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鱼换粮食
“每上交三十斤任务鱼可以换取一斤粗粮票!也就是说每天交够一千五百斤鱼就能换回五十斤粮食!”
沈红星听完捏着喇叭的手都有些发抖。
他几乎是冲出大队部的对着晒谷场上无精打采的村民们用尽全身力气喊出了这个消息。
整个晒谷场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震天的议论声。
“啥?三十斤鱼换一斤粮?”
“一天一千五百斤就是五十斤粮?我的天!”
“真的假的?不骗人?”
人们的眼睛里瞬间重新燃起了光。
之前那点钱在如今这个光景下远没有粮食来得实在。
现在是七月初青黄不接正是最难熬的时候。
许多村子已经天天喝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糊糊有些人家甚至已经断了粮全靠挖野菜、煮菜汤充饥。
每天还要拖着浮肿的腿去拉水浇地一个个面色都发黄发绿看着跟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沈家村的情况稍好但也有几户人家撑不住了。
沈红星把心一横将村里最后那点储备粮都拿了出来借给断粮的人家
前两天隔壁村还传出消息说有两家的女人为了一把刚冒头的野菜在山坡上打得头破血流。
在这样的背景下“粮食”这两个字拥有着无穷的魔力。
“干!为什么不干!”
一个汉子猛地站起来通红着眼睛吼道。
“一天五十斤粮一个月就是一千五百斤!分到咱村怎么也能多撑一阵子!”
“对!干**!”
之前所有的抱怨和不满在实实在在的粮食面前瞬间烟消云散。
那不仅仅是粮食那是活下去的希望。
沈家村的渔船再次充满了干劲甚至比刚得到发动机时还要足。
然而这片海似乎也被这酷暑榨干了。
鱼越来越难捕为了完成任务船不得已开得更远耗费更多的油也承担着更大的风险。
王卫国靠着前世的经验总能找到鱼窝他们船的收获一直很稳定。
但其他船就没那么幸运了常常是忙活一天将将够一千五百斤的数。
即便如此大家也咬牙坚持着。
因为靠海遭罪归遭罪好歹每天还能分到些卖不掉的杂鱼回家熬一锅奶白的鱼汤就着野菜糊糊喝下去总能吊着一口气。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其他地方的情况,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惨烈。
连山大队那边,因为离海稍远,分到的杂鱼更少,许多人家真的是天天喝鱼汤。
那玩意儿偶尔喝一次是鲜美,可天天当饭吃,闻着味儿都想吐。
不少汉子在船上吐,回到家闻到鱼汤味接着吐,一个个被折磨得不成人形。
一个男人在饭桌上,看着婆娘端上来的鱼汤,竟抱着碗哭了起来,说造孽啊,这辈子都不想再闻到鱼腥味了。
最惨的,莫过于赵家村。
当初王卫国带着沈家村的人倒腾海货时,赵家村的人还在背后说风凉话,一分钱没赚到,自然也没能像沈家村村民一样,家家户户都囤了些粮食。
开春以来,他们早就断了粮,全靠跟大队部借。
可大队部也没余粮了,只能靠着野菜和公社分下来的一点点鱼汤续命。
七月中旬,天气越发炎热,劳累和饥饿像两座大山,压垮了许多人。
一天傍晚,王卫国在码头听到了消息,赵家村一天之内,倒下了二十多个老人。
不是**,就是饿得起不来床了。
其他村子,也陆陆续续传出有老人没扛过去,悄无声息地走了。
王卫国的心里沉甸甸的。
这段时间,他家里的粮食也借出去了不少,沈红星、沈富国、沈军,还有一些平日里关系不错的乡亲,他都帮了一把。
可他一个人的力量,对于这普遍性的灾荒来说,终究是杯水车薪。
他知道,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只要熬过去,等到八月,情况就会好转。
可对于那些在黑暗中倒下的人来说,黎明永远不会到来了。
七月十八号这天,天气依旧炎热得像个蒸笼。
王卫国刚从海上回来,就看到村里有人疯了似的往城里的方向跑,一边跑一边喊。
“来粮了!城里来粮了!南方的红薯运来了!
这个消息像一颗炸雷,在沉寂的村庄里炸响。
“真的假的?要粮票不?
“不要票!五分钱一斤!谁都能买!
“轰的一声,整个沈家村都沸腾了。
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屋里冲了出来,拿着麻袋,提着篮子,揣着家里仅有的一点钱,汇成一股人流,涌向了青山城的方向。
王卫国也顾不上疲惫,让沈军他们把鱼处理了,自己则飞快地跑回家。
沈青青正抱着王海在院子里,脸上满是焦急和期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