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彤闲着没事又在腌她的空心菜梗,地里的空心菜长得最好,两天不摘下来就变老吃不得了。之前腌的那罐是用新鲜的腌制的,保存不了太久。现在的她则是切小段晒干之后再加辣椒姜等腌制,可以保存到冬天吃。

李登明来的时候她刚好弄完装坛,搬回屋里,“叔,是豆腐坊的东西准备好了吗?”

“对,让你过去看一下还有没有差什么。”李登明打量了一眼知青点,倒是打扫地挺干净的,好几年前这里住着的还不是这批知青,他那会儿来的时候院子里一片乱七八糟,更猪窝一样。

杨家彤跟着往大队部走去,这两间屋子比她现在住着的还大一些,青砖房,现在里头已经砌好了大灶,锅也按上去了。

“这个灶最费时间,我们昨晚就找了人急忙弄出来的,今天一天干了,明天你们正好能用上。”

李登明又指着边上相连的一个小灶,道:“这个小锅是大队长去公社扒拉回来的,小灶口平时可以封起来,小锅和大灶口连通着,借着你们煮豆腐的火就能把水烧开,平时你们用着,冬天的时候也能给大队部烧些热水喝喝。”

“这些工具都在这里,你看看还差什么不?”

杨家彤一个个看过去,豆腐架先按她的形容和需求做了五个出来,带盖,很平整光滑,一个架子能装十几二十多斤的豆腐。

木桶也都是全新的,今天做这么多东西可累着木匠叔了。

纱布有些黄,“这个洗干净了吗?”

“洗了,就这样,我们大队里没有,还是大队长让领导去供销社要,翻出来的库存,有这么多块已经不错了,让我们自己去买得花不少钱呢。”

大队长没说,但李登明猜肯定是他们大队长去哭穷要支援哭来的,不然公社底下管着这么多大队,哪有这个好心主动给你送东西。

“这些就可以了,没什么问题。”每一样东西都比杨家彤当初自己做豆腐时的装备好多了,黄豆她抓了几把,也都是挑过的,没有坏粒。

李登明询问道:“明天多少点之前要把豆浆磨好?你要是还得做豆浆豆花的话,估计得赶在早上七点到公社,他们厂子里上班都是七点半、八点。”

从大队到公社坐牛车去就得花上一个小时呢,要是七点到就得六点出发,岂不是她三四点就要起来上班?那可太不行了。

“上工前磨好就行,不用非得赶那么早。”

现在大家无论是上工还是上班,干的活都累,所以早上那顿一般也都是吃干的吃饱的,豆花不是大多数人的早餐主食首选,最多就是解解馋,跟吃小吃一样,而且豆腐坊卖豆浆豆花也是顺带的。

李登明点点头,“行,听你的,第一天先做多少豆子?”

“二十斤吧。”杨家彤原本想的是十斤,但一想到明天是豆腐坊开业第一天,大队里应该也有挺多社员想来凑热闹换一些豆腐的,就又往上加了十斤。

“行。”

准备好了,现在就等第二天的反馈。

李登明家在第一生产队,他直接就近找了两个愿意的壮劳力去干活,两个人干起来快,一人刚好得两个半工分。

大队常用的那架石磨大,磨起东西来快,就是重。仓库里翻出来的那个石磨小很多,轻一些,但磨得就慢,也没那么细腻。

两架石磨两个人分工,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开始磨豆子,等杨家彤和四姐吃完早饭过去的时候已经磨好了。

“姐,开始烧火吧。”

杨家梅点火起灶,杨家彤先往锅里倒入一定比例的水,等烧开了就提起一桶两桶豆浆往锅里倒。这些木桶都是专门算过容量的,还刻了线,豆腐要想做好,不仅各种比例要精准,每一个步骤也得做好。

煮好后的豆浆用布袋挤压过滤出豆渣,之后就是兑石膏水。后面放着一排的大木桶,石膏水倒进去,重新煮好舀倒桶里的豆浆径直往里头倒,冲浆,第一锅算是差不多了,接着等二十来分钟。

煮完一锅接着煮,一道道程序反复进行。等煮上第三锅的时候,第一缸豆浆已经定型得差不多,接着是把它舀到放好白纱布的豆腐架里,叠好布,盖上盖子,压上石块,一架一架豆腐逐渐成型中。

最后留了半锅做成豆花,豆浆她只留了一些,不多。

煮过的豆浆香味不断涌向前面,坐在大队部办公室里的人们都闻到了这股吸引人的香味。

王金兰没忍住,掏了掏,掏出几分钱,端着空搪瓷茶缸往后面走,李登明见状也起身去看看,他俩都去了,大家反正也不是很忙,一个个地起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了笑,都往后面走。

“都做好了?”王金兰往里面探了探脑袋问道。

“主任来的刚好,豆花和豆浆都好了,要来一点吗?”

“给我来一份豆花。”她把茶缸递过去,还有两分钱。

这是之前制定好的价格,一斤豆子能做出十斤豆花,豆花也不是按斤卖,是按碗,她准备的大碗为准,一碗不到一斤,两分钱。

边上做好的木制招牌上贴着红纸,上面的价格用毛笔写得清清楚楚。

王金兰接过装好豆花的茶缸,看着多,闻着香,吃了一口特别嫩,真正的入口即化,不加配料也不觉得寡淡,就算寡淡也没办法,两分钱一碗的豆花还想加糖?做梦吧。

“好吃,你们也都买一碗,支持支持我们豆腐坊第一天开业。”王金兰看着后来的几个人道。

李登明嗅了嗅空气中更加浓郁的豆香味,掏出钱,“给我也来一碗。”

杨家彤和他两人同时伸出手,接过钱然后大眼瞪小眼,“叔,我们这儿就一只碗,你拿茶缸来装吧?”

李登明拍一拍额头,赶紧回去拿了。

豆腐坊开的头几个张,就靠大队部的这几个脱产干部支持。杨家彤笑眯眯地数着钱,天地可鉴,她卖豆腐好几次,这还是头一回直接见着钱的,不枉她为了装钱,直接把自己的挎包腾空背来了。

杨家梅也凑过来,两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