扬,对孙婆子温言道:“此计甚妙。这也算你履行的又一桩善事了。”
孙婆子受宠若惊地低下头,没料到自己的一个小小提议,竟又被云昭记作一桩功德。
云昭转向皇帝,朗声道:“回禀陛下,倒是有个法子,或可让大家都看个分明。”
她一边吩咐内侍前去准备所需之物,一边对仍在茫然的刘大夫说道:
“若你提供的生辰八字无误,眼前水中所映,确是你的亲孙刘承安无疑。”
“绝无可能!”刘邝激动得胡须颤抖,“我的孙儿是刘承安,也是竹山书院的周彦。但眼前这个,绝不是他!”
云昭转而看向苏文正:“敢问苏山长,书院可曾记录学子的生辰八字?”
苏文正点点头:“书院确有为每位学子记录生辰,每逢生辰之日,后厨都会特制一碗长寿面以示庆贺。”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身后的少年,“陛下,臣的孙儿苏惊墨曾协助整理过这些文书,这孩子记忆尚可,或可求证。”
一直静立在后方的苏惊墨应声上前。
“回陛下。”苏惊墨朗声道,“小子冒失,方才听闻刘大夫所言生辰八字,就觉有异。那八字与周彦在书院登记的根本对不上!”
刘大夫勃然变色:“胡说!我私下问过周彦他的生辰......”
苏惊墨眉宇间闪过一丝讥诮:“刘大夫平日的心思,显然只放在你认为是孙儿的周彦身上,怕是从未曾留意书院同窗间的议论。周彦此人学问尚可,但品性……”
"你胡说!"刘大夫厉声打断。
云昭抬手,打断了刘大夫即将爆发的怒斥:“刘邝,你既说最疼这个孙儿,不妨问他几个只有你们才知的私密。虽然鬼语你听不懂,但我可代为转述。
左右我不可能知道你们祖孙之间的隐秘,你也不必担心我从中作伪。”
说话间,内侍已搬来一道半透明的云母屏风。
云昭指尖轻点,只见盆中井水泛起奇异波纹,一道模糊的影子缓缓投射在屏风之上。
众人屏息凝神,但见屏风上隐约显出一个十二三岁少年的身影。
那少年面色青白,身着粗布衣衫,但眉目清秀,眼神清澈,自有一股凛然正气。
赵悉摸着下巴仔细端详:“说实话,这孩子的眉眼轮廓,与刘大夫确有几分相似。你们看,他们都是一边双眼皮,一边单眼皮,眉骨这里的弧度也很像。”
萧启沉吟道:“魂体可能看见胎记?”
云昭这时用一种古怪的语调说了几句。
屏风上的少年闻声躬身,挽起裤管,右腿膝盖上方赫然露出一枚月牙形的青色胎记。
刘邝老眼圆睁:“这、这怎么可能?”
他怔愣片刻,突然急切地道:“姜司主,请你问他,可还记得家乡在何处?父母姓甚名谁?”
那少年的嘴唇在屏风上无声开合。
片刻后,云昭转述道:“他说,不记得父母姓名,也不知家乡何处。
只依稀记得家中院里有口老井,井栏雕刻着缠枝莲纹。家里有位老人,最爱在夏日将西瓜湃在井中纳凉。盛西瓜用的,是一只青花缠枝莲纹的大瓷盘。”
“还有,家中院落常年弥漫着一股奇异的药香。他自幼闻惯了这个味道,长大后每每经过药铺,却再也寻不回记忆中的香气。”
“院子里还养着一只狸奴,通体乌黑,四爪雪白,他总爱叫它‘煤球’。”
随着云昭一句句道出这些细节,刘邝已是老泪纵横。
他踉跄着跪倒在地,朝着屏风上那抹单薄的少年身影伸出颤抖的手:
“安哥儿……祖父一直以为,你虽与祖父失散,却得好心人收养,成了才名远播的书院学子……”
他哭得撕心裂肺,枯瘦的手指隔着虚空轻抚孙儿的面容,“你现在,便是你……离去时的模样,对吗?”
也就是说,他的孙儿刘承安,早在十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