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尝试者不多,效果也不显。”

为了已经出苗的荞麦,秦高瞻主动问,“效果不显?可是轮作期间遇到困难?”

宁鸿飞意味深长的注视这个少年郎。

只有十四岁,但着实聪明。懂得争取,也会避开敏感问题,特别是官员们在意的政绩问题。

知州是知县们的上峰,就算为了一些拨款,知县们也该迎合知州。但稻麦轮作很敏感,朝廷并未宣布全面推广,是地方官员或为百姓或为政绩,在政令允许范围内,进行小范围的试验。失败了,作为知州其实无伤大雅,可进行试验的几个县可就遭殃了,那几个知县短时日晋升无望,指不定还会被朝廷打个‘急功近利’的标签,日后仕途艰难。

这个小孩善不善读书不好说,但一定熟悉田地,也很适合当地方官。

“是遇到一些困难,你这文章里提到一些,也漏了一些。”

秦高瞻:“学生的确经验浅薄。”

心里则在想,宁大人关心别的县失败案例,八成是动了念头。结合这位县令上任以来和前任两个极端的口碑,他认为宁大人是真心关心百姓们的收成,在这个基础上还能迎合上峰,一箭双雕。

“本官也不瞒你,”将文章搁在桌上,宁大人缓慢道,“若这稻麦轮作有这么多优点,本官也想推行。也许不同地方天时地利不同,不能混为一谈,至少在岑县可行,便足矣。”

王村长终于找到开口的机会。

有些事,秦高瞻作为当事人不大好提,他这个村长可以担保啊!

换做之前,比如之前他那个猪油蒙了心的小儿媳和秦登科做交易时,他还会在秦高瞻这对伯侄之间交锋中择优而选,现在则是毫不犹豫选了秦高瞻。

不论其他,就这份敢在县令面前侃侃而谈的姿态,日后肯定大有作为!

“大人,秦家的田已种了荞出了苗,不足三个月可收获,拔了可惜。秦家子又为那冬小麦做足了准备,不若让他试验一季。来年小麦收割后立马种水稻,秋收时可见分晓。”

想了想,他又将秦高瞻素日里的为人夸了又夸,还自觉道,“草民与秦家子同村,自他准备麦种起,草民便一直盯着,每个流程都仔细做记录。期间遇到的难处,解决之法也会记录在册,也能让其他想尝试的村民少走些弯路。”

有人帮忙搭好舞台,秦高瞻自然会抓住机会登台表演,更为详细的描述一番。

说白了,他们一家是否稻麦轮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拿出一份章程便于梨花村其他人,整个岑县的人效仿。

宁大人着眼于全县,若是不能惠及全县,不会开这个先例。

“你家有多少水田?”

“八亩下等水田,”秦高瞻老实作答,“收割完苦荞后,还会种植一季大豆养一养。”

“八亩啊。”

宁大人再次用指节敲了敲桌面。

王村长一直偷觑的他的表情,见状,心一狠,再次主动道,“大人,草民听秦家子这么一说,越发觉得稻麦轮作的好。秋收后草民家的田闲着也是闲着,也想拿出四亩上等水田,四亩中等水田和四亩下等水田种植冬小麦。上中下水田都有,更好对比。”

他们家有二十亩水田,其中十二亩上等水田是每年收成的主力军,共拿十二亩出来试验,不会大伤元气。再说了,之前搭上何家的关系后,带来不小的好处,完全可以弥补这部分损失。

更何况,王村长乐观的想,就算稻麦轮作没好处,也不过是一季稻变成了一季麦,后者产量稍不如前者罢了,不会有太大损失。

宁大人思考了下,“既是如此,本官便许梨花村一个特权,秋收后若有人想种植冬小麦,可由你们二人领头。此事我专门拨一小吏……不,就由宁平和你们对接。”

这是希望两人回家后大力宣传了,也证明宁大人在观望其他县不算很成功的试验后,决定自己试一试。

“至于秦家春季用水田种荞的事,念在你防牛瘟有功,准这一季,下不为例。”

如果稻麦轮作成功,他肯定会在岑县推广,有一定成绩再上报朝廷。国家有政令,但不算特别严苛,方便各地因地制宜。有知州担保,他敢效仿稻麦轮作,但水田种荞不能开太大口子。他们这儿又不是西北一带,怎能放着产量更高的稻谷不种呢?

“我让下边的人记一笔,收税就按你们家下等水田去岁夏收的收成来算。”

“多谢大人。”

虽然领了个观察冬小麦种植全过程的活计,但荞麦苗保住了,秦高瞻心里还是松了口气。

这次还是宁平送他们出门。

“秋收后我会频繁去梨花村,你们要是遇到问题也能来找我,不过去后衙,报姓名即可。”

王村长连忙应了,又眼巴巴看着宁平把包在一块布里的东西递给秦高瞻。

“这是这几年参加会试学子们作的诗,部分是诗会之作,部分是他们的答卷。你抄录一份,改日把原本还我。”

秦高瞻受宠若惊,又有些不好意思。

看来宁大人认可他在写文章上的进步,但依旧认为他的诗拖后腿。

“多谢大人关心,学生受之有愧。”

又问:“抄录后我送去后衙?”

“正是。”

彻底离开县衙,王村长无不羡慕,“瞻哥儿,知县大人可真欣赏你啊。”

居然给了这么贵重的礼物,对读书人来说,这比几十两白银都值吧?

“我会努力不辜负大人厚望。”

秦高瞻清楚,他要是不拿出成绩,这种厚待很快就会没了。聪明人不会在一个不成功的人身上反复投资。

“对了村长,你真要跟着我一起种冬小麦?”

“我都答应宁大人了,怎能出尔反尔?”

王村长心情很好的拍肩,“上次那事过后我得出一个道理——要把握机会。还不知大人会在岑县留多久,稻麦轮作是我露脸的好机会。”

虽说他孙子都有了,可他也有奋斗的心啊。要是能更进一步,当里正都比村长好啊。

实在不行,他的孩子们还年轻呢,要是能进县衙,他做梦都会笑醒。

见状,秦高瞻没再纠结这事。想要收获就需要付出,同时伴随着风险。王村长比他大这么多,人生经验更丰富,他还是别瞎操心了。遂去肉铺买了些肉、排骨和猪肝,还让屠户单独切一斤五花肉。

“村长,给。”

“你这是?”

“为让小吏递文章,村长破费了。”

“哎呀,你这鼻子挺灵啊。”王村长的确特地买了包点心塞给那小吏,两人既相熟,他当然知晓那小吏家中添丁,买些软和的糕点,不贵重又贴心。

“就算没你这事,我也会时不时给他送点东西。”

王村长没矫情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