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渔获指标
公社的布告栏上,贴出了最新的《关于水产品统一收购管理办法》。
核心内容有两条。
第一,为保障城市供应,所有沿海生产队,必须将捕捞作为生产任务的一部分。
以沈家村为例,每天必须向城里新建的水产站上交一千五百斤的鲜鱼。
第二,为规范市场,所有渔获,严禁私下交易,必须统一出售给国营水产站,收购价格为:每斤两毛钱。
布告一出,所有人都懵了。
“一千五百斤?每天?
沈富国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咱村那四条船,就算都出去,一天能打个千把斤就算顶天了,这……这怎么可能完成?
“是啊,遇不到鱼群的时候,一艘船一天也就捞个三四百斤,这交完任务,咱们自己还剩下啥?
沈红星的脸色也无比凝重。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不再是大家为集体、为自己挣钱的营生,而是变成了和交公粮一样的硬性任务。
可命令就是命令,完不成任务,是要被点名批评,甚至影响全村工分结算的。
第二天,天还没亮,沈家村的五艘船,包括王卫国的那一艘,在一片沉闷的气氛中,第一次集体发动,驶向了平静却又显得有些陌生的海面。
傍晚时分,船陆续返航。
码头上,再也没有了往日丰收的喜悦。
除了王卫国的船,另外五艘船的渔获全部倒在一起,上了秤。
“一千六百二十斤。
负责记数的会计报出了数字。
这个数字让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五艘船,忙活了一整天,就捕了这么点。
按照规定,一千五百斤被装上板车,拉去了水产站。
最后剩下的,只有一百二十斤鱼。
分到村里近百户人家,一家连一条巴掌大的小鱼都分不到。
村民们沉默地看着那点可怜的渔获,脸上的表情说不出的复杂。
更坏的消息还在后面。
王卫国他们开船去得远,收获还算不错,捕了差不多六百斤鱼。
他们没回村,直接将船开到了城里新建的水产站码头。
码头上人来人往,到处都是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流程冰冷而刻板。
过秤,开票,领钱。
六百斤鱼,换来了一百二十块钱。
回到村里,王卫国按照老规矩,将一半,也就是六十块钱交给了沈红
恭喜你可以去书友们那里给他们剧透了,他们一定会“羡慕嫉妒恨”的
星入公账。
剩下的六十块,三个人分,一人二十。
沈军和沈富国捏着那两张十块钱的票子,心里五味杂陈。
比起之前动辄分红五六十块,这二十块钱,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付出的辛苦没变,甚至因为要完成任务,压力更大了,可回报却缩水了三分之二。
而其他村子的情况更糟。
不少村子根本没捕够一千五百斤,水产站的人直接拿本子记了账,说今天欠的,后面捕到了得补上。
一时间,各个村里怨声载道。
夜幕降临,沈家村的晒谷场上,三三两两的男人们蹲在地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烟头在黑暗中忽明忽暗。
“这叫什么事儿啊?本来以为给配了发动机,是天大的好事,能带咱过上好日子了。”
一个汉子闷声说道。
“好个屁!”
另一个立刻接了话,语气里满是愤懑。
“这分明是换个法子给咱增加劳动量!以后不光要种田交公粮,还得下海给他们捕鱼交任务鱼!”
“可不是嘛,以前出海是给自己多挣个嚼谷,现在倒好,成了给城里人服务的了。咱们自己连鱼腥味都闻不着几口。”
“城里倒是好了,听说那水产站和制冰站,招了不少工人,搬运的,杀鱼的,还有开车往外地送鱼的,都成了吃商品粮的正式工。”
王卫国默默地听着,没有说话。
他知道,这就是时代的趋势。
在国家整体的棋盘上,个人的得失,一个村庄的利益,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
为了保证大局的稳定和发展,这种牺牲是必然的。
只是,这种从天堂跌落到现实的巨大落差,让习惯了靠海吃海、自由自在的渔民们,一时难以接受。
“卫国,你说这事……就没个盼头了?”
沈富国凑过来,低声问道。
王卫国看着远处黑漆漆的海面,缓缓吐出一口烟圈。
“好事还是坏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