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虽然不能算正经住房面积,”党建国绕着砖柱走了一圈,满意地拍了拍结实的砖面,“但放点杂物、堆个蜂窝煤、甚至支个小板凳纳凉,那是绰绰有余了!
“账嘛,得算在明处,这点便宜,不占白不占,占了也白占!”
由于二层层高有限,采光成了问题。党建国在窗户上动足了脑筋:
东屋:
北墙开了扇大窗,引入主要光线;
东墙也不浪费,开了个稍小的窗。
这样,清晨的阳光便能斜斜地探进来,照亮半个房间。
站在东窗边,能清晰地俯瞰东面院子里的风景。
中屋:
最为“朴素”,只在北墙上开了一扇窗,光线稍暗,但也足够日常起居。
西屋:
西墙和北墙各开一窗。
此刻,他正站在西窗边,目光穿过不算远的距离,中院的大部分景象尽收眼底。
何雨柱(傻柱)家那永远不太干净的门帘、贾家窗户上糊着的旧报纸、王家门口堆着的几棵蔫吧白菜,都清晰可见。
至于南墙?党建国思虑再三,最终还是放弃了开窗的念头。
一来南墙紧邻公共过道,私密性太差;二来冬天风灌进来也够受。
只在每扇门上方,留了不到二十公分高的窄条“门上窗”,权当透气和引入一丝微光。
实用主义,再次战胜了**。
屋顶上,几个两米半高的粗壮水泥柱已经浇筑完毕,直指天空,那是为将来可能加盖的阁楼或隔热层预留的“筋骨”。
柱子周围,建筑师傅带人砌起了半米高的砖混护栏围墙,算是基本的安全保障。
“天儿是眼见着冷了,”党建国搓了搓手,哈出一口白气,看着暂时停工的屋顶,“再往上盖,水泥砂浆怕是要冻上了,质量难保。
“嗯……安全第一,质量为本嘛!
“至于……”他目光扫过略显简陋的屋顶和未完成的柱子,声音微不可闻地嘟囔了一句,“钱嘛……咳,那都是小事儿,来年开春再说!”
打死也不会承认停工的最大原因是金库暂时被掏空了,需要回血!
时间悄然滑入十一月中旬。
与这场小楼收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项工程的圆满落幕——由
民工处出资、东城区街道办出地出力联合兴建的“工农新村”宿舍楼,在一片喧天的锣鼓声中正式竣工交付!
作为合作方代表和上级主管部门,刘飞一身笔挺的中山装,精神抖擞地陪同着满面红光的东城区领导,出席了隆重的验收剪彩仪式。
彩旗招展,人声鼎沸,这无疑是当下困难时期难得的一抹亮色和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刘飞在致辞中高度赞扬了工农团结协作的精神,赢得了阵阵掌声。
然而,明眼人都知道,这栋楼里,真正属于民工处职工的名额,恐怕……
此刻的党建国,并没有出现在热闹的剪彩现场。
他正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民工处种植基地略显泥泞的土地上,
一头钻进了新搭建好的、散发着泥土和稻草混合气息的蘑菇大棚里。
棚内温暖潮湿,光线柔和。
技术员老赵正小心翼翼地掀开覆盖着培养基质的草帘子。
“领导,您看!”老赵指着草帘下密密麻麻、如同白色小伞般冒出来的平菇,声音带着激动,“这头一茬,长得可真不赖!按咱们这小范围精管的测算,折算成亩产,能到三千五百斤上下!”
党建国蹲下身,仔细查看菇体的厚实程度和菌盖的色泽,又用手指轻轻按了按培养基的湿度,脸上露出了近期少有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好!老赵,你们辛苦了!(先肯定)
三千五……虽然比不上后世那些高科技菌种,但在眼下,这产量绝对算得上高产了!
“等咱们扩大面积,管理上可能稍微粗放点,但稳住三千三百斤一茬,我看问题不大!
“这可是实打实的菜啊,能顶大用!”
喜悦之余,一丝了然的平静也浮上心头。
他直起身,目光仿佛穿透了低矮的塑料棚顶,投向四九城的方向:
“城里那栋新楼……热闹是他们的。”
“民工处能分到几间?部里又能留下多少?
“怕是街道办、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