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宴/文

转眼到了除夕,农家一年到头不知疲倦的耕种,唯有过年,农人才舍得放下手里的家伙什儿,静享这来之不易的休憩时光。村落间人声鼎沸,杀猪宰鸡,好不热闹。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丰收年。

一整年无灾无难,田沟村上上下下都有收成,老李家更不必说,有粮有豆,有棉有菜。

更重要的是,老李家有了个读书郎。

李家康从村塾里带回了一副红纸联,还有好几个大福字。李家人人不识字,这是头一回,李家的大门口贴上了春联。

赵氏一早烧了浆糊,李瑜数九寒天拿着麻布将门外的两墙壁拂净积雪与灰尘,李老爹对着家中牌位拜祭过老父母,才净手更衣,小心翼翼地将李家康带回来的春联贴到了门两侧。

这是方家村村塾先生特地给新学生们家中写的春联,聊表新春祝福,让学生们贴在家中门楹,彰显家中子弟识文断字,更有招福纳吉之意。李家康带回家来的时候,可把李老爹兴奋坏了。这红纸泥金,遒劲有力的字,颇让李老爹震撼。反复观阅几次,连连击掌称好,半晌之后李老爹才想起来问:“这写的啥字?啥意思?”

李瑜一边对着红纸黑字心中默念,一边听到李家康在耳边沉着回答:“年年有余庆,家家乐生平①。”

大概是考虑到了初学儿童们的识字能力,春联并不复杂,李家康也随即解释:“就是家里丰收有余粮,喜乐平安的意思。”

李老爹和赵氏都笑逐颜开,抚掌称赞,“这意头好!”

李家门口贴了春联,这在田沟村里可成了一桩新鲜事。

大年初一,村人们相互串访拜年,不少人都停在老李家门□□头接耳,“哟……这李大哥咋也贴上红纸了?”

字是没人认识,甚至都没多少人说得出这叫春联。

但大家依稀都记得,“哎……去年是不是孙家也贴了?”

“孙家有钱,人家那贴老年头了。”“这玩意儿是不是庙里请的?吉利?招财?”

“这写的啥你都不知道,咋知道人家招财?”

众人议论纷纷,眼神中的向往与艳羡很分明,这明显取悦了李老爹。李老爹也没想到,送儿子去读书这么快就有了收效,一下让他老李家在村子里和孙家齐名了。他站在大门口,两手使劲往棉袄里揣,冷风刀子一般刮他的脸,也不妨碍他热情高涨地一遍遍给人解释:“这叫春联,是我幺儿去隔壁方家村的村学里读书,人家先生给赠的。人家孙家的也是往年先生赠的,我家孩儿和孙小郎一处读书呢!”

然后扯着嗓子喊人:“康康,来,给你叔叔伯伯读一遍这是啥!说说啥意思来!”

李家康如何能违拗李老爹的意思,每回李老爹一喊,他必得从温暖的房中出来,先给邻里长辈们作揖拜年,再重复地朗诵春联上的字句。村民们没想到李家出了名的病小子竟识起了字,既称赞李老爹有本事,能送儿子读书,又不住鼓励李家康,“好孩子,将来考个官儿,带着你爹娘进京城享福去!”

这一波接一波的人,让李老爹出足了风头,也尝尽了家里有个读书郎的甜滋味。

却不想,李家康身子素来薄弱,这般在外面迎来送往,他很快就受了寒。晚饭时,李家康连打了几个喷嚏。赵氏警醒起来,伸手一摸儿子额头,果真发起热来。赵氏气得直跺脚,头一回当着孩子的面数落丈夫,“孩子什么身子骨儿你没数?一共十个字,难道你就记不住,偏要孩子出去说?”

好在不算严重,赵氏抱来自己的棉被给孩子捂上,又熬了浓浓的姜汤给灌下,她亲自守着李家康整整一宿,及至次日天未亮时,李家康总算退了烧。

赵氏松口气,终于舍得回房休息,并叮嘱李家瑞李家吉兄弟二人代为照管。

赵氏方出门,李家吉便翻了个身,禁不住嘟哝:“病秧子……真是得不了好。”

“嘘。”李家瑞隔着被子轻踹弟弟,“娘刚走。”

李家吉息了声儿,兄弟三人便都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翌日大年初二,赵氏一年到头就指着这一天回娘家探望。她既牵挂家中老父与兄弟,又放心不下高烧方退的小儿子。一大早就在家中踟蹰,陷入两难。好在李瑜自告奋勇,愿意留下来照顾弟弟。她向来体贴懂事,赵氏到底是对她放心,这才下决定,只与丈夫带了两个大儿子,借了骡车,往娘家去了。临走前她还不忘殷殷叮咛李瑜,若是弟弟烧得厉害了,去村里谁家借草药,或是央人帮忙通口信,催他们回来。待他们走后,李瑜也要上好门闩,莫要轻易给人开门。

李瑜连声答应,送走了家中一行人。

李家康一宿没怎么睡好,李瑜去看了几次,发现弟弟都在呼呼大睡,便没强求小孩起来吃早饭,而是待到日上三竿,她再次推门进去探视,木门吱嘎吱嘎的噪音吵醒李家康时,才扶着弟弟起身洗了把脸,然后去备了午饭。

照李瑜看,小孩身骨弱,娘胎里带的是一方面,营养不足发育不好则是另一方面。趁李老爹不在家盯着,李瑜揉了面又切了肉,煮了满满一大碗腊肉豆角面,腊肉咸香,豆角软烂,饶是李家康向来胃口不足,也吃得喷香。

有胃口吃饭,就说明病好了大半。

此时李家康已全然退了烧,刚睡醒时脸上的苍白也消退不少。

吃热汤面发了汗,李家康的小脸甚至还红扑扑的。除了说话还瓮声瓮气有些鼻音,李家康瞧着确实是回过气色了。

李瑜放下心,掖了掖李家康的被角说:“你要不再睡会,平日去读书,起得早,也辛苦,趁年下里不如好好休息。反正爹不在家,咱们躲懒一天也无妨。”

碳水的作用力果然是强大的,吃饱喝足,李家康本还支着身子表现自己不困,但没多久,他眼皮子就打起架来,顺从地躺回了被窝里。

见病号昏昏沉沉睡过去,李瑜收了碗筷,径自回了灶台。

难得家中没长辈,李瑜倍感自由,哪怕干家务都觉得浑身力量。她正准备回房也睡个午觉,还没脱了外衣,便听到房外有人敲起了紧锁的大门。

大年初二串门的人少,都是陪着媳妇回娘家的。李老爹没姊妹,照惯例来说不会有人上门来。

李瑜心中莫名有点发紧,她犹豫了一会才出门问:“谁啊?”

对方还没回答,李瑜却见东屋李家康走了出来,他衣裳都没穿戴齐全,只粗乱披了披的样子。李瑜吓一跳,赶紧跑过去,“康康,你出来干啥,快回去暖和着!”

李家康微微蹙眉,言简意赅道:“别开门。”

原是担心她。

小孩子警惕心倒挺高,李瑜悬着的心一时松懈,眉眼舒开,露出几分笑。正这时,大门又被人敲了几下,有熟悉的女人声响扬起,“鲤鱼妹妹,你在家不?我是你孙家姐姐!”

李瑜先是意外,随即反应过来,一边推着弟弟示意他回屋去,一边应和着,“在呢在呢,这就来!”

李家康闻是孙家人,才没再推拒,乖乖回了房里。

李瑜跑去挪开了门栓,只见门外站着孙家元娘与三娘两姐妹,两人都穿着带毛围边的斗篷,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