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粱知远下放至通县,只是为了更好的查询“妖书”案,可随着申夫子溘然长逝,线索已然了断。
如今唯一的养女身在临京,甚至“安置”于隔壁,虽说开了书铺,没有刊刻资格,但既然皇帝已询问了进展,想来事情很快便会有起色。
粱知远苦恼过,为何陛下明明如此重视十三年前的“妖书”一案,却看上去一副并不着急知晓全貌的样子,难道是时机尚未成熟?还是陛下另有度量?
自古天子之心难测,做臣子的虽奉旨行事,可粱知远却偏生的与一般的臣子不同,就像通县案,倘若不是他伸手,这去通县的还不知是哪路牛鬼蛇神,随后案子最大可能不了了之。
圣旨由内阁送到粱知远手里,粱知远恭敬地翻阅,陛下这是要让他连夜赶往淮州,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文伯依旧盘坐于塌上,与粱知远一同揣摩圣心,粱知远又将圣旨于桐油灯下一瞧,瞬时将陛下的心思参了个明白。
“通县那把火一烧,可算是烧着了朝廷的痛处,肃北频频骚扰边境,陛下年事已高,肃北既然能将手伸到南朝科举上,说明战事亦箭在弦上。”
“可倘若要真刀实枪地打仗,南朝最大的问题便是国库空虚,陛下此番让我去淮州查铁矿,实则是为了清查国之蠹虫,为国库增收,为军备打底,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铁矿侵吞由来已久,其中牵扯不少朝廷重臣,以及既得利益的各地大族。
文伯拿过圣旨,漠然地望了望朱红御笔记,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陛下这是要逼你做孤臣。”
人人皆知,纠察国之蠹虫,便是与权贵相背,与各地大族为敌,粱知远若只想当一名干臣,那便脚踏实地地为陛下分忧,做陛下的刀剑,可他偏生胸中藏匿一番不见底的深渊。
文伯忍不住恼了一句,“机关算尽,这法子就是当年对付你父亲的法子,如今又轮着用你身上了。”
从前皇帝用梁父,让他成为自己手底下最锋利的一把剑,执掌三军为国连连征战,一边他需要梁光剑为南朝戍边御敌,一边却又害怕他拥兵自重,占据一方。
皇帝为了削弱自己的担忧,竟让梁光剑担任都督佥事,清查卫所屯田,肃清军中纪律,为此梁光剑得罪了军中几乎所有的干将。
他们亦对梁光剑从此添了嫌隙,不再如往常一般,可正当皇帝需要他梁光剑上阵杀敌时,他又不得不倚仗这帮军中要将。
如此,梁光剑吃了多少暗亏,背负了多少难以言说的苦楚,恐怕没人能感同身受,包括粱知远。
粱知远神色未变,捏着这道圣旨在房内缓步度步思量,幽暗不明的目光从清朗俊逸的眼眶中冒出,就连文伯此时亦不知他思所如何。
半晌,屋内响起了磁性嗓音,“我有法子既能帮着陛下充盈国库,亦不会与朝臣对立。”
粱知远不日便去了淮州。
他去淮州需两月,皇帝着手与肃北周旋,眼下南朝国库欠实,后勤等难以维持久战,久战不可,那就闪电速战。
南朝尚有军中“诸葛”,有当事诸葛亮之称的杜国公受命前往通县边境,唱一出假面实弹的戏码,一面放出南朝爆发缺粮危机,一面悄悄将军中枪柄调往此处。
如此设下连环陷阱,趁着肃北掉以轻心,纠集重兵,欲趁机一举拿下南朝之际,来个“包饺子剁馅儿”,狠狠地剜一剜肃北的肥肉。
适逢六月,皇帝寿辰在即,肃北阿木尔汗等欲前往南朝祝寿,皇帝与大臣商议两国和谈相关事宜。
还令礼部尚书裴冬凌将今年“书集园游会”在明府亦设一处,一来可以圆了皇帝不至于错过集会的雅兴,二来亦想在肃北可汗面前一展我南朝丰盛的文化盛况。
实际上,这并非南朝与肃北的第一次和谈,按照按照惯例依旧将和谈地点定在明府行宫,而明府距离临京二百里。
老迈的皇帝想起自己曾少年意气、挥斥方遒,南征北战,引来数国来朝的丰功伟绩。
况且,不知为何近来频频被噩梦惊醒,一时兴起,打算将自己的寿诞挪去明府行宫举办,顺便给自己洗洗肺,清清脑。
皇帝要出行,朝中各路人马蠢蠢欲动,何人待定京中?何人随驾前往?于皇家而言,都极有讲究。
太子向来有监国的经验,太子一党趁机上书皇帝,恳求将太子放出来,让他留守临京,将功折罪,守好大后方,让陛下安心前往明府。
往常太子这边一有动静,陈王那边势必紧随其后,可这一次他却没有。
原来,错失扳倒太子的大好时机,陈王便收心,暗自寻来心腹幕僚,商议陛下此番动作深意何为。
“陛下之所以将寿诞安排在别处,无非就是给太子监国寻找机会,如此一来,太子便可借助此次监国,一笔勾销掉之前的错误,然后继续成为陛下的最佳人选。”
陈王语气平静,并不似从前那般恼怒无常,大理寺卿随即问道,“难不成此次殿下是要顺了太子意?”
陈王单手负在背后,目光炯炯地盯着南朝地形图,看着满目山川河流、飞禽走兽以及城池人口,陈王脸沉了下去。
“这两月来,我日日心焦难眠,可偏生舅舅劝我要沉住气,不可意气用事。”
一旁的幕僚忧心道,“喻阁老应该自有盘算,殿下切莫轻举妄动,再度思量。”
这些道理、这些话,他陈王听得比南朝河流水系都多,他从案几旁绕至窗棂,语气充满怒意。
“你们看见的,陛下不知道哪一日就,本王年年忍辱负重、日日忖度思量,结果呢?本王这次想要自己做一回主。”
众幕僚集体担忧道,“殿下三思而后行啊!”
大理寺卿见这一次死活劝不住陈王,越出躬身,“那殿下打算怎么做?”
陈王转眸看向众幕僚,凌厉的眼神透出一股狠辣与志在必得,冷声道,“陛下出行,便是太子死无葬身之地的最好时机!”
今年要在明府新增书集园游会的消息,第一时间传遍了临京,柳摇金带着第一手消息很快便出现在了“七雅书铺”门口,共同商议接下来该如何抓住此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书韫,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