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琮和范仲淹一直在几步外看着曹暾。

听曹暾询问妇人身份时,曹琮和范仲淹的眉头同时紧皱。

曹琮抬起手轻挥了一下,护卫的家丁走上前。

曹琮丢了个牌子给家丁:“去翰林医官院,请太医来为狄青之子诊治。”

家丁抱拳:“是。”

曹暾抬头看向曹琮。

曹琮道:“狄青即将入京任捧日军和天武军四厢都指挥使,有资格去翰林医官院请太医为家人诊治。我让人和翰林医官院说一声,他们就会派人前去。”

如果不是狄青出身太卑微,在京中没有好友,即使他的妻子不知这些事,友人就会为其请来太医。

范仲淹一听那生病的孩子是狄青之子,就面露慌张。

听到曹琮为狄青之子请太医,范仲淹拱手作揖:“谢曹公。”

曹琮摇头:“我也算和他共事过,理应之事。”

曹暾一时义愤,引得相国寺内骚动。曹琮让范仲淹先将曹暾带走,自己去寻相国寺方丈,先声夺人。

相国寺在东京地位很高,与权贵交往甚密。为免相国寺僧人传出对曹暾不好的话,曹琮先去质问相国寺方丈为何要纵容僧人骗财。

曹暾在马车上嘀咕:“估计那方丈要说骗财的僧人是外地挂单的野僧。临时工,马上开除。”

范仲淹忍俊不禁:“郎君很通透,可是在书中读到过类似故事?”

曹暾敷衍点头:“嗯。朱夫子,你是不是认识狄青……狄将军?”

范仲淹道:“不认识,只是听闻过狄将军的名声,很是尊敬。”

曹暾心道,又把我当小孩骗呢。

狄青虽然已经屡立战功,但因为还未独领一军,在民间算不上声名赫赫,只是得了皇帝青睐。以大宋文人对武将的轻视,朱夫子若只是普通文人,对狄青不可能有多尊敬。

何况朱夫子那焦急的神色和向叔祖父道谢的举动,明显是与狄青有私下的交情。

范仲淹的确和狄青私交很好。

他不仅和韩琦一样是狄青的举主,还亲自教导狄青读《左氏春秋》,劝狄青研读古代名将兵法,而不是只做一个只有一腔武勇的草莽之将,算是狄青半个师长。

狄青即将入京,自己与韩琦却都已经不在朝堂。虽皇帝看重信任狄青,但范仲淹担忧狄青不懂朝堂争斗,会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

他既然已经辞官,本不想再多与武将联络,以免落人口实。但见狄青懵懵懂懂进京,连家人得病都不知道去请太医,范仲淹十分忧虑。他或许应该给狄青写信,叮嘱狄青一番。

范仲淹在脑海里转了一圈还留在京城的友人,竟寻不到能提点狄青之人。

不,或许曹琮能对狄青提点一二?

范仲淹思索之后,决定先询问皇帝,是否愿意让狄青和曹琮多接触。

他看向正偏头看向车窗外的曹暾。太子碰巧救了狄青之子,真是有缘。

不过范仲淹有个疑惑。太子是正好救了狄青之子,还是听闻那妇人的丈夫是狄青,才伸出援手。

曹暾回头,正好撞上范仲淹打量的眼神。

他略一思索,就猜到朱夫子在想什么。

朱夫子既然是韩琦的好友,估计性格和庆历君子们一样,此刻太黑白分明。

虽然自己救人是好事,但若是有利可图才救人,在庆历君子们心中恐怕就不是加分项了。

曹暾本想假装自己没发现朱夫子的心思,但他转念一想,自己总不能装一辈子。

君子总是对孩童很宽容的,他不趁着现在年纪小把自己真实的一面显露出来,难道等长大后和师长决裂?那自己的名声可就不好了。

如果朱夫子现在就不喜自己的性格,那更好,他就可以遗憾地不拜这位高才为师。朱夫子是个君子,只会找其他借口离开,不会乱说一个五岁孩童的坏话,误了孩童一辈子。

“夫子是否想问,我不是先听闻那妇人的身份,才赠送佛牌?”曹暾正襟危坐,板着小脸道,“是的。我确实是因为她乃狄将军之妻,才出手相助。”

范仲淹没想到曹暾如此敏锐,竟能察觉自己的疑虑。

他叹了口气:“那也是救了人。论迹不论心,郎君是做了好事。不过郎君,如果是其他人,你不救吗?”

曹暾道:“可能救,可能不救。每日去相国寺倾家荡产求佛牌者不知几千几万,囊中羞涩买不起佛牌者众多。我只有一个佛牌,正常情况下,我应该谁也不给。如天下贫困者众多,我不会因为我能吃饱饭,就随便选择一户贫困人家供养。若我伸出援手,定是有原因。”

或是亲近之人,或是有好感之人,或是当时心情正好。

总之,曹暾不可能滥发善心。他没那么无聊,也没那种普度众生的能耐。

听了曹暾之言,范仲淹没有露出曹暾以为的不喜。

他反而面露欣慰之色,不住颔首:“郎君心思澄明,很好。”

曹暾有些意外。

看见曹暾的意外之色,范仲淹也很意外。

他失笑道:“难道郎君以为我会不喜?我难道是那种迂腐之人?”

这和迂腐有什么关系?我是以为你是对别人道德要求特别高的大宋君子。曹暾在心底吐槽。

“我只是担心夫子知道我没有兼济天下之心,对我失望。”曹暾半敷衍半真心道。

范仲淹确实有忧虑,但没想过应把太子培养成将天下装在心中的仁君。

仁君不是教出来的。

他会教导太子学识,告诉太子对错。之后太子选择哪一条路,他无力为太子抉择。

古时那么多帝师,谁能左右帝行?

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所以太子无论心性如何,范仲淹都不会失望,只会竭尽全力将自己的经验展现给太子看。

再者,太子只是听闻狄青是有功将领,就能勇敢地训斥骗财的僧人,机敏地劝愚昧的妇人求医,已经令他极为惊喜了。

范仲淹刚才的疑虑,不是疑虑曹暾是否真善良,而是疑虑曹暾对狄青的好感有多深。

皇帝已是极为喜爱狄青,若太子对狄青也极有好感,他就要劝皇帝不要太快提拔狄青,给狄青留点晋升的余地,让太子施恩了。

范仲淹问道:“郎君,你对狄将军有多了解?”

曹暾斟酌了一下词句,自认为十分生动形象地描述道:“狄将军爱护兵卒,治军严整,长于用兵。将来定是会因为战功太过和太受兵卒爱戴,被群臣以‘陛下莫忘太祖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