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什么叫完美的鱼香肉丝?(6.4k二合一)

周砚把三份色泽红亮的鱼香肉丝给大家上了桌。

立马把众人的目光吸引。

这是最后一道菜,也就是压轴菜,没想到周砚选的是鱼香肉丝。

鱼香肉丝是家常菜,级别与回锅肉可以媲美,川渝人家,家家都会做,就是味道嘛,千人千面,各有千秋。

所谓家常菜,本就是没有定式的。

每一个主妇在烹饪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奇思妙想,今天添一样配料,明天家里少样调料,反正只要菜上桌,味道过得去,足够下饭,那今天这道菜就没白炒。

但今天周砚做的这份鱼香肉丝不太一样,绿色的青笋丝,配上黑色的木耳丝,裹着红油的肉丝,色泽红亮,在白色的餐盘中撞出了漂亮的色彩搭配,给人一种鲜亮的感觉。

“我们说,一会要让你教我们炒回锅肉,我看这鱼香肉丝也巴适得很,你给我们指点指点,学到几分,在家里炒菜都要好吃些。”吴海燕笑着说道。

其他嬢嬢和嫂子也是纷纷笑着应和道。

“那肯定要得噻,等会吃了饭,尽管问。”周砚笑着点头。

周卫国往旁边挪了点,招呼道:“周砚,坐这嘛。”

“要得,小叔。”周砚笑着应道,把托盘放一旁,拿了碗筷在周卫国身边坐下。

“今天时间匆忙,菜式比较简单,没得啥子大菜,大家还吃得惯不?”周砚看着众人笑着道。

“就这还简单啊!十多个菜,个个都是大肉大荤!”

“就是,桌子都摆不下了。”

“味道太巴适了!每一道菜都烧的好吃。”

“小叔,你做菜比我妈妈好吃一百倍!”

“帆娃!你说话注意到点哈!你妈妈也是要面子的……”

“哈哈哈~~”

众人夸赞连连,就连小孩那桌都在夸。

看得出来,大家确实吃的很满意,脸上的笑容不会骗人。

老周家聚餐的氛围太好了,每个人都能聊的很开心,没有什么攀比之风,也不去提扫兴的话题。

就连别家催婚的保留节目,在老周家的饭桌上也是不许提的。

这是老太太定的规矩。

饭桌上只能讲高兴的事,没话就闭嘴,别没话找话。

真有什么事要商量,那就得等吃完饭再说。

周砚坐下,桌上的菜还有不少。

纪宏涛看着周砚笑着说道:“小周同志,你这厨艺太好了,一点不比蓉城大饭店的老师傅差!这麻婆豆腐,整的比蓉城的陈麻婆豆腐都安逸,我饭都干两碗下去了。”

“纪院长过奖了,我要学的还多。”周砚谦虚道。

“你这年轻人,太谦虚了。”纪宏涛摇头,看着那份刚上来的鱼香肉丝道:“你看看这鱼香肉丝,我家背后就是蓉城餐厅,鱼香肉丝和回锅肉是他们小炒里面的招牌菜,我每次回去都要带婆娘和两个娃娃去吃。”

“你看你这个鱼香肉丝,散籽亮油。

所谓散籽,便是肉丝和配菜丝呈散落状态,互不粘连,有些厨师炒的肉丝,全部黏成坨坨,勾芡下手太狠了,吃起来满口糊糊。

亮油的标准是一线油,围着鱼香肉丝周围这一圈油的宽度不超过一线,润而不腻。

配菜不加乱七八糟的东西,就是木耳和青笋。

酸辣的香气闻着很正宗,妥妥的鱼香味。

我老汉儿和他们后厨的张大爷是好朋友,这标准还是他跟我说的。

蓉城餐厅后厨能把鱼香肉丝炒出这种水准的师父不超过五个,你说你还谦虚啥子呢。”

纪宏涛这番话把众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酸辣的香气随着热气扑鼻而来,似乎都变得更香了几分。

“您是真的懂这道菜的。”周砚也是笑着道,纪宏涛的这番点评相当到位。

鱼香肉丝是家常菜,但上了饭店菜单,那就有点讲究了。

肉要选用三肥七瘦的二刀肉,大多数饭店用的是纯瘦的里脊肉,相比之下,二刀肉的口感更细嫩,炒出来更滋润。

肉切成二粗丝,用盐和水豆粉先提前码味。

这道菜的经典配料是青笋和木耳,到了冬天没有青笋,也有加冬笋的,顺应季节做一些替代。

南北,甚至川、渝之间,都有着不少差别。

山城的鱼香肉丝多数配菜只加葱段,不加其他素菜,主打一个纯粹。

他今天用的是青笋和木耳,这也是最后一茬青笋了,太老了,周砚买了两斤青笋,去皮又剥丝,只刮出来三盘配菜的量。

天气渐冷,他还得考虑用冬笋来做这道菜。

鱼香肉丝选用配料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能破坏鱼香味,所以选用的都是本味较为清淡的。

这道菜难就难在调味上,鱼香芡粉滋汁是以白糖、酱油、醋、葱花、水豆粉和水调制而成,比例相当考究,稍不注意就会偏甜和偏酸。

周砚做探店视频的时候,鱼香味的菜经常会踩坑,要么甜的发腻,要么酸的牙疼,能把味道调明白的师父不多。

“我尝尝看味道如何。”纪宏涛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的鱼香肉丝喂到嘴里,细细品味,眼睛很快亮了起来,咽下后,立马赞叹道:“微甜、微酸、微辣,姜葱蒜的香味非常突出,泡二荆条的味道太对了,就是正儿八经的鱼香味,肉丝的肉质滋润爽口,口感细嫩爽滑!”

“青笋丝口感脆爽,带着点清香,木耳柔软中又带点脆感,和鱼香肉丝实在是太搭了!味道巴适得板!”

“这鱼香肉丝,不摆了!再干一碗饭!”

纪宏涛扒把碗里剩下的一口米饭扒拉完,起身盛饭,以示尊重。

众人闻言纷纷动筷。

“咸香酸辣带点回甜,这鱼香硬是巴适,要是做鱼香茄子,味道肯定也好。”张正平尝了一筷子,同样连连点头,看着周砚笑道:“你娃娃菜做的太好吃了,等你舅婆的腿好了,我一定要带她来苏稽住一个月,一天三顿都来你店里吃,把那点退休金全部在你这里花光。”

“你和舅婆尽管来吃就是,还花啥子钱。”周砚笑着摇头。

“那你就不懂事了噻,你要不收钱,我和你舅婆好意思来啊?那我吃一顿就要走。”张正平摇头,“做生意的时候,你要把我当客人,把菜的味道给我整好,份量给我整够,那你就算是有孝心的。”

周砚点头:“要得,舅公说了算。”

“老师就是这么有原则的人,这么多年一点都没变。”纪宏涛把碗放下,笑着给张正平又添了半碗米饭。

这顿饭他吃的可太舒服了,虽然是家宴,但老周家的每个人都非常友好且有涵养。

没有刻意攀附,也没有明显的功利心。

倒是他空着手来的,吃了这么一顿好吃的饭菜,喝了半斤好酒,这会有点不好意思了。

再说了,老周家出了两位一等功臣,周卫国才三十三岁已经是副科级,还不知道谁攀附谁呢。

“周部长,我敬你。”纪宏涛端起酒杯笑着说道。

“纪院长客气了。”周卫国端起酒杯和他轻轻碰了一下。

周砚不喝酒,以茶代酒把桌上的长辈敬了一圈,放下杯子,开始安心吃饭。

他先尝了一口鱼香肉丝,咸香酸辣甜,五味俱全,酸香来自于醋,也来自于泡二荆条,是鱼香味的点睛之笔。

甜味并不突出,咽下后有点回甘,起到了提鲜的功效。

二刀肉的口感确实更油润爽口,这点是纯里脊肉无法比拟的。

味道甚至超出了他的预期!

什么叫完美的鱼香肉丝啊?

没错!

就是这样的!

周砚的广告之魂已经开始燃烧了。

不过,这道菜要是热卖的话,那二刀肉的消耗量又得上涨不少啊。

好在章老三已经帮他打通了嘉州的猪肉供应链,增加一些供应应该不成问题。

而从大家吃鱼香肉丝的反馈来看,这道菜大概率是能够受到客人们喜欢的。

“幺姑,最后一块红烧排骨给你吃嘛。”

“幺姑,你尝尝这个肉丝,酸酸辣辣,还有点甜,不是很辣哦。”

“幺姑……”

隔壁桌的孩子们轮流给周沫沫夹菜,尊敬中又透着几分宠溺是怎么回事?

周砚回头,看着端坐主位,等着自家侄子们投喂的小家伙,忍不住笑了。

挺好的,被照顾的很好。

有这么一群侄子,在苏稽走到哪都不会被熊孩子欺负。

第三碗饭吃完,第二杯酒也下了肚,纪宏涛和恩师聊了许久,等大家都吃饱了,才带着几分醉意起身告辞。

周砚把人送出门。

“今天值班,下了班慌慌忙忙打起空手来吃饭,啥子都没带,实在不好意思。”纪宏涛抓着周砚的手,带着几分微醺醉意道:“小周,你是我师父的外孙,那也是我的晚辈,以后有啥子事需要帮忙,你就来医院找我,我要是帮得上,肯定没得二话。”

等的就是您这话了,周砚笑着道:“要得,需要我送纪叔回去不?我看你还是有点醉意了。”

“不管事,家属院又没得好远,六两酒还算可控,我吹吹风,清醒点回去刚好合适,不然回去只能睡书房了。”纪宏涛笑着拍了拍周砚的手臂,“你回去嘛,下回我带我老婆和两个娃娃过来吃饭。”

“好,那你慢走。”周砚点头,看着纪宏涛离开,确认他走的路线比较直,而且靠着墙走后,才转身进店。

也是,人家副院长,不可能就六两的酒量。

“周砚,你等会再开讲哈,等我们把碗洗了。”

“鱼香肉丝好吃哦,鱼香味怎么调的这么巴适,也要跟我们说说。”

嬢嬢、嫂子们正在收桌,看着周砚进来,纷纷笑着说道。

“要得,我把料汁调配的比例都写给你们。”周砚笑着点头,从柜台后边拿出纸笔,一口气写了七八份家庭版简易菜单。

做了点减法,做法更简单,但只要严格执行,家常味道绝对不会差,日常聚餐绝对拿得出手。

这么多人帮着干活,三桌碗筷一会就洗好了。

男人们也没闲着,扫地擦桌子,把厅堂收拾的干干净净。

就连孩子们都帮着搬凳子,倒垃圾。

周砚写好菜谱,走进厨房。

周老板家常菜课堂开课了。

“回锅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肉要选对,不要用五花肉,要用二刀肉,这样炒出来的回锅肉口感才好……”

“鱼香肉丝用的也是二刀肉,要挑瘦点的,三肥七瘦的最好。肉切二粗丝,就像这么大一根,鱼香味的关键是泡二荆条,泡椒味道要正,酸香和辣气都从这里来,芡粉滋汁的调配比例决定了味型,配方和简易做法我已经写在上面了……”

妇女们听得可认真了。

男人们在厨房门口站着,一个个也是伸长脖子,竖起耳朵认真听着。

川渝男人会下厨的不少,特别是涉及到回锅肉和鱼香肉丝,那股不服输的劲头立马就上来了。

周砚讲的东西很细也很实操,肉煮多少分钟,什么样的状态,切多厚,炒的时候怎么把控火候。

只要是有做菜基础的,都能听个大概。

至于回去之后能不能复刻出来,像几分,那就看个人能力了。

周杰听完信心满满道:“我学会了,明天就去割一斤二刀肉回来,一半炒回锅肉,一半炒鱼香肉丝!”

“你要做得出一半周砚做的味道,我出钱买肉。”周泽开口道。

“老汉儿,你说的哈!先把钱给我。”周杰笑道。

周泽摇头:“哪有先给钱的道理,你先做,味道对了我才给钱,不对就你自己给。”

众人闻言都笑了。

时间还早,回家也没啥娱乐项目,众人就在店里喝着茶摆龙门阵,刚好醒醒酒。

“这楼房是比乡下的土房子安逸,密不透风的,还不用怕被雨水冲垮。”

“刷了石灰看着比土墙清爽倒是真的,空间也大,那么大一个客厅,以后打个大沙发,等过年再弄台电视机就巴适了,大家一起来看新年联欢晚会。”

“电视机贵得很哦!我听说14吋的黑白电视要四百多块钱一台,而且还买不到。”

“黑白电视都算便宜的了,我上回去百货公司,看到小日本的进口货,18英寸的彩电要1200元一台呢!”

大家中午已经参观了二楼,说起他们这新家,也是赞不绝口。

本来大家对他们家的房子塌了,不得不搬到镇上暂住还挺揪心的,今天参观完,反倒有些羡慕上了。

玩了一天的孩子们开始犯困,众人这才意犹未尽的起身告辞。

“周砚,明天早上我来你店里吃碗面再去坐班车,看看你做的面条味道如何。”张正平坐上自行车后座,和周砚说道。

“要得,舅公,我把面给你留一份,你早点、晚点来都行。”周砚笑着点头。

老太太满眼欣慰地看着他说道:“今天安排的很巴适,你还是会的嘛。”

“就简单一顿便饭,等过年我给大家做团年饭,再搞的隆重点。”周砚笑着道。

老太太点头:“要得,那今年的团年饭就你来安排了。”

“没得问题!”周砚笑着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