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发展
高大宝还带回了一封朱钰的亲笔信,信中除了问候众人,说了说自己到了南方的见闻外,重点提及了高娇娇和杜衡。
对高娇娇,朱钰的安排是让她同边军多接触,必要时,可以主动承担一些帮助运送物资的差事。
这样或许能让石楼堡成为一个关键的中转点,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村堡,是好是坏跟其他势力毫无关联。
对杜衡,朱钰只有几句提醒,但字字珠玑。
因暴民作乱,豫州和周边州府的衙门需要重建。
朝廷很可能会加开恩科,这是杜衡的大好机会,让他千万别错过。
杜衡听到这话,大喜过望。
朝廷这次加开恩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选拔官员填补豫州府官员的空缺,所以考察的重点就会偏向策论。
这对他这种偏重实务,不擅长花团锦簇做文章的学子来说,确实是天赐良机。
更重要的是,如果他能顺利通过院试,或许有机会直接去参加乡试,然后会试殿试,一路考下去,直接获取功名。
不用再苦等三年,更不用担心万一内乱,会不会翻天覆地朝堂大乱,暂停科考。
但是想要一口气通关,以他眼下的实力怕是很困难。
他必须抓紧时间,日夜苦读,不能错过这天赐良机。
过了年他就十七了,而嫂嫂也十八岁了,留给他的时间十分有限。
有了新的目标,高娇娇和杜衡都忙碌了起来。
没有外敌侵扰,又得到了丰厚的战利品,石楼堡的生活很快就恢复了以往的安稳。
杜衡除了去书院探望过一次,就没再出过门,把自己关在屋里日夜苦读,连吃饭睡觉都尽可能的缩短。
看的杜映梅眉头紧皱,担心二哥这样下去身子吃不消。
高娇娇也觉得这样不太好,便拉着杜衡每天早起跟他们打拳站桩,还让他跟着高二宝他们跑山骑马。
现在石楼堡有战马一百匹,专门圈了个地方建了马场,盖了马厩安排了马夫,负责养马以及培育良驹。
所有巡逻队和预备队的人都要学会骑马射箭,其他人要是想学也可以。
高娇娇希望人人都会骑马,这样不仅办事更方便,还能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跑的快一点。
乱世之中,保命的技能多学一点总归不是坏事。
除了每天跟着大家一起练功,高娇娇剩下的时间都在外面跑。
带着高三壮和杜映梅等人,组建了一支商队,先后拜访了附近的几个关隘的守将,又去了万平县、多容县,还跟凌家镖局的人见了个面。
凌十三跟着书院的人回到了并州府,住进了府学,却更加读不进去书,天天嚷着想要去找杜衡。
凌父凌母拗不过他,只得把他送了过来。
因着这个,凌家觉得麻烦了高家,在跟高娇娇达成合作时,非常大方的让出了一成利。
高娇娇很高兴,杜映梅就不那么高兴了,她觉得看在这一成利的面子上,以后得让着点凌十三。
可凌十三那人实在讨人厌,一个大男人是个碎嘴子也就算了,还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
不是招猫逗狗,就是上山下河,天天没个正形,既不想读书,也不想练武,她都担心他会影响二哥读书。
迫于无奈还得让着他,真是令人不爽。
这点小儿女之间的不快,高娇娇完全不理会,只要他们不打到她跟前,她就只当没看见。
她现在满脑子就是赚钱,趁着过年赚笔大的!
暴雪虽然停了,但天依然很冷,积雪没有融化,反倒反复上冻后冻的硬邦邦。
逃荒路上用到的雪橇车又重新派上了用场,村里的集市因为天太冷没人来了,但他们可以把东西运到千家万户,只要肯出钱,他们有的是人可以送货上门。
于是,村里的作坊又重新忙碌了起来。
姚春香还带人在废弃窑洞里发豆芽种韭菜,还从山里挖了些带着菌丝的腐烂木头,要试着看看能不能把木耳和蘑菇也种出来。
对此,高娇娇举双手双脚支持,这事儿要是能成,肯定能赚大钱。
离得近的地方能送货上门,离得远的地方照样能。
高娇娇跟凌家镖局达成合作后,每隔十天就会跟着他们镖局走一趟货。
从吃的米面,到磨坊榨的芝麻花生菜籽油,豆腐坊做的豆腐豆干豆皮,到绣坊绣的头花、发带,甚至女子的月经带、肚兜、绣花鞋,还有各色皮**,各种药品,日用杂货.......
高娇娇就跟个移动的杂货铺一样,拖着几大车货到处跑,到处跑着卖。
随着她一趟趟地跑,原本苦寒的边关冬天的日子变得好过了起来。
不再整天吃干菜咸菜,也吃上了脆嫩的豆芽,新鲜的韭菜,甚至还有嫩滑可口的豆腐脑,还热乎乎的大肉包子。
寄给家里的也不只有报平安的书信,和随信送回的军饷,还有好看的头花,精致的绣花鞋,专门给老娘治老寒腿的药膏.......
高铁峰都忍不住打趣高娇娇,
“你再多来几趟,我们这些年攒下的军饷都要被你给掏空了。”
高娇娇下巴一抬,笑着怼回去,
“我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比城里铺子里卖的还便宜,你们从我手里买,难道不比自己进城去买划算?
再说,我可不是光卖货,我还帮着你们运粮食运棉服被褥呢。
省的你们大张旗鼓去拉回来,费人费力不说,还容易招来宵小之徒惦记。”
高铁峰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