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男知青穿得都不像要干活的样子,赵老头很有些嫌弃,可别队里还得额外出粮食养活这帮人。

他可更为自己大儿子赵满仓担心:就六个知青那招人的长相,还不一定队里的姑娘小伙得多躁动呢,可别整出事来。

也就旁边那俩小闺女看着还行,虽然也是城里人的样子,看着好歹没有另外六个那么娇贵。就是其中一个好像被所有人排挤了,这是咋个回事呢?

赵老头一边带路走着,一边暗自观察这八个人。之前大队里一共就三个自愿下乡的知青,这一下就来八个,可不好弄,得琢磨琢磨。

男知青们也有点办法,一个在前头拉,其他人在后头推,来回轮换,好歹没那么累。

这会儿已经换过两次拉车的人了,正在拉车的这个白衬衫男知青名叫施温方。他之前的表情都很冷,可这会儿也维持不住,喘着气问赵老头,“赵大爷,咱们离大队还有多远啊?”

赵老头不慌不忙,“快了,走过一半了。咱们大队离公社是第三近的,也就十里路出头。要不是照顾你们,我这会都走到家了。”

什么?!都过去一个多小时了才一半的路?

三个男知青各个面色如土色。

不知道是哪天下的雨,反正这破土路推着车难走得很。每个知青都是一大包行李,哪怕是行李最少的金红芳,那包裹也得有个四十来斤重。八个人加一起,这车上保守也有三百多斤行李,跟快顶两头猪了。

这种情况都不配用牛车来接,他们算看明白了。这些老乡就是爱惜牛,不舍得让牛牛们干别的重活,简直是人不如牛哇!

女知青们空着手走路倒是还行,邹国琴在家照顾弟弟妹妹习惯了,见楚秀珍有些走不动,就上前搀着她。楚秀珍也识趣,虽然借力但没有直接倒在人家身上。

最后一个女知青名叫谢落玉,身上的白衬衫看着比施温方的还废工废料,手上一块秀气的海鸥女表,脚上一双小皮鞋,看着是最娇贵吃不了苦的。但她反而一直咬牙坚持,一声苦都没叫,还跟赵老头跟得最紧。

盛宛君脚上是穿熟悉了的解放鞋,走这点路又不用拿东西,简直是轻轻松松。倒是金红芳,身体说这点运动量小菜一碟,脑子说都多少年没走过泥巴路了,脚感好累好恶心。

三个男知青每人都拉了两次车,这个小队伍才到达大队知青点。

知青点这个房子出乎意料的大,虽然是砖石加土的结构,但一共有七间房。看来在公社的时候,人家说石岔子大队条件不错,还真不是虚的。

“你们就是新来的知青吧?嚯,这一下来了好多人,咱们这里可热闹了。”一个爽朗的男声传来,是一个皮肤黝黑,看着成熟靠谱的男青年。“我叫高乘风,来这儿最早,我来给你们介绍介绍。”

这个知青点之前有三位知青,除了高乘风之外,还有一位男知青牛卫新、女知青苗思维。

这几位都是中等个头、大众长相,并不像那六位一样突出。

也借着介绍的机会,盛宛君知道了跟她同一批下乡的那三位男知青的名字:施温方、黎松、宋维中。

其中宋维中并不是男主,而是谢落玉、施温方为主角的小说中,一位戏份很重的男配。而黎松,则是另外一本书的男主。

因为天气热,火房的烟道从右边几间屋走,所以高乘风三人之前是睡在左边的两间里。中间两个屋一间用作伙房,一间被他们修整成洗澡间,看着很是整洁,肯定花了不少心思。右边的三间则是两大一小,最右边的一间最小,放了一些杂物,是个储物间。

进几个正经的房间一看,炕挺大,睡四五个人都是够的。

既然左边两间已经被他们住了,新来的几人就商量着住另一边。女同志找两位跟苗思维住,剩下的人住一间。

但高乘风提醒道,“咱们这屋一共七间,不过只有中间的伙房和右边几间炕更热一些。之前我们仨都是按季节换房间睡。但现在人多,这边冬天又实在冷。咱们男同志发扬发扬风格,我们几个住凉的那边,别给女同志冻着了。”

宋维中一噎,没想到下乡不配用牛车也就算了,连炕都睡不上顶热乎的。

可他又没办法跟女同志抢,只能跟着答应。

盛宛君一点都不想跟金红芳一起住,她紧紧粘着邹国琴不放,邹国琴也任由她如此。但楚秀珍被邹国琴扶了一路,也粘着邹国琴不撒手。

谢落玉有些嫌弃金红芳,可女知青总共六个人,正好三个人一间屋,她也没有办法把那三个连体婴儿拆开,只能跟金红芳和苗思维一间。

其实最好的选择还是能一个人一间,比如那个刚好够住一个人的储物间。但那个屋子里没有炕,又在最边上。夏天还好,冬天根本没法住人。

好不容易分好地方,几个人铺床收拾又花费了半天功夫,队里也下工了。

之前赵老头拖来的板车,就是借给知青点用的。这会儿赵老头又过来通知他们,“新来的去大队部领你们的粮食。”

这可是大事,不能耽误。

等他们把各自的粮食分别安置好后,苗思维做的饭也已经熟了,只等开吃。

七月里也没有肉,只有一盘青菜、一盘蘑菇、外带一点咸菜。

“今天你们刚到,我们仨出粮食给你们接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