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胜仗
永熙七年九月初,东瀛。
大军已至。
“公主殿下,军中粗陋,您还是住后帐吧。”副将躬身道。
他的眼神已飘向一旁的偏帐,那里住着她的舅舅沈清溪。
萧应婳知道,这并非舅舅自己的意思,而是手下的将士自发地有些不满:于他们而言,沈大人才是此次主事之人,公主虽军衔听起来更高,却不过是个撑面子的虚职。
凤驾亲征,只是光鲜亮丽的添头。
添头要占据主帐,将士们多少有些为沈大人所不满,即使是沈清溪亲自下的令,军中也多有议论之声。
这样的场面她并不感到陌生。行军的这些日子,晚间驻扎后,萧应婳在帐中灯下安静研读兵书,帐外的士兵以为她睡着了,总传来阵阵窃窃私语:
“听说这次出征,实际是沈将军挂帅,也不知公主是怎么冒出来的……”
“怕是来混军功的,也不知一个女人家要什么军功……”
萧应婳早已经麻木了。
因此她并未发怒,甚至面上没有出现丝毫波澜,只是淡淡地道:“不必了。”
便转身离去了,没有留给副将更多眼神。
她就这样坐镇军中,却不曾展露出什么锋芒。沈清溪与她商议的攻城之日,是三日后的清晨。在此之前,长途跋涉、刚刚到达的大军须稍作休整,也好供他们熟悉附近的地势地貌。
然而仅仅第二日晚,探马便急匆匆闯入了偏帐。
“报!倭寇夜袭临海县,烧毁粮仓——”
沈清溪拍案而起:“传令三军,即刻……”
“且慢!”萧应婳显然是听到了动静,已连忙赶来,边掀开帘子,边急声制止,“舅舅,倭寇此举反常!临海县并非要地,他们为何冒险深入?”
这话说得在理,沈清溪不由沉吟:“婳儿的意思是?”
萧应婳快步走到沙盘前,帐内众人视线随着她望去,只见她手指点向海湾:“这是调虎离山之计!倭寇真正目标怕是……”
话音未落,又有急报:“禀将军!东北哨港发现敌船三十艘!”
帐中众将纷纷脸色大变——那里囤积着全军过半粮草!
萧应婳不等沈清溪反应,直接下令:“郭将军率轻骑驰援哨港,赵将军带水师埋伏鹰嘴湾断敌退路。”
“多备火油!”
被点到的郭将军和赵将军皱眉相视,一时拿不定主意:他们理应只听沈将军的号令,原以为公主知道自己不过是个名头,不会插手军务,不曾想她却直接下令。公主名义上是领兵的,理论上她的命令不能不从。
两人一时不知该不该听。
萧应婳察觉出众人的犹豫,已眼神转冷,怒拍桌案,厉声道:“还不快去?误了军机,谁担当得起?”
沈清溪也意识到了下将对萧应婳的态度,忙附和道:“凤威大将军亲令,你们还在等什么?”
称将军而非公主,已表明了沈将军的立场。众人深知军机紧急,纷纷不再迟疑,领命而去。
萧应婳的判断精准得可怕。当夜,倭寇主力果然偷袭哨港,却被早有准备的他们杀得大败。
熊熊烈火中,二十艘敌船化为灰烬。
当日在那帐中见识了萧应婳果决下令的将领,自然暗暗心惊;不曾参与决策的士兵,却也发现近日常常见到公主。
萧应婳有时出现在伤兵营,亲手为士兵换药包扎。起初将士们惶恐,后来发现她手法娴熟,甚至用御赐金疮药为小兵疗伤。她俯身检查军情,甲胄染血亦不在意。
粗糙的饭菜她却吃得很香,全不见在宫中慢条斯理的模样,与将士们一同狼吞虎咽,油污蹭到了头发丝上也浑然不觉。
她搬出了单独的主帐,却不是为了腾位置给沈清溪,而是要与士兵同住普通军帐,众人常见她晨起练剑,或是夜里挑灯研读兵书,帐篷外的议论声便渐渐少了。
到了东渡的前一日。
沈清溪在众将面前单膝跪地,高举虎符:“末将沈清溪,请凤威大将军执掌三军!”
萧应婳没有推辞,从容接下。
“全军听令,”她穿着甲胄,铿锵踏上点将台,“即日起,本宫正式掌主帅之职。”
台下传来细微的骚动,却并不十分喧哗。
“有异议者,可以现在站出来。”
她的语气十分平和,并无威胁之意,皮肤被烈日镀上一层麦色,束发的绸带早换成粗麻绳,几缕碎发被汗水黏在颈侧。
脊梁挺直的姿态,却比任何华服珠翠都更摄人心魄。
数万大军鸦雀无声。
……
永熙八年秋末,京城。
一匹快马自东海疾驰而来,背插赤旗的传令兵嘶声高喊。
“东瀛大捷!公主殿下连胜三仗!”
京城九门震动,百姓纷纷涌上街头,争相欲知战况。
传令兵却一路不停,直闯皇城朱雀门,守卫见是军报,不敢阻拦,急开中门放行。
那传令兵翻身下马,踉跄几步,跪倒在太和殿前,高举漆封战报:“东瀛大捷!公主殿下亲斩敌酋,叛军尽灭!”
严禄平不敢怠慢,双手接过战报,一路小跑入内廷。
此时江书鸿正在乾清宫批阅奏折,听闻外面急促脚步声,眉头微皱:“何事如此慌张?”
数月的浸淫已使她举手投足间,都有了十足的皇帝威严。
严禄平却一反往日的谨慎沉稳,扑通跪倒,高举战报:“陛下!东瀛捷报!公主殿下大胜!”
江书鸿也冷静不再,猛地站起,一把夺过战报,撕开火漆封印,展开细看。只见上头龙飞凤舞地写着:
“儿臣萧应婳谨奏:”
“东瀛叛军十万,据险顽抗。儿臣先破鹿岛,斩松平义忠;再克赤岩城,擒小西行远;终战平户湾,亲斩藤原信玄!”
“三战皆捷,斩首五万,降者三万,余众溃散。东瀛诸岛,尽归王化!”
“儿臣不日班师,献俘阙下!”
江书鸿看这从字形到内容都如此恣意的一封信,双手微颤,几欲落泪。
“我早说你能,我早说你能走到这一步……”
次日早朝,钟鼓齐鸣,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江书鸿高坐龙椅,面色难得的红润,显然心情极佳。
“昨日战报已至,好叫众卿知道,”她缓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