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说亲风波作为周家家庭生活中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波澜,瞬间就消失了。

一家人该干啥干啥。

到了第二天早上,三个孩子都去上学了,周根民就去找村里的放牛官老叶。

老叶是村里的一个老光棍,六十来岁年纪。

自从包产到户以后,生产队里的牛也都分给了社员,老叶除了种自己那一亩地责任田之外,就包了村里不少人家的牛放。

周根民找到老叶的时候,老叶正在吃早饭。

听清了周根民的来意之后,老叶满口答应,他笑道:“根民,你家菜园后面那块地上的草,我那群牛半天是吃不完的,一天功夫,保证给你啃得干干净净。

过了一会,老叶就赶着一群牛过来了。

然后,那群牛就开始在草地上吃草。

就这样,到了傍晚时分,那片地上的青草就被牛啃食得一点不剩了。

周根民大喜过望,他塞给了老叶一包卷烟:“老叶哥,这可多谢你了!”

然后,他就马不停蹄地拿了榔头,开始挖起地来。

一直挖到天黑透了,才回到家里。

这时候,周晴早已放学回了家。

路过菜园的时候,她就看见地上的草全没了,她爸正在埋头挖地,心里一阵高兴。

回到家里,她刚扛起锄头要帮她爸挖地,就听见她妈说:“二丫,今天我和你爸都忙,你把这盆衣裳给洗了吧。

周晴这才作罢。

吃晚饭的时候,周根民就兴高采烈地说:“二丫想的这个办法可真好,省了一半的功夫。”

“小雷,三丫,从明天开始,我们一放学回家,就帮爸爸挖地,你们说好不好?”周晴道。

两人齐声道:“当然好!”

看见儿女们都这么有干劲,周根民和汤兰英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二天,放晚学的时候,周家三兄妹就扛着榔头跟在周根喜和汤兰英后头拼命挖了起来。

这一家五口干得热火朝天,把整个凤头村的村民都给惊动了。

众人开始议论纷纷。

议论得最厉害的,就是周晴的大伯周根喜一家。

当晚,周根喜家的饭桌上,他老婆陈巧霞带着不屑的神色说:“就你家老二那焉头巴脑的窝囊样子,居然也搞起了开荒,这可真透着新鲜!”

周家的长子和次子,周大光和周二光都娶了媳妇,分家单过了,现在家里还剩下周三光,周四光和周五光,还有他们的独生女儿周大翠。

见母亲这样说,周三光就笑道:“哼!我二爷年轻的时候,干什么都干不过我爸,现在还居然妄想跟我爸学!”

周四光一脸的鄙夷:“我爸干啥,他也跟着干啥!他凭什么跟我爸比!”

周五光一脸的自信:“我二爷头脑本来就不如我爸,我二娘也不如我妈,关键她们家还没那么多儿子,就算有了地,他们家也过不好!”

周大翠也说:“就凭他们家二丫三丫那小身子骨,居然也跑去挖地,一天不知能挖几榔头!”

周根喜拿筷子敲了敲碗边,示意孩子们静一静,然后才说:“我有点怀疑,你二爷那么胆小如鼠的人,怎么居然也敢开荒了,我们村里开荒的人家,可不多啊!”

“爸,反正,不管怎么样,他家那块地就是开出来,也比不上我们山顶上的那块地!”周四光说。

陈巧霞嗯了一声:“不知道你爷爷奶奶知道你二爷二娘开荒了,会怎么看!”

“能怎么看!种地跟种地还不一样呢!我二爷二娘那样的死心眼,顶多也就混个肚子饱罢了!”周三光回答道。

“就是——妈——”周大翠接过话茬:“我爷爷奶奶多看重你啊,我二娘在他们心里,啥也不是!本来么,村里人谁不说你聪明能干,我二娘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

且不说周根喜一家人是如何等着看弟弟一家的笑话。

再来说周根民家。

半个月来,一家五口可谓是干得热火朝天。

除了汤兰英每天要在厨房忙碌一日三餐之外,其余时间,只要一有空闲,全家人就会拿起榔头,去菜园后挖呀挖。

半个月后,地终于挖出来了。

周晴站在挖好的地边上,问她爸:“爸,你看这地,大概有几亩?”

周根民目测了一下:“五亩只多不少!”

周晴嗯了一声,她在心里开始算账。

一亩地芝麻的产量,大概在100斤到200斤之间,3斤芝麻能榨出一斤麻油。

按照一亩地产150斤芝麻算,那一亩地就可以出50斤麻油。

一年十二个月,她们家五口人,一个月按照八斤油算,一年需要吃100斤油,那二亩地产出的芝麻就够了。

其余的三亩多地产出的芝麻,就可以拿去换粮食。

一斤芝麻大概能换八斤小麦,一亩地150斤芝麻,就等于是1200斤小麦,这就相当于四五百斤面粉。

她们家干的都是体力活,一个人一个月按照40斤面粉算,一亩地就能换来一个人吃的面粉。

三亩地就可以抵得上自己家三口人的口粮,再加上责任田里出的粮食。

妥妥的吃油吃粮都不愁啦!

想到这里,周晴兴奋了起来,她立刻把这笔账给她爸算了一遍。

周根民笑道:“傻丫头,你是算的有吃的无!你难道就不算种子农药化肥的钱了?”

周晴楞了一下,这才想起原来还有这些成本,到底自己是穿越过来的,上辈子虽然也是农村人,可是自幼念书,他们家的地都是承包给别人种了。

周根民笑道:“不过,种子化肥也没多少钱,最费的是功夫,我和你妈有的是功夫,所以,只要今年风调雨顺,不会有大旱大涝,咱们家应该就能顿顿吃上粮食和油了!”

周晴嗯了一声。

她不由得感慨,顿顿吃上粮食油,上辈子她们村里最穷的人家,都能办到的事情,这辈子,却成了村里比较殷实的人家!

既来之,则安之吧!

父女两个站在田地边聊着,要怎么去买芝麻种子。

周根民就问女儿:“二丫,你说,爸是买白芝麻种子呢,还是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