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祈城,庸医馆。

杨七古望着自己的九根手指,目光从迷茫渐渐变得坚定。

他下定了决心,准备摄取封入手中的灵草之力。

杨七古预感到大战将至,他与楚红莲,肯定会再次相见。

再见之时,就是生死相搏之际。

正要摄取灵草之力的时候,院门一响,云缺走了进来,提着两坛子酒。

“就知道七叔没睡,给你弄点夜宵。”

云缺说着将两壶酒放在桌上。

杨七古瞄了眼酒壶,道:

“菜呢。”

“没买,我没胃口,喝点闷酒就行了。”云缺道。

杨七古鼻翼动了动,道:

“弄这么香,是不是刚从青楼出来。”

“七叔你就别说风凉话了,我不信你认不出百花丹的气味,我被人坑了。”云缺唉声叹气的道。

“谁这么大方,坑你居然用万金难求的百花丹,真是有钱人呐。”杨七古倒了碗酒,自斟自饮。

“除了国师那个**还能有谁,我这次栽到女人手里了!”

云缺喝掉一大碗酒,气呼呼的将来龙去脉说了出来。

“原来是嗜血魔莲,难怪气息那么诡异,此等邪物很久不曾现世,我也只是听闻过而已,从未见过。”杨七古道。

“听说嗜血魔莲的莲子有压制心魔之效,七叔要不要弄点。”云缺道。

“魔莲的莲子早已绝迹,很难见到,而且用途很多,不止压制心魔,还是几种极品丹药的药引,若能得到,当然最好,但那魔莲的气息极强,我没把握。”杨七古道。

“七叔可以坐山观虎斗,等国师与魔莲斗个两败俱伤,你再出手夺莲子,气死凌妙清!”云缺咬牙切齿道。

“就怕人家也打着这个主意,真正的天材地宝之争,没人会手下留情,机关算尽,无所不用其极才是修行界的法则。”

杨七古又倒了碗酒,道:“你斩妖多年,知道什么妖好杀,什么妖难斩,但你要记住一个道理,在这片天地之间,最危险的,永远不是那些外表狰狞的强大妖物,而是人。”

云缺点头道:“我记住了七叔,这些年你没少唠叨,我耳朵都要听出茧子了。”

杨七古摇头道:

“记住归记住你还无法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云缺奇怪道:

“理解啊人心如妖最难揣测我们永远不知道别人心里在想着什么所以人比妖还危险。”

杨七古笑了笑道:

“你说得对也不对我今天教你最后一次人真正危险的地方只有一个字变。”

“变?”云缺疑惑道。

“对变。”

杨七古的神色苦涩了起来唏嘘道:“其实揣摩人心不算很难只要相处得够久你就会看透一个人但人心是会变的我活了这么多年最近才明悟这份道理。”

云缺想了想了大致明白了七叔这番话的含义。

人心会变。

或者随着境遇的改变而变化或者随着权利的庞大而变化或者随着劫难的来临而变化。

这一点有个最为明显的例子。

晋皇殷子受。

从最初的诸侯殷子受一步步登上了皇位。

他最初的大赦天下也许当真是气度释然因为他只是个小小的诸侯一步登天成为皇帝认为自己的气度足以慑服群臣慑服天下。

当初的晋皇是大度的。

直至登上皇位之后殷子受开始听到不同的声音尤其窃国的说法让他逐渐变得心狠手辣开始铲除异己开始布局天下利用灵芸郡主来增加威望。

那时的晋皇开始变得冷血无情。

直至最后大祸临头四面楚歌殷子受又变成胆小如鼠只会让臣子去送命他则躲在皇宫里当缩头乌龟。

晋皇的变化

云缺拿殷子受做比较大致明白了七叔的道理。

但云缺知道七叔说的人心会变肯定与他那位红颜有关。

“七叔说说你那位知己你们有没有花前月下耳鬓厮磨。”云缺笑呵呵的道。

“没有我们去了很多地方寻了很多药材平日里探讨药理时常因为见解不同而争吵不休。”

杨七古说得无聊可眼神里却泛起怀念的光泽。

“就这啊?一点也不浪漫。”云缺撇嘴道。

“有此知己我心足

矣。杨七古微笑道。

“七叔,你们有没有孩子?云缺道。

“没成亲,哪里来的孩子。

“没成亲也可以有孩子啊,七叔该不会一点便宜都没占到吧?云缺声音古怪的道。

“君子之交,淡如水,知己之交,美如画,既然是画,好好欣赏即可。杨七古道。

“原来七叔是个死脑筋,你都这把年纪了还欣赏呢,不如找个机会睡了她。云缺提议道。

“门在那边,好走不送。杨七古愠怒道。

“嘿嘿,开个玩笑。云缺笑道。

“长辈的玩笑也开,你就是个混小子,罚酒三杯。杨七古道。

“三杯太少,我自罚三碗!云缺笑道。

杨七古轻声一叹,道:

“有时候想一想,当初我若能大胆一些,也许就不是这个结局了,人生如梦,一路走来,最后回头看去,只剩遗憾……

杨七古一碗接一碗的喝着酒。

云缺始终陪着,两人也不说话,闷头喝酒。

直至将两坛酒喝得半点不剩,杨七古苦笑一声,道:

“你说得对,这一生若遇到喜欢的人,就该睡在一起,等我们死后,云缺,你要记得把我们埋在一起。

杨七古的声音有些发冷。

云缺知道七叔这番话不是玩笑,而是发自内心。

身为当世神医,杨七古无法忍受自己的红颜知己是个**如麻的恶魔。

他要与楚红莲同归于尽!

“我记住了。

云缺凝重的点点头,随后告辞离开。

返回司天监的路上,云缺的神色渐渐阴沉下来。

“红莲教!

云缺猛地捏起了拳,眼中含着杀意。

七叔拿自己当子侄对待,亦师亦友,从小到大,若没有七叔教导,云缺自认为走不到如今这一步。

启蒙之恩,岂能忘却。

世上的道理,是七叔在一次次谈天说地中,潜移默化所教导。

七叔对云缺而言,有着极重的师恩。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