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座。”
一个没穿官服的年轻男子搬来一张靠椅,放好做了个‘请’的手势后,迅速退到角落里。
“谢大人。”
秦高瞻坐了三分之一,心里忍不住判断这个看上去并非小吏男子的身份。
不是普通的仆从,更像是经过特殊训练的随从,能留在这县令办公之所,算是亲信。
看来县令的出身不一般。
“此次牛瘟,既是你第一个警觉,也是你提供了防疫之法,本官先代岑县百姓谢过你。”
“学生惶恐,”秦高瞻连忙站起来作揖,“不过是拾人牙慧,实在当不起。”
又似有些不好意思。
“学生家中也种田,素日里依靠县衙发下的耕牛,是以发现病牛时格外紧张。幸亏村长和里正重视,大人心系百姓,才能控制局面。”
“不必自谦,亦不必多礼。”
秦高瞻顺势坐回去,一副很乖巧的模样,仿佛没注意县令的打量。
宁鸿飞收回打量的目光,淡淡道,“听闻你六岁启蒙,十一岁因家中变故退学。不过耕作之余亦读书,将来可打算回到学堂?”
“不瞒大人,学生确有此意。”
他简单表示之前家中弟弟妹妹年纪太小,又表示家中田地不可荒废,得不了多少空闲读书。
当然,他与县令皆心知肚明,他是没钱读书。
只要有钱,就可以雇人种田和照顾弟妹,以及交束脩。
因为没钱,赋税不低,他甚至不敢将田地租出去。毕竟那意味着一亩田的收成要分成三份,缴了税,租户留了粮,给他们家的租子根本养不活四个人,更别说读书了。
可他不能直接说他们家穷。他们家过去几年过得艰难,往小了说,是因爹娘感染疫病去世,一下子少了两个顶梁柱。往大了说,前任县令处理时疫的手段有问题,永康帝在多年前增加赋税的举措有问题。
县令话题跳得很快。
“既然一直在读书,那你以‘春’为题作首诗,再以饲养牲畜为题写篇策。”
那位亲随麻利的搬来一张小桌,拿了些笔墨纸砚。
秦高瞻:“……”
他只得研墨的同时打腹稿,这期间,他还能听到县令批阅公文时发出的窸窣声。
尽管猜到县令会考校学问,可一上来又是作诗又是写策的,也太考验他了。在这之前,他根本没写过诗。
不过,县令居然不考他四书五经,是默认他会这些,还是不太看重呢?
摸清楚县令的喜好对他来年参加童试有好处。童试第一场县试便是县令出题。
打好腹稿后,他先写策。
县令给的题目太空泛,他又是个喜欢着眼于细节的人。根据目前已知情报,这位宁县令应该是个务实的人,他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写,应该没太大问题。
于是他自由发挥。从养牛扩散到养猪,再扩散到养鸡鸭。牛是发展农业不可缺少的帮手,而猪和鸡鸭等是经济来源。
说白了,重点是如同通过饲养牲畜提高百姓的生活条件。光写怎么防疫没用,还要结合实际给出更加具体的建议。
考虑到目前百姓们侧重养鸡,他也将重点放在这方面。
首先是确定定位,小户养殖一般都是肉和鸡蛋兼顾。大户养殖可以考虑只选择一个方向,销售肉鸡还是鸡蛋,再根据侧重点挑选鸡的种类,不断择优杂交培育生长周期短、抗病能力强和适应性强的鸡。
考虑到耕地的重要性,大户养殖可以选在低矮林地。在荒地建立养殖场也可,只是成本更高。
也写了如何养鸭,岑县河流湖泊多,有养殖鸭的地利。每年收获翻地时,可以将鸡鸭放到耕地里处理虫卵。既减少了来年的病虫害,也给鸡鸭补充了营养。
写了不少养殖重点,又写了难点和各种风险。
现代有不少对应药物,一场禽流感都可能让养殖户血本无归,更别说是古代。因此大范围养殖一定要慎重,如果可以找大夫专门研究相关疾病药方,那就更好了。
人的症状千变万化,相对来说,牲畜的少一些。也许有些略懂医药治病的人改行当兽医,能带来不一样的收获。
洋洋洒洒写了一堆,秦高瞻脑子清明了,反而觉得实施可能性不高。县令想不到这一点?他到底要考察什么?
想不出所以然,他只能开始作诗。
原身作过诗,他也翻到相关记忆。帮助并不大,他想到的几首诗都特别干巴。反而清明夜晚因大雨辗转反侧时,他有一点灵感。
干巴的歌颂之诗,还是借雨抒发忧田之情?
听到亲随给县令换茶的声音,他一个激灵,后知后觉时间的流逝,抓住脑海里那丝灵感挥笔而成。
“大人,学生已写完。”
得了吩咐的亲随当即将几张纸拿过去。
宁鸿飞认真看了一遍,忽然问,“你挖药一日可得多少?”
话题跳得也太快了吧?秦高瞻以为县令会点评几句,这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正式作诗写文呢。
“日均一百余文。”
“一月约莫三两?”宁鸿飞拿指节轻敲桌面。
思索了会,他问,“此次你立功,本官应布告表扬。一来,这是你切实的功绩,二来,读书人养蓄名望颇有益处。只是你离开学堂已有三年,本领尚浅……”
懂了,秦高瞻默默的想,他的文章且不说实用性,至少文采不合格,得了一个‘本领尚浅’的评价。
“此刻宣扬,于你益处不大,众人过耳便忘。”
“学生愚钝,还请大人指点。”
“等你中了秀才,本官再择一时机布告表扬,”宁鸿飞注视着少年清秀的脸庞,“不过也许你中不了秀才,如何选?”
秦高瞻其实挺惊讶,这位县令未免考虑太周到,似乎较为欣赏他。
他没多犹豫,“学生以为,顺其自然便可,无需特地布告。”
桌案后的县令沉默几息,“好一个顺其自然,那便如此,宁平。”
名叫宁平的亲随不知从哪拿出一个托盘,送到秦高瞻跟前。
“此次你防疫有功,赏银二十两,书和笔墨纸砚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