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这样一年一收的地方,九月份小麦、胡麻等都收完、晒完入仓了,地里剩下的就是苞米、棉花这些晚熟的。

王田力相对闲一些,接了梁母的电话就去镇上那家医院问了,他们这种小地方,镇上只有一家医院,相比十五年前,顶多是修缮得更好些,位置、大夫基本没变。

他找了同村的人,托着寻到医院里的熟人,才打听起十五年前的事。

“你是说78年过年的时候生了个丫头的知青?想看她当时住院的档案?”那熟人一听来意,拧眉反问,“好端端的打听这个干什么?”

“是当年在这里生娃的知青,想查查当时生娃的档案,具体因为啥事人家也没说,我也不好问。”王田力憨厚地笑笑,又道,“人家是京市的,现在都在中央当官呢,这不是工作忙,没法亲自来,就托我来问问。”

这熟人一听询问的人是知青,如今地位还不一般,心里暗自琢磨了下,没再多盘问,道:“按理说这病患档案都是保密的,没有特殊原因,不能和本人以外的人透露,而且十几年前的档案也不知道全不全,我只能带着你去找管档案的人问问,不保证能查到。”

“都行都行,您肯带我去问就很好了,哪敢要求那么多?再说,隔了这么久,找不找得到都是命,那知青也得讲道理嘛!”王田力躬身跟着,转身时笑着往这人手里塞了两盒好烟。

这熟人见他很上道,神情明显缓和了很多:“走吧,我们管档案的是刘大姐,她今年快五十岁了,一直在医院里上班,这地方再没人比她更熟的了!”

很快来到医院的档案室,得知王田力想查看78年春节孕产妇的病例,这刘大姐当即皱眉拒绝了:“我说小李,你也是医院的老同志了,不能随便调阅病人病例的规定,你难道不知道?”

“知道知道,这不是亲戚求上门了,给行个方便嘛!”小李赔笑道。

“那也不行!”刘大姐转头看向王田力,“我问你,你和要查病例的孕产妇什么关系?是她丈夫吗?”

“不是不是,这可不兴乱说!”王田力脸色一变,连连摆手否认。

“那你和人家非亲非故,你凭什么调人家的病例?”刘大姐见他这样,就知道是个老实人,面对老实人她神情稍微好了些。

“这必须得本人来查吗?”王田力拧着眉不死心地问。

“必须本人,带自己的证件来,还得说清楚调病例要干什么!”刘大姐给他强调。

“那……那算了吧,我给人家回话,看再怎么办吧!”王田力失望地站了会儿,本来都转身走出几步了,又返回来问,“那大姐,您能给看看78年正月初五那天,医院里出生了几个娃不?都是娃子还是丫头?”

这里的人方言把男孩叫娃子,只要是当地人都知道啥意思。

刘大姐看了他一会儿,见他满脸恳求,心软地叹了口气:“这个倒是能给你看看。”

她转身到一排排柜子那儿,很快找到了78年孕产妇的病例,这每年的档案都是从前往后按时间整理归档的,没翻几页就找到了正月初五那天的。

那个时候到医院生娃的很少,大多数人都是在家里生的,特别是乡下的产妇,若不是生产时遇到危险,根本不会来医院。

正月初五生娃的只有五个女人,生下的五个婴儿三男两女,刘大姐翻着发黄的档案,那是手写的一张纸,内容很简单,写了产妇名字、婴儿性别、出生时间,有没有疾病等基本情况。

“那天出生的有三个娃子、两个丫头,”刘大姐看着档案,顺口问,“这个余秀是你要调病例的那个知青?生了个丫头?”

王田力一愣,连忙点头:“对对,她当时填的地址是下河村不?要是下河村那就是了。”

“不是下河村,是中湾村,名字弄错了?”刘大姐蹙眉看过来。

王田力敲了敲脑袋:“嗨,我这记性,年多了我咋忘记那女知青叫啥名了,只知道她老汉叫梁向前,这回托我来问呢,我咋也没问问他婆姨叫啥名。”

刘大姐和小李对视一眼,都表达出:让这么个糊涂蛋来办事,那知青是不是没人可找了?

病历上其实有家属签字,刘大姐顺手一翻,第三张上的家属栏确实写着“梁向前”三个字,人写的字还很好看,那个年代能写一手好字,若说是知青就不奇怪了。

但不是本人不能调阅病例是规定,刘大姐就算翻到这一页了,也没有跟王田力说什么,更不会拿给他看。

“麻烦刘大姐、李哥了,我这就回去了。”王田力憨厚地笑笑,从口袋里抓出两把水果糖,给两人一人塞了一把就走,像是怕他们拒绝。

小李望着他跑远的身影,笑道:“这个憨子,啥也没办成还给什么东西!”

“你别是欺负老实人了吧?”刘大姐在旁边斜眼看他。

“哪能啊,都是亲戚,坑谁也不能坑亲戚啊!”

刘大姐怎么给他抱不平,出了医院的王田力是不知道了,他见天色还早,干脆骑了自行车往中湾村走。

他们这镇子拢共只有五个村,他属于下河村,中湾村在他们村的南边,中间隔着镇区,没有亲戚在那里的话,下河村人根本不会去隔着镇区的中湾村串门,所以他对那村子也不太了解。

王田力不算聪明人,今儿到医院虽然没调到档案,但简单的排除法他还是会的,梁家嫂子生丫头那天,这医院就接生了两个丫头,而梁家嫂子是叫郑琼,那医院的刘大姐刚说的余秀不就是另一个生了丫头的人?

他还从刘大姐那儿知道了这个余秀是中湾村的,现在只要去中湾村打听打听,应该就知道是哪家了。

可到中湾村一问,他们村居然有三个余秀,王田力刚开始都蒙了,好在热心的婶子们很快告诉他,一个余秀六十多了,一个三十多,还有个十来岁,这般就排除了那个最小的。

再一问另外两个余秀的子女情况,得知六十多的余秀养了五个儿子,因为儿子多,他家在村里是有名的横行霸道的主儿,每次浇水没人能抢过他家。

这般又排除了年纪最大的这个。

只剩下那个三十多岁的余秀,可提到她,这些婶子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