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你怎么又把我位置给占了?
小约翰·摩根内心不会因为这句话是林燃说的而肃然起敬,他只会觉得对方太乏味了,风格过于老派。
现在都什么时代了,商业航天讲究敏捷开发的时代,讲究靠叠代、靠优化、靠高频次发射来推动项目。
SpaceX开启了这个时代,在外界看来,林的阿波罗科技把这个时代推向了高潮,「快速试错、快速修复」。
在这个新时代里,传统的航天机构,耗费数年时间,调动大量资源,追求一次性完美主义的一击必中,这样的玩法早已过时,甚至连华国航天、NASA这样的手握海量资源的机构,都在追逐新时代的玩法。
这样的玩法不仅符合当下主流,更符合金融佬的想法,失败不是失败,失败是为下一次成功做准备。
要是冷战时期就有这套理论,那苏俄咬著牙也会让N1多运行几年再废止。
欧洲航天、俄国航天、霓虹航天等等,这些传统航天机构则在追求孵化本国的SpaceX
0
原本只有SpaceX的时候,他们不著急,毕竟阿美莉卡是特殊的。
当华国有阿波罗科技的时候,这帮机构主打一个华国可以我们也可以的思维,都开始急了,急著扶持本国的SpaceX。
在当下这个时代,所有国家不会因为阿美莉卡的科技成果而想要奋发图强,但一定会因为华国的成功而萌生出「我也行」的想法。
以霓虹为例,以天价从阿波罗科技挖主持过大型项目的首席工程师,帮忙付违约金、
等待对方过脱敏期、哪怕知道他们能挖来的都不是关键人物,也在所不惜。
「教授,好吧,也许你是对的,你是大师,我只是学徒。」约翰·摩根明面上恭维道。
小约翰·摩根最近的日子很好过,自己父亲在摩根家族内部异军突起,立下赫赫战功,带著大家一起掠夺了一整个地区的财富,重回家族舞台中心,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
自己手握通用航天,白宫潮起潮落,摩根岿然不动,马斯克再怎么对NASA进行改革,通用航天总能获得自己应得的份额。
通用航天手握对标猎鹰九号的燃烧一号火箭技术,手握土星五号,和阿波罗科技的良好关系,这些都决定了他们在阿美莉卡商业航天领域的地位。
这是一个沃尔夫条款名存实亡的年代。
「约翰,替我向你父亲问好,我有快一个月没有看到他了,他现在在东京还是纽约?」林燃问道。
小约翰·摩根的笑容有些僵硬,因为他父亲好像此间乐不思蜀,压根不想回纽约:「还在东京,教授,多谢你的关心。」
他怀疑是不是东京的歌舞伎町太好玩了,把自己父亲给迷住了。
小约翰·摩根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说道:「教授,NASA把资源投入了北极的大T
基地建设中,他们也要建类似月面钢铁之龙的电磁发射轨道,深空门户空间站的任务已经全权交给了通用航天。
现在,我的任务是补救,我需要您的帮助。「
没有谈报酬,一切尽在不言中。
报酬什么的,还用说吗?对小约翰·摩根来说,哪怕把NASA的拨款全部直接打给阿波罗科技也不是什么大钱,他有的是办法把这个钱从资本市场上,最少乘二地捞回来。
林燃听完之后直接问道:「你想去哪里?我们这次会占据NRHO的最佳地段。」
NRHO,中文叫近直线光晕轨道,在这个轨道的最佳地段,意味著能源窗口最长、地月通信延迟最低、轨道维持成本最低。
在月球轨道上,能源几乎完全依赖于太阳能电池板。
因此,能源窗口等于光照窗口。
约翰·摩根不假思索道:「教授,这个次优位置,当然希望由您来帮我们选定。」
阿波罗科技的广寒宫之门从发射到进入轨道,再到最后的组装,整个过程格外顺利且流畅。
燃烧二号将巨大的空间站模块主体,主要是核心能源与推进舱,精准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后续由阿波罗科技和华国航天分别利用各自的火箭将居住舱、实验舱、对接舱等关键组件,以分批次的方式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每个后续模块都装载了由阿波罗科技提供的高精度雷射雷达和自主对接系统。
模块在近月轨道上进行精确的自主机动,与NRHO上的核心模块进行全自动对接。
整个过程如同流水线作业,消除了传统空间站组装中对太空**量舱外活动的依赖。
它以其优雅的姿态、稳定的NRHO轨道和远超外界预期的能耗效率,在月球轨道上俯瞰月球。
整个过程就很丝滑。
阿波罗科技还专门释放了一颗小卫星,在广寒宫之门的远处,忠实记录下了组装过程。
但视频和这件事本身,在简中网际网路都只是一个新闻,波澜不惊的一则新闻。
新闻和事件是不一样的。
所有事件都是新闻,但未必能够得到报导。
但新闻未必就是事件。
事件是需要引起大众广泛讨论,广泛评论。
然而压根没有,阿波罗科技的b站官方视频帐号上,他们花大力气拍摄的组装过程,播放数很多,但评论寥寥。
不就是个月球空间站吗?这很奇怪吗?
戈拉夫·乔德里是印度博主,主要经营TikTok和Youtube。
过去他主要做矽谷内容,这几年慢慢把内容扩展到了华国,时常来华国出差,报导华国最新的科技进展。
他站在申海高耸的摩天大楼前,手持一杯咖啡,表情夸张而无奈。
他最新期的视频标题为:「月球空间站?他们连眉都没动!」
戈拉夫对著镜头,语气充满困惑:「大家好,我是戈拉夫!我今天想聊聊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就在昨天,华国成功发射了名为广寒宫之门的绕月空间站。
这是人类历史上有史以来第一个月球上的空间站。
这也是最先进、最有效率的空间站!
而且,它在四天内就完成了轨道捕获!
这是一项远超其他国家所能做到的壮举,对不对?「
他用力地耸了耸肩,表情夸张。
「但在我的华国朋友和同事圈子里,我感觉我仿佛生活在另一个宇宙!我问我身边的华国同事,嘿,你们的月球空间站上天了!,他们都表示:哦,知道啊。,但从他们的表情中,我丝毫看不出激动的情绪!「
画面切换到戈拉夫用手机镜头偷拍他正在刷手机的华国同学。
同学面无表情,正在看一个关于宠物猫的视频。
戈拉夫回到镜头前,压低声音,带著一丝无奈的专业分析:
「我意识到,这不是冷漠,这是阈值被抬得太高了!
就在一年多前,他们经历了什么?他们亲眼看到了月面之龙。
他们看到了月球电磁轨道的首次测试,看到了无人飞船在月球表面加速到逃逸速度!
那是真正的科幻变现实!那是战略级的肌肉秀!」
戈拉夫摊手,语气充满讽刺的反差:
「在经历了电磁炮发射和深空救援这种前后数天带来的极致紧张刺激之后,你现在跟他们说:嘿,我们发射了一个空间站,它会慢慢地绕著月球飞。
他们现在内心毫无波澜,只是心想:哦,就是那个靠传统化石燃料慢慢飞上去的那个?挺好的,基建嘛。
没错,现在对华国而言,可回收火箭就好像是上一个时代的技术,在现在已经落伍了。
猎鹰九号是在2015年成功回收的,这才短短11年时间过去,这项技术就已经落伍了,要知道印度时至今日还没有掌握这项技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也没有掌握这项技术。
华国不愧是顶级科技大国,甚至连月球空间站这样足以改变全球航天格局的事情,都没有办法让他们感到激动!
我的天呐,我感觉我得去报导人类成功移民火星,才能让我的华国朋友们抬一下眉毛!他们已经习惯了奇迹!」
在视频的结尾,戈拉夫把印有蓝色鹿角咖啡杯里的咖啡一饮而尽,似乎是在用**来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龙象之争,现在象有点差的太远了,龙已经起飞。
还好,印度网友以看乐子为主。
对阿美莉卡网友而言,可就不是如此了。
对他们而言,这是一个糟糕透顶的消息。
因为NASA精挑细选的位置被华国给占据了。
传统媒体们没有报导,但在Youtube上,这几年兴起的航天类频道中,各路博主对此非常不满,都把这个作为又一次失败来评论,每一个的脸上都无比沉重。
杰克·科尔宾是一位前波音工程师,在病毒流行期间,被波音给人道化处理了。
用人话说就是被开除了。
他的位置被印度裔工程师取代,对方的薪水只需要他的三分之一。
大把这种老白男的岗位被少数族裔取代,成为波音管理层向董事会报导降本增效中的一个漂亮数字。
大把这样的人,原本是白左,但遭遇过这一茬之后,顺势成为了大T的支持者。
杰克·科尔宾也是如此。
在驴党时期,科尔宾主打对NASA的尖锐批评,但现在,埃隆·马斯克入主NASA后,他很少批评NASA,一般都是强调客观困难。
面对华国取得的成就,强调对方有多厉害,而不是批评NASA的官僚体系有多废物。
他之前可不是这样。
之前,面对一年登月的奇迹,科尔宾的口径也是NASA无能、白宫废物。
不过这一次,他罕见地对NASA开始了猛烈的批评。
杰克·科尔宾正对著镜头,脸色铁青,背景屏幕上是一张NRHO轨道示意图,其中一个完美的点位被鲜红的广寒宫之门图标占据。
杰克·科尔宾语气沉重,充满愤怒:
「各位,今天我们不聊SpaceX的新测试,我们要聊聊一个无法回避的,令人心碎的事实。
华国刚刚完成的广寒宫之门部署,不仅仅是一次工程上的成功,它是一次对阿美莉卡太空战略的公开羞辱!「
他猛地指向屏幕上的轨道图:
杰克·科尔宾大声说道:「大家看清楚,这个被他们占据的轨道点,不是随便找的!
这是NASA和ESA联合耗费了数年的计算资源,投入了数百万美元进行分析,才最终确定的NRHO最佳点位!」
「为什么说它是最好的?因为它提供了能源窗口最长...
,「月球轨道上的太空飞行器面临两个主要的光照遮挡风险。
第一个是月食,当飞船被地球遮挡,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后,失去光照。
第二个是月球自身的遮挡,当飞船被月球本体遮挡,进入月球阴影区时。
而在NRHO轨道上,由于飞船不断地在月球周围的长椭圆形路径上运动,它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周期性的遮挡。
而近直线光晕轨道是一种极不稳定的三体问题轨道,它具有高度的偏心率,轨道的一端非常近月球,另一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