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维看向院子里的躁动不安的众人,鼻尖嗅着那霸道且勾人的香味,内心天人交战,重重叹了口气道,转向面对那少年:“尊贵的韦德少爷,不是哈维故意违背您的命令,实在是大唐律令明令禁止坊间售卖交易,”他也想吃好吃的,但不是他买不买的问题,是不能去买,“咱们这趟是来做生意的,不能违反大唐律令。”

韦德眼珠一转,“可是我们只尝一尝,”眨着蓝色的眼睛,用最真诚的表情说着固执的辩解,“再说我们也不是买,是分享……对,分享,就跟路上跟别的商队那般。”他们在路上若是遇到认识的商队,也会进行一些分享交易。

这趟行程容不得半点意外,哈维想着出发时老爷交代的话语,他眉头紧锁,“少爷……,”摊开手,“外出走商就是会如此辛苦,”使出了杀手锏:“明日我就去打听下,可有回粟特的商队,送你……”

“好好好!”韦德立刻像被戳破的皮球,悻悻地打断他,“知道了知道了!不换就不换!”他嘟囔着,满心不甘地剜了哈维一眼,转身跑开。其他伙计见领队态度坚决,少爷也偃旗息鼓,只得悻悻地散开,继续手头的活计,只是那飘来的香气让他们的动作都显得有气无力。

谢家这套三合院虽普通,胜在院门宽敞,卸了门槛,骆驼也能进出,租金也实惠,离西市不算远。前朝兵荒马乱,行商不易,如今新朝初立,哈维这趟带着少爷,既是送货,也是探路,万万不能出岔子。

他强迫自己将注意力从香气上移开,指挥众人将西厢房仔细打扫干净,好安顿货物。几个月无人居住,又经寒冬,院里积了不少枯枝败叶。

负责伙食的了延大叔拿出自家带的麦粉,招呼小帮工阿丑去灶屋:“韦德少爷,别不高兴!了延给您做最香的胡麻饼!烤得焦脆金黄,配上滚烫的羊骨汤,再……再给您撒上一小撮胡椒粉!保管您吃了还想吃!”他努力挤出笑容,露出黄牙,试图安抚少爷。

听到“胡椒粉”三个字,忙碌的伙计们精神微微一振,发出几声稀稀拉拉的欢呼。胡椒啊,那可是价比黄金的好东西!虽然知道抠门的了延绝不会多放,但能沾点味也是好的。

韦德却只是撇撇嘴,闷不吭声。他倔强地跑到院门边,整个人像块膏药似的贴在门板上,秀挺的鼻子精准地卡在门缝里,贪婪地、深深地吸着气,仿佛这样就能把那勾魂摄魄的香味全吸进肚子里去。

哈维盯着韦德的背影,无奈地摇摇头。罢了,只要不跑出去惹事,趴着就趴着吧。

*

童家灶屋里,热气氤氲,香气已浓郁到化不开的地步。

一家人围在陶瓮边,连襁褓中的四郎都睁着乌溜溜的眼睛,小鼻子一耸一耸。

白氏抱着他,心中再次为“女儿”的厨艺掀起惊涛骇浪。那粟米粥和蒸饼已是惊喜,这荤食的香气更是霸道得超乎想象!光是闻着,就让她舌底生津,腹中馋虫乱拱。

童白用木勺小心舀起一小块鸡肉,吹了吹,送入口中。嗯,鸡肉软嫩,带着酒糟特有的醇厚微酸,只添加了盐对她这个现代舌头来说略淡了些。

但她瞥了一眼案板上家里仅有的粗盐罐子,心里默默怀念生抽老抽蚝油辣椒酱。这年头的猪肉腥臊,寻常百姓难得吃肉,家禽算是好物了。刘婶子家散养的小公鸡,肉质紧实,金黄的脂肪散发着原始的荤香,远非前世饲料鸡可比。

“放点萝卜进去炖,行么?”白氏看着不算太多的鸡肉,犹豫着开口,“萝卜若是吸饱了汤汁,味儿比肉也不差呢。多炖点,孩子们爱吃,晚点盛些给卢婶子、刘婶子还有胡坊吏也尝尝鲜,也谢谢人家平日关照。”

童白听到这话,瞬间懂了。

光秃秃几块鸡肉送人,看着寒酸;加了萝卜,不仅味道不差,卖相和体面都兼顾了。

“行!”童白爽快应下,这是个好主意,也是白氏的智慧。

她麻利地削了两个大白萝卜,切成滚刀块,哗啦倒入咕嘟冒泡的陶瓮里,用竹筷搅匀,让萝卜块充分浸润在浓稠的汤汁中,又添了半瓢水。

大火催沸,小火慢煨,无非是多费些柴火和时间。

等待的间隙,她淘洗了粟米,又将之前做酸菜剩下的一点稻米混进去,打算蒸一锅黄白相间的二米饭。

一颗水灵的大白菜被她利落剖开,菜帮子用刀背拍松,菜叶子撕成大片。家里没有铁锅,她便把鏊子架在火上烧热,抹上薄薄一层猪油,将白菜倒进去快速翻炒。菜叶蔫软时,转圈淋入一小勺米醋。

“滋啦”一声,醋香混着锅气猛地窜起,一道减配版的“醋溜白菜”便成了。

童白夹起一点让白氏和孩子们尝,那酸鲜爽脆的滋味让二郎和三娘的眼睛瞬间亮得像小星星,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待到萝卜炖得半透明,吸饱了汤汁,童白才将切得细细的翠绿葱花撒入翻滚的醪糟鸡中。

乳白的萝卜、嫩黄的鸡肉、碧绿的葱花在油亮的汤汁里沉浮,虽然卖相远不如前世精致,但那混合了酒香、肉香、谷物发酵醇香的霸道气息,足以征服任何人的味蕾。

童白看着这锅“四不像”的改良版醪糟鸡,无奈又释然地笑了笑。

美食嘛,本就是在有限条件下追求极致,创新也是乐趣。

白氏早已找出两个干净的瓦碗和一个稍大的瓦盆。“这碗给卢婶子家,这碗给刘婶子家,”她指着碗吩咐,“剩下的……晚些盛些送去北坊门胡叔那儿。”她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赧然,过去家里窘迫,人情往来上实在有心无力。

童白会意,叮嘱二郎将灶膛里的大柴抽出,只留余温温着陶瓮,自己端起一碗就往隔壁刘婶子家去。卢家稍远,由白氏送去。

“哎哟!白丫头!”刘婶子开门见是童白端着热气腾腾的碗,连忙拉开院门,脸上笑开了花,眼角的褶子都堆了起来,“你家那只鸡才多大点?瞧这盛的!太实诚了!”她一眼就认出这是自家卖出的鸡,分量心里有数,童家这份心意让她既感动又不好意思。

“婶子快别这么说,”童白拉着她往灶屋走,“您拿个碗来,我倒给您。家里就二郎三娘看着火呢,我得赶紧回去。”她动作麻利,不容刘婶子多推辞。

刘婶子见她着急,也不再客套,连声道:“哎哎,好孩子,婶子记下了!回头……”她想着回礼,童白已风风火火地出了门。

余家就在陈家隔壁,离童家近。童白送完刘婶子回来,白氏还未归家。灶屋里,二郎和三娘像两尊望夫石,叠着脑袋,四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