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国都,天启城
皇帝陛下景弘一如既往地在御书房中办公。
最近多道闹灾,户部尚书程老大人带着本部官员忙着在各处赈灾,前线又一直催促军粮,太多政务需要景弘亲自定夺,这位皇帝满脸愁容,一封封奏折堆满了龙案。
过了良久,皇帝才放下手中朱毫,揉着发酸的眼眶问道:
“东境有军报传来吗?”
侍奉一旁的吕方老太监轻声道:
“还没有,兵部那边一直在盯着,有军情会第一时间送进宫。”
“唉,还没有消息。”
景弘叹了口气:
“算算时间,前线军中的粮草应该已经消耗殆尽。阆东道岭东道两地打了快一年的仗,百姓家中哪还有余粮?就地筹措军粮也是九牛一毛,远不够大军之需。
若是无粮,东境战事接下来如何发展可就说不准了啊。”
景弘那叫一个愁啊,本来陇西边军参战之后局势一片大好,如果因为军粮短缺导致平叛战事功亏一篑,那也太可惜了。
吕方努了努嘴:
“陛下放宽心,洛将军用兵如神,两位皇子也一心为国分忧,前线将士众志成城,替天行道。
此战我们一定能赢!”
“但愿吧。”
景弘喃喃道:
“告诉户部,筹粮一事不要停,不管筹到多少粮草都要立刻送往东境,咱们能出一分力就出一分力。”
“明白,老奴每天都会派人去催。”
“陛下,陛下!”
这边刚说完,大殿门口就传来一阵急呼,兵部尚书严承弼步履匆匆的走了进来,扑通一声往地上一跪:
“陛下,老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陛下洪福齐天,我大乾江山永固!”
或许是因为太激动,严大人头上的官帽都磕到了地上,手忙脚乱,突如其来的道喜让景弘蒙了,眼眶瞪大:
“是不是东境有战报传来?打胜仗了?”
“陛下圣明!”
严承弼将一道奏折高高举过头顶:
“东境捷报,我军于风啸川、赤壤原一线引诱敌军出战,陇西各部联手左右威卫围歼叛军主力!
两道十余万叛军全军覆没,贼首南宫烈、崔承肃尽数战死,大捷!”
别看严承弼平日里老态龙钟,现在却精神抖擞,苍老的嗓音回荡在大殿内久久不绝。
“你说什么?南宫烈**?”
景弘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满脸的不可置信:
“消息准确吗?”
“千真万确,如此大事微臣岂敢信口胡言。”
严承弼赶忙说道:
“军报中说,南宫烈的人头是洛将军亲手砍下来的,确凿无疑,反贼尸体正在运回京城!”
景弘精神大振,疾步下殿,抢也似的拿起奏折来回翻看,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却而代之的是一抹笑意:
“引蛇出洞,哈哈,好好好!
洛将军果然用兵如神啊,一战就尽灭东境主力,还砍下了两位贼首的人头,甚好!”
“南宫烈,你这个老东西,总算是**!”
景弘握着军报,眼中闪过一抹寒意,这些年南宫烈坐镇京城,南宫渊待在东境掌权,可没少在朝堂上逼迫皇族为自家谋利,有时候连他的话都敢违抗。
实在可恶!
吕方很合时宜的在一旁补充道:
“两位贼首伏诛、叛军主力覆没,想必要不了多久东境战事就能结束。
陛下,果然是大喜啊!”
“哈哈哈!严大人说得对,我大乾江山永固!”
久违的笑声回荡在御书房内,景弘来回踱步,然后一挥龙袍:
“传令,让前线抓紧时间收复东境失地,抓捕余孽南宫渊、南宫牧,再让户部拨款,送往前线犒赏三军!”
“哈哈哈!”
严承弼与吕方都跪了下来,朗声齐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大军入城!”
“咚咚咚!”
阆中城四门大开,一面面南宫大旗从城头无力坠落,任由陇西战马践踏,取而代之是迎风飘扬的玄色洛字旗。
城内百姓战战兢兢的跪伏在地,迎接陇西边军入城,同时目光中带着些许好奇。南宫家坐镇东境百年,还是头一次有别处军伍进入阆中城,即使是当初的武成梁路过阆州,大军也是驻扎在城外。
甲胄鲜明、旌旗蔽野,如此军威让百姓惊讶;
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如此军规更是让满城百姓松了口气。
洛羽驻足城头,凭墙而望:
“没想到啊,南宫渊竟然弃守了阆中城,咱们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南宫家的老巢。”
大军在风啸川休整半月之后便向阆州各城进发,原以为南宫渊会将所有兵力集中在阆中城做最后一搏,没想到游**手发现南宫家已经尽数撤往了东河郡,阆中城空无一兵一卒。
阆东道首府就这么轻松收复,总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萧少游面带微笑:
“家族精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