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筹备食品厂,建工班毕业
五月底的海滨市,暖风熏人,绿意盎然。
钱进这边好消息不断。
其中有一个是很突兀的好消息。
在美帝国旧金山湾区当大佬的华青帮帮主宋吉祥给他打来电话,再次提出了要给他送车的想法。
这事早在他和宋吉祥于瑞士相见时候,宋吉祥便提了出来,但被钱进拒绝了。
最近两年的时间里,宋吉祥那边的CD工厂成功投产并在欧美日韩市场攻城略地、大杀特杀,那赚的钱可太多了。
CD生产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的,钱进这边有未来的详细技术资料,所以时不时会给他帮个忙,双方联系一直没断下。
另外CD还涉及技术升级问题,也得需要钱进这边帮忙,所以宋吉祥一直对他很客气,也一直想从利益方面投桃报李。
如果钱进没有核准委这层身份,他收取宋吉祥的报酬没什么问题,等于给国家赚外汇了。
奈何他身份特殊,不便收礼。
结果宋吉祥那边不知道怎么知道了他手头上现在有一支建筑大队的事,便改了口风,不给钱进送大奔、凯迪拉克之类的豪车了,改成送卡车!
这拿捏了钱进。
建筑大队确实需要卡车。
奈何国内现在汽车产业不够发达,卡车产量有限,都是有限供应了各地区的国营运输公司,像劳动突击总队这种单位拿不到购买权限。
如此一来宋吉祥的馈赠可谓是及时雨。
另外这次他不是要给钱进个人送礼,是要支援祖国的城市建设。
钱进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给郑国栋和韩兆新说了一下,选择听从一二把手的建议。
郑国栋和韩兆新很信任钱进,认为特殊时期,既然他跟宋吉祥没有涉及国有资产和人民利益的纠葛,那么由劳动突击总队来接受海外馈赠是没问题的。
当然韩兆新建议宋吉祥有空还是来海滨市转一圈,到时候再提援助海滨市城建工作的想法。
奈何宋吉祥着实工作繁忙,毕竟他现在手下拥有了一个可以满世界捞钱的热门产业,着实走不开。
宋吉祥也机灵,从手下心腹里选了个海滨市的小弟,准备安排小弟来海滨市寻祖,借此拉近他跟国内的关系。
钱进计划帮宋吉祥这小弟成功认祖归宗,到时候找个理由对海滨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海外资助,当然,资助的是汽车。
到时候由海滨市府出面跟海关和国家外贸部门进行联系,对这批车子进行特事特批,免除关税送入国内。
当然,钱进计划不要宋吉祥提供的卡车,改成小货车和皮卡车。
美式卡车价格昂贵,小货车便宜很多,而且他要的是二手小货车,主打一个要数量不要质量。
没辙。
现在建筑大队的摊子铺的很大,已经足足二十个中队了,对车子数量的需求量确实大。
培训学校里,针对建工班的第一期培训已经结束,第二期工作开始了。
跟宋吉祥方面结束了引进车辆的商谈后,钱进的工作重心又回到了安排队员们上课方面,并且开始准备下一期的培训工作。
针对女队员的食品加工课。
他很清楚,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后老百姓要解决的第一件事就是吃饱然后再吃好。
用报纸上的发言来说,就是当前社会饮食工作存在一个矛盾,那就是随着经济复苏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安全、美味、便捷的食品需求日益增长与社会餐饮加工供应能力还比较差之间的矛盾。
人民食堂那边正在大杀四方。
迄今为止,劳动突击总队那边的工资和福利,半壁江山都是人民食堂供应的。
这种情况下,餐饮集团需要扩军了。
钱进之前考虑好了,上糕点铺、准备食品加工厂!
食品加工厂也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而针对糕点的餐饮方向目前不仅有巨大的市场空白,还能解决更多待业青年,其是能解决女青年的就业问题。
在昆仑山路的别墅办公室里,钱进召集了魏雄图、徐卫东、朱韬、赵波、石振涛、陈井底等一系列突击队骨干开会。
“同志们,咱们目前来说,人民食堂、修理铺、服装厂、建筑大队等等吧,这些企业路子都走通了,可以说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四方面,咱们都能提供服务。”
“这证明了什么问题?咱们劳动突击总队不仅能搞建设,也能搞生产,更能解决就业!”
钱进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我认为咱们现在属于打基础阶段,而且基础打得还不错,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咱们就可以往前迈一步了。”
“劳动突击队最早是在人民吃饭问题上迈出起始脚步的,那么这更进一步也得在吃饭方面,咱海滨市靠海吃海,物产丰富,老百姓的日子也在慢慢好起来。”
“现在市面上卖的点心、饼干,品种少,味道也一般,国营食品厂产量有限,供应紧张,所以你们们说咱能不能在这个领域也闯一闯?”
虽然是疑问句。
但答案是肯定的。
朱韬立马响应:“钱总您是咱劳动突击总队这艘巨轮的舵手,您怎么转向我们怎么跑。”
徐卫东暗骂一声马屁精,然后急忙说:“一点没错,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钱总你说火车往哪跑,我们就跟着往哪跑。”
王东闻言勃然大怒。
你们怎么都抢我的话啊?
钱进点点头,说道:“好,那以朱徐二位同志的发言为代表,我是不是认为大家对我的提议没有意见了呢?”
“我有点小的意见。”徐卫东严肃举手。
钱进指向他,意思是随便说。
徐卫东说:“刚才应该是以徐朱二位同志的发言为代表!”
嘿嘿的笑声顿时响了起来,徐卫东也乐呵。
钱进无语:“开大会呢,严肃点!”
他环视众人,目光炯炯:“继续往下说,那我打算成立一个食品厂筹建组,然后咱们食品厂将专门生产饼干、桃酥、蛋糕、面包这些老百姓日常需要的点心。”
“这活技术门槛相对高一些,倒是对劳动力需求不那么高,主要需要细心、耐心和恒心这些品质,那我认为非常适合咱们的女队员们。”
徐卫东点头:“是,这活就是给女同志准备的。”
王东这次不甘示弱,说:“钱总你说的太对了,这活既能解决就业,又能丰富市场,还能给咱们总队增加收入,一举三得啊!”
已经晋升为泰山路人民服装厂厂长的王丽娟立刻响应:
“钱总,这主意好,咱们突击队里有几个大姐,她们蒸馒头、包包子、做花卷那是一绝,我认为她们做点心肯定也能行!”
“对,钱总,我们大队那边好几个女知青以前在家就喜欢琢磨吃的,手巧着呢。”一位女大队长也兴奋地说。
“好!”钱进拍板,“筹建组立刻成立!”
“暂时来说,程荣荣大队长来牵头,庞总秘你负责后勤保障来配合她的工作,然后从各大队里选拔一批有做饭基础、手脚麻利、责任心强的女队员,作为筹建骨干。”
“记住啊,需要精英,宁缺毋滥,要选真正热爱这行、肯钻研的女同志!”
一行人连连称是。
筹建工作没那么容易也没那么快。
不过就算进展很快,现在也没法开展培训工作。
建筑大队缺人。
钱进临时又给增加了两个泥瓦匠培训班,现在总计有14个班级、700个学员在学习。
到了此时,培训学校终于有了学校的样子。
人多了,热闹了。
尤其是第二期培训课注重实操,这家伙课堂外面和操场上,到了白天就开始人仰马翻。
进入六月份,室外阳光开始晒人的厉害,培训学校搭建了帆布棚子,然后学员们在棚子下挥洒汗水。
木工班场地堆满了松木方子、杉木板和各种木工工具。
几个老木匠背着手,在学员中间巡视、指导。
学员们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有的在练习拉大锯,锯条在木头上发出“嗤啦嗤啦”的声音,木屑纷飞。
有的在练习推刨子,弓着腰,身体前倾,努力将粗糙的木板刨得光滑平整。
有的在练习凿榫眼,他们得小心翼翼地用凿子一点点剔出方孔,这活要技术,学员额头上很快布满细密的汗珠——不光天热,还心里燥。
张木匠见此上去拍了拍学员的肩膀:“你着什么急?榫卯这个东西急不得,慢慢来,要有耐心。”
“你不是在给战场排雷,后面也没有子弟兵着急通过阵地,所以你慢慢来,新手不怕慢,怕没养成仔细的心态!”
“哎哎,你们这两位同志——手腕用力,别用蛮劲,拉锯要稳!诶对了,走直线!”他一扭头又看到有人锯歪了,立刻上前纠正。
旁边还有木匠在指导刨工学员:
“刨子要端平,吃刀要均匀,两只眼不用都睁开,跟我学,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来看,咱这个活允许你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怎么样?这里鼓了吧?那再刨两下……”
师傅拿起刨子示范,动作流畅,刨花如雪片般卷出。
相邻的是瓦工班场地,学员们用红砖和砂子堆砌了几个练习墙基。
李瓦匠要求学员们从最基础的“砍砖”和“抹灰”练起。
一群小青年拿着瓦刀对着半截红砖夸夸的砍,练习七分头、二寸条的砍法。
这是技术活和经验活。
老师傅就给他们传授经验:“听说咱这里头有几个以前的街道好汉?曾经追着几个调戏大姑娘的盲流子砍了好几条街?”
青年们哄笑,指着两个大块头说:“是老史和大架势……”
大块头中的一个抬脚作踹的架势:“去去去,别瞎扯。”
“你也就能拿架势,你得真踹啊。”老师傅拍了拍大块头的后背,然后端正脸色:“我跟你们说,这砍砖比**还难。”
“别看老头我跟个瘪核桃似的,咱四六年也是配合主力部队打过县城的白匪,就用这个刀砍过白匪。”
“**你是气势足、下手快,瞅准了人就给他一刀子,这砍砖不行,它要求切口平整,尺寸准确……”
看着地上散落的不少砍废红砖头,老师傅拿起来用**‘咔咔’砸了两下子。
一块本来断面参差不齐的半截砖,断面后移,变得平整起来。
这半块砖头就能派上用场了。
学员们又是佩服又是感慨:“这活不好干,得是大师傅才能干,咱们还是抹灰吧。”
“抹灰就简单了?”对面的同班学员就端着泥板在练习往砖墙上抹灰。
抹灰也有要求,灰浆要饱满均匀,厚度要一致,表面得平整。
这些学员以为随便抹一下,然后再慢慢抹平就行,结果很多人越抹越是坑坑洼洼,最后墙面像狗啃的一样。
老瓦匠不厌其烦地示范:“手腕得抖起来,泥板走‘之’字形,用力要匀称。”
“哎哟我的小哥们啊,可别给我往上糊,这事是可以查漏补缺,但那得有经验了才行,你们现在基础都不牢靠,不好弄……”
有人突然喊了一嗓子:“钱总来了!”
众人立马扭头看去。
钱进骑着自行车进大门,还打了个哈欠。
然后迎面一阵吼声:“钱总好!”
钱进被喊了一个激灵,赶紧闭上嘴巴挥手回应。
得注意个人形象了。
这帮队员对他现在颇有崇拜之心,弄的他都有些偶像包袱了。
看到钱进来了,学员们干的更是起劲,拿出十八般武艺展现自己。
几个泥瓦匠低声讨论几句,作出决定:“把张尧、韩援朝他们那一队人叫过来,砌墙给钱总看看。”
很快一队青年雄赳赳气昂昂的站到了一堆红砖前。
李瓦匠对钱进说:“现在技术稍好的学员开始练习砌墙了,让他们给你看看?”
钱进说:“好,看看,能砌墙了,回头进入咱大队后你们老师傅就轻快了。”
李瓦匠用墨线弹出基准线,要求学员们严格按照“一顺一丁”或“梅花丁”的砌法开始砌墙演示工作。
他给了一个要求:“现在你们是新手,我要求不多,就一点给我记住了,都控制好灰缝厚度,顶多8到10个点,然后保证墙面垂直平整就行。”
学员们应声回答,纷纷忙活起来。
一阵的功夫,一堵堵小墙就垒了起来。
钱进嘿嘿笑了起来:“行啊,这小手艺都学的不错啊。”
结果瓦匠师傅们却纷纷摇头。
李瓦匠黑着脸上前检查。
他手里拿着一根两米长的铝合金靠尺,这算是当下工地里先进的工具了,但建筑大队随便用,钱进在商城买了一堆回来。
铝合金靠尺和线坠配合,可以用来检查墙壁的合格水平。
然后:
“灰缝大了,肯定超10个了,你看,12毫米了,太大了,得返工!”
“这层砖歪了,宋爱国你的墙?过来看一下,怎么样,差了半厘米吧?没办法,拆了重砌!”
钱进向其他师傅讪笑:“嘿,李师傅挺严格啊。”
“他最严格了,但他本事也好,所以让学员们又敬又怕。”其他师傅说。
钱进说道:“行,建筑行业不比别的,还是严格一些好。”
“你们继续上课,我去看看那边瓦工四班干的活。”
看着他离开,回来的李瓦匠叹了口气:“本来想在钱总面前露个脸,结果把屁股给露出来了。”
钱进倒是没觉得刚才那些学员干的差劲。
这都是一群没有基础的学员,短短一期能有这个水平真不错了。
他能判断出来,只要这些学员通过考核送去工地,那建筑大队的工作效率会猛涨一大截。
瓦工四班的学员干的很杂。
有的在练习搅拌水泥砂浆,这活有技巧,比例要准,拌和要匀。
有的在练习支模板——用木板和木方钉成浇筑混凝土的模具。
钱进上手看了两个,模板做的很好,尺寸准确、支撑牢固,放在工地上差不多能用了。
还有的在练习铺地砖,对缝整齐,相当平整,这让给他更满意:“行啊,以后大工师傅们轻快了,你们自己就能铺地砖了。”
受到表扬的几个学员嘿嘿笑。
但他们来不及得意,老师傅上前一看,还是摇头:
“钱总鼓励你们而已,你们还当真了,这石头要垫稳,得大面朝下。”
“用的砂浆稠了,加点水。”
“嗨,这模板缝太大了,指定漏浆,你得给钉严实,钉子不值钱……”
“把地砖敲实了,否则以后热胀冷缩缝子更多,过来,小王你用水平尺来找平一下我看看,怎么高高低低的……”
操场里都是改革开放抡大锤的,水电工班场地放在了实习室里。
他们这里环境相对干净些,但技术含量更高,要求也更严格。
水电这东西动不动就能闹出人命来,所以钱进一早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