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海鲜疙瘩汤
一人两个牡蛎鲜肉灌汤包,汤包馅儿多肉甜美。刚咬下第一口包子,蒋师傅眼前一亮。
一勺汤入口,周师傅嚼着嘴里爆出汁水的白蛤蜊,手上持碗的动作一顿,白色的蛤蜊肉肥厚鲜美又多汁,裹着浓郁虾味的疙瘩汤,鲜而不腻,甜美酣人,听着周围众人汤勺和汤碗左右手搏斗般,越来越响亮的声音,生怕桌上的那海盆汤禁不住同样识货的众人先下手为强,自己喝完想再去盛却只能喝西北风,不由将脸埋进碗里,加快了手上喝汤的动作。
在场的师徒几个,每人都喝了三碗疙瘩汤,有个小学徒饭后甚至和钱娘子抢着刮起盛汤的盆底,两人将盆底剩不到半碗的疙瘩汤一分为二,喝得一滴不剩。
搜刮完汤底,钱娘子私底下又偷偷问桑榆灌汤包还有没有,明日能不能再给她带几个过来,她跟桑榆买,旁边捧着自己分到的最后一个包子啃的桑泽,闻言笑着替桑榆应下,“有的有的,我们明日摆摊还卖这个,对吧阿姐?”
擅自做主后又拽了拽桑榆的衣角,一副泼皮小无赖样儿,“要吗要吗,我们明日还做灌汤包来卖的对吧,阿姐?”
他和钱娘子一样,这灌汤包好吃到他心底去了,没吃够,怎么可能吃够,明日后日大后天他都想吃这个包子。
正收碗筷的桑榆衣角被拽,动也动不得,用另一只手的手背笑着敲了下小无赖的额头,“就知道贪吃!”
饭桌上师傅们吧唧了下嘴,个个吃得心满意足,回味无穷。
主人家实在,沧浪县是著名的海港县,最近还是禁渔期,鱼虾蟹不多得,肉价涨得猛,小老百姓更是敢闻不敢买。
今日这主家招待他们,又是大白蛤蜊又是疙瘩汤的,包子还是牡蛎鲜肉包的,馅料足还新鲜,这年头外面一个十文钱怕是都买不到这么好的包子,这主家看上去就一小娘子,没想到心还真是实诚。
两位师傅吃完,齐齐在心里点头,谢舟这小子能处,介绍的东家人品还真不错!接下来少不了得卖力干活,希望下回这小子多给他们介绍这样的东家。
饭馆修整这几日,桑榆每日早上摆完摊,带上桑泽,划着船来到县城,向施工的师傅们提需求,跟进施工进度,时不时补些小物件,张罗师傅们中午的伙食。
直到晚上太阳落山,他们才收拾东西撑船回沄水村,经过外滩时天已经黑了,干不了多长时间的活,只在礁石上简单采了些紫菜海草,便打道回府,顺路去樊婆子家接过郑慧娘他们准备好的海鲜,回到山脚下的家中,准备姐弟二人的晚饭,以及第二日摆摊的吃食。
这几日为了饭馆开业的进度,桑榆重心放在县城这边,肥水村那边收摊收得比往常稍早些。这两日有些常来的客人见她摆摊的时间越来越短,问她是不是赚够钱打算收山不干了。
这才哪儿到哪儿,她攒的那点钱也就刚够在开个小饭馆和挖个池塘之间二选一,让她现在就收山不干,怎么可能?
桑榆当然笑着否认,还趁机给自己在县城不日将开业的饭馆打了一波小广告。
“这离收山还早得很呢,我们这点小本买卖也才刚够糊口,小店就开在县城东街上,到时候会开发更多新鲜吃食,以后各位要是有上县城的,欢迎光临小店,开业头两日,所有菜式给大家打八折!”
众人一听她这是要自己开饭馆,饭馆还往县城开,惊叹桑娘子真能干,这才多久就能上县城开饭馆了,纷纷表示祝贺,一边遗憾道以后在肥水村是吃不到她做的美食了,想吃她做的美食可得上一趟县城。
也有一部分声音道,“这小娘子长得也貌美,还有一手这么好的手艺,何愁找不到一门好亲事,何苦还要劳心劳力出来摆摊,现在还要起早摸黑开饭馆,找个相公嫁了岂不是能美美过上安稳的日子,又何须这么奔波劳累呢?”
听见这话,桑榆心中一哂,看人脸色过日子,哪有自己开饭馆当老板,每晚数着银钱入睡的日子香甜快活?
但她也不生气,微笑答道,“这位大哥说得有道理,不过我嘛天生是个劳碌命,加上我这人没别的爱好,就喜欢数钱,伺候丈夫公婆这事我做不来,正好自己喜欢做好吃的吃食,还是给大家伙做吃食最适合我。等开张以后,大家要是上县城欢迎光临我家小店,我给大家做好吃的。”
众人有的点头叫好,“开了店那以后岂不是有更多好吃的,不用眼巴巴等着我最喜欢的蟹黄小笼包什么时候能上桌了,真是太好了!”
“我的水晶翡翠冰粉也有希望了,有了店面,到时候可不能再说限量销售了啊老板!”
也有人摇头,“这小娘子真是有福不会享。”
旁边有人附和道:“就是,这女人啊,再能干,最后还不是要相夫教子,还得是终身大事最重要。”
桑榆浑不在意。
打了几天广告,饭馆的装修也临近收工。
灶台昨儿个已经做好,蒋师傅跟她交工,桑榆很满意,大灶台旁边有个稍微小点的灶台,灶台放铁锅的位置上方还分别有两根空心竹竿横过,穿墙越壁,一直通到后院的古井边上,倚仗地形优势,接入做吃食过程中要用到的井水。
这“水管”看着虽然粗糙,不过开张后厨房忙起来人手可能不够,到时也能省点力气,少拎点水进厨房。
跟她最初在沙地上画的草图差不多,只是不经意抬头,见师傅们给她保留了灶台边小隔板上的灶神爷的神位,桑榆会心一笑,暗叹古人的拜神情结真是绵延古今。
不过既然她人都到这来了,不如干脆也迷信一把,等装修完毕她在柜台结账处搞一个财神爷的牌位供奉着。
桑榆一边想一边走出屋外,看到通灶第一把火后,屋后袅袅升起的炊烟,痛快付清了蒋师傅的工费。
送走了蒋师傅师徒,今日桑榆是来验收周师傅的劳动成果的,顺便和周师傅介绍过来做门窗的师傅碰头,进展顺利的话门窗木活今日也能完工。
桑榆到的时候,周师傅已经在那了。
饭馆还没还锁,桑榆姐弟早上要出摊,不论是沄水村还是肥水村,到县城距离都太远,来回一趟费时间。这几日她便将备份钥匙之一交由改造内室的周师傅保管,他的活最多,在这待的时间最长。而周蒋二位师傅是沧浪县本地人,家都住县城内,离东街不远。
隔壁的钱娘子饭后闲聊跟桑榆说,这两位师傅上工早得很,每天早晨卯时刚过,她店还没开门呢,就听见隔壁传来他们干活的声音。
饭馆的门窗整修工作安排在周师傅活计的最后一天。
原本想着门窗还能用,桑榆不想换新的,结果在整修店面的过程中,桑榆在门和窗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洞,许是蛀虫咬出来的,看起来虫洞的年龄应该有三四年了,外面看上去是好的,里面的虫洞却挺深的,尤其是那扇门,大概也就剩个空壳子。
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可见上一任店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