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将视线移到左边,这里的板块是“郡县风云”。

“近日会稽郡百姓已积极投入到重划土地的工作中,其中黄岩县县令黄止川兢兢业业,黄岩县也成为会稽郡首个完成重划田地并分配的县,特此提出表扬,陛下赐其‘劝农掾’一衔以作表彰......”

嗯,会稽郡...

白岚再往下看,看到了一个略显熟悉的事情。

苍梧郡天花。

“原苍梧郡端溪县县令刘怀瑾,因其通报及时,在苍梧天花救灾中功不可没,特升司计部六品计使。”

南朝天花解决的速度实在令人敬叹。

想来,除了有朝廷的反应速度可敬外,官员们的鞠躬尽瘁也难得。

白岚看着看着不禁想到了如今的周朝。

万千言语化为一声叹息。

他将报纸翻过来,一眼就看到了百姓最爱看的栏目。

“文华苑”,刊登趣闻轶事、学宫新知等。

现在上面赫然登着关于天下第一书楼的招工事项和一份邀请函。

白岚走进一个茶馆坐下,近侍要了壶茶水陪着主子。

天下第一书楼,白岚是有所耳闻的。

说来能做出报纸发往全郡,将来发往全国,于书楼可以建起都归功于一物。

——印字铜雕版!

书楼采用雕版印字方法,是以书册不再昂贵。

“书楼更名为‘怀谷书楼’,包含天下书籍之谷,亦请来此书楼之人怀有谦虚若谷的胸襟,尝百家之言,闻万学之声,开独有之智。”

近侍也凑在旁边看着,看到此次不禁开口。

“听说第一书楼是女帝为君后庆生所筑,是以此名中暗藏君后名讳,不知真假。”

白岚也不知,只是也忍不住感叹。

“天下第一书楼,若真是如此,南朝君后将名留青史啊。”

起了名字,但大家还是习惯叫这书楼为天下第一书楼。

藏书第一,开放程度第一,书楼模式第一。

名副其实的第一。

女帝当真不怕天下士子口诛笔伐,这份心胸也当得“第一”。

这报纸上写着“特邀天下名家大儒,并各学派智者,可于十月十五日至二十五日到书楼参与修书,先贤古籍将在陛下、我朝大儒并尔等三方共修下规制句读,再行印刷。”

白岚:“......”

白岚:“...?”

“统一句读?天下大儒?”白岚喃喃道。

近侍也骇了一跳,“南朝女帝未免太大胆了吧?”

她是有一个国家,又不是天下只有这一个国家。

但近侍的惊呼没有压低声音,是以周围一片人都听见了。

一个富商打扮的中年人将手中茶杯猛地一搁下。

转身皱眉打量他们,“你们刚刚是在对陛下不敬么?”

他面色不好地盯着二人。

近侍咽了咽口水。

一个学生模样的少年也不听书了,转而凝视着他们。

周围的百姓都用同一种眼神看着他俩。

眼神里明晃晃写着“你们哪国的?敢对我们陛下有意见?找死呢?”

白岚忙作揖解释道:“见谅见谅,我家小奴不知事,无意冒犯女帝陛下,各位莫怪。”

富商哼了一声,他可是听着二人聊天的全过程。

“你们也不必见怪不怪,我们陛下是有大能耐的人,不以贫富士庶分人,现在也不是统一句读,只是为了咱们普通人做个范本,将来大家可以一起学一起考。”

富商说着面上满是骄傲。

商人之子,有时比之农人还不足。

可陛下呢,士农工商四家都一视同仁,还建了书楼,现在更是有意广开官学。

他的孩子将来能跟贵人一起读书科举,如此恩德。

他决不允许有人违逆陛下!

学生倒是态度好些,他朝白岚一拱手。

“这位郎君,想是你有所误会,江太傅发此邀请函只为探讨古籍句读之分,此为学术,是我朝之幸,亦是天下之幸。”

白岚不解,“何幸之于天下?”

学生微笑道:“天下古籍苦学派句读之分久矣,各学派为证其句读为正,竭力诋毁他派,何尝不是对古籍的曲解玷污?”

“今陛下有意为古籍正名,各学派亦可共同探讨,修正伪饰,乃古籍之幸,自然亦为天下学子士人之幸。”

白岚咂摸咂摸嘴,好像是这个理。

但又有些说不出的不对劲。

白岚只得谢过他的解答。

学生笑着垂头还礼。

[哼,在学宫里练习的该怎么辩论果然用得上,周朝人,果真爱质疑。]

他仰头继续听书,把雀跃的笑容努力压下。

[来了这,所有质疑,看我们通通打出去!]

白岚听了会书,再顺路去天上仙买了点卤食便会驿馆了。

这就是周朝使臣平平无奇但快乐的一日。

等到黄昏将过,再听上几嘴燕国使臣跟林邑国使臣又闹了什么笑话,就可心满意足地睡去。

另一边,燕国使臣正在自己院子里生闷气。

除了他们的两位皇子。

一个负责生大气,一个负责安抚对方的怒气。

九皇子慕容烈跟十二皇子慕容邃。

慕容邃是第二次出使南朝了,他为人本就谨慎低调,从前南朝不显时他便很是小心,何况现在南朝蒸蒸日上。

但他的皇兄慕容烈与他截然相反。

慕容烈人如其名,性子颇具其父风采,一点即炸。

偏生他母妃出生草原大族拓跋氏,燕国皇帝倒是很宠爱他们母子。

本来二人也勉强相安无事了。

但是偏生冼行璋特意将林邑国安排在他们旁边。

林邑国,就是那个脑子拎不清一心想求娶皇女的南越小国。

燕国人草原出身,学了汉人却也没学懂。

骨子里还是行事粗野些。

林邑国同样是有自己文化,对汉人礼仪一知半解。

两国刚见面,还以为是遇到知己了。

可相处不过一二日,矛盾慢慢浮出水面。

燕国人说话直爽,行事无所顾忌,而且爱喧闹宴饮爱夸耀。

林邑人爱祭拜蛇神,爱潜心祷告。

双方在时间安排上不能达到统一,进而爆发了多次冲突。

按燕国人的脾气,他们本是也是大国,对小国一向是毫无包容之心的。

但是林邑国,他们还真拿他们没办法。

“他们在交趾郡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