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二十二章
林家老大喊的一嗓子,像是热水滴进了油锅,沸反盈天。
“村长,这是谁寄来的信啊?”
“村长,是不是有啥好事儿?”
“是啊,村长恁家还有外来信啊?”
乡里乡亲的生活了几十年,谁家什么条件一清二楚。
晒谷场上的社员七嘴八舌议论,或端碗站着,或蹲在阴凉处,或坐在石头上,社员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村长身上。
林振兴在听到儿子的喊话后,从桌子前站起,身体紧绷,手指微微颤抖。
林家不会有外来信,他们没有亲戚去外地。
收到远方的来信只有一种情况……
林振兴面上难以演绎的激动,一定是林夏那丫头寄来的,不会有错。
只有她去了外地,不会再有其他人的。
粗糙土黄色的信封握在手上,林振兴久久不能平复澎湃的心情,就连分发书信都是让他家老大和会计一起看顾的。
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他扬了扬手中的信封朝家走去。
他要回家再看,把喜悦分给老婆子,让她也不要担心了。
“老头子,你快把信拆开。”赵桂香手指捅捅自家男人的腰,催促道。
“我也想。”林振兴放下信,一脸无奈:“可双手不听使唤,抖个不停。”
他迫不及待想要看信上的内容,又担心看到什么不好的消息。
那么勤劳懂得感恩又漂亮的丫头,绝对不能出了一个火坑又跳进另外一个火坑。
真要是那样的话,他以后还有什么脸面见林夏。
赵桂香和老伴携手走过三十载风风雨雨,枕边人心里想的什么怎么会不知道。
她也怕,但是再差也不会比留下差。
更何况,陈挺他们都见过,又有部队的教育,林夏在家属院的日子,只要想开点儿不会很差。
“咱们不是也托人打听了,陈挺家里父母开明,在邻里之间风评很好,这样好的家庭,教出来的孩子会差到哪儿去呢。”赵桂香擦擦眼角的泪,劝慰道。
说是一方面,做又是另外一方面。
让她来拆信,她也害怕。
嫁人是一辈子的大事,她怕出现什么意外。
林振兴在老伴的宽慰中拆开信,露出里边浅黄色红边的信纸。
老伴不认识字,他逐字逐句念出声来。
赵桂香眼泪哗哗落下,哽咽道:“好好好,过得好就行。”
她哭泣的声音不成调子:“就是这——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给咱们———寄什么钱和东西。”
赵桂香趴在老伴肩膀上,泪水湿染了大片衣衫。
信里写林夏和陈挺领证结婚了,新婚第二天给他们写的信,信中一切文字由陈挺代笔,马上林夏就要去扫盲班学习了,识字后会亲自写信寄回来。
信中还写家属院里边他们添置了三转一响,要请家属院的嫂子们吃饭,还认识了对她很是友好热情的邻居。
最后边写了要给他们寄钱,已经去银行汇款了,交代两人收到银行通知后,抓紧时间拿上介绍信去银行领取。
并且寄了江州土特产回来,邮电局的包裹走的慢,要他们注意汇款和包裹的时间。
林振兴拍拍老伴的肩膀,有心安慰两句,可喉咙的酸楚让他张张嘴,怎么都无法发出声音。
眼泪滴落在信封上,遒劲有力的字迹洇湿晕染成一片,林振兴迅速移开信纸,心疼地在胸前擦拭。
“这孩子……怎么那么倔强呢。”林振兴长叹一口气。
哪有做长辈的要小辈的钱,但凡是个亲人都不能心安理得收下这个钱。
他同样是如此。
林振兴只想林夏过得好。
大家日子过得都不容易,一分钱都想掰成两瓣花,他要孩子这个钱做啥。
小两口才刚结婚,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还给他汇这个钱干啥。
这是林夏和陈挺寄出的第一封信。
第二封信是寄给王大妈的。
信里的内容和写给村长的大差不差,同样汇了款寄了土特产。
第三封信是寄给陈家的,告诉他们已经领完证要办酒席。
“你看看,怎么跟你净是生出一群木头疙瘩来。”陈母喝口水,甩甩信纸,右手指着陈父的脑袋责备。
才给妻子倒完水的陈父:哦豁———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过河就拆桥。
陈父只敢在心里默默吐槽,一句话都不敢说出来。
他念着妻子看信辛苦,给她倒杯温热水,润润嗓子。
结果人喝完水就开始骂他。
刚才还好好的,转眼就变样。
他想不明白,真的想不明白。
“说了那么多,怎么就不知道拍张照片,倒是和自己媳妇儿拍一张照片啊。”陈母看向陈父指指点点,一阵输出:“你自己瞅瞅,也知道给媳妇儿买衣服,三转一响也知道买,结婚证没忘记领,怎么照片不知道拍。”
陈母双手叉腰:“我这么伶俐一个人,怎么会生出来这么蠢笨的榆木疙瘩,还不是因为你,因为你才生出来的榆木疙瘩。”
“咱家又不是没钱,存折都让他带走了,怎么拍照钱忘记了。”
陈母也就是见人家拍过照片,自己也没有拍过。
但是这并不妨碍她指责儿子和丈夫。
她想林夏之前日子过得苦,嫁到自家来,又不是没有条件,有条件当然怎么好怎么说过。
拍照那玩意儿她不懂,但是大家都说好,那就肯定好,新婚小夫妻拍照准没错。
拍好照片还能给她寄回来看看,她要拿着照片告诉全村,她儿子娶了个特别漂亮的姑娘。
陈父大气不敢喘一下,顺着妻子说:“等会儿回信就让他们拍,多拍几张。”
“还有,”陈母指着信纸上的某一处给陈父看,“你看看他还说以后每月给咱寄十五块钱,夏夏提出来的,他也不知道拦一拦。”
“现在他一个月也才六十几块钱的工资,往后每月还给咱汇十五块钱。我就知道夏夏心如其面,是个顶顶好的姑娘,千山万里之外,还不忘记咱们,惦记着家里,姑娘是个好姑娘。”
“可儿子怎么那么不上道,咱俩能花多少钱,给个五块八块就够了,平时又不花啥钱。再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