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缩在梳妆盒里打盹的柳环痕:“……”

“你带我去干嘛呀。”她化成人形在轿子里抱怨,“你妈要打你,也不会卖我面子。”

赵妙元道:“你那点面子有什么用?我是叫你来望风的,如果她看上去要揍我,你就立刻卷着我逃走。”

“……”柳环痕无语地说,“你不是一向胆大包天么,怎么这么害怕她?”

那当然了,童年阴影啊。

见她不说话,柳环痕瞥她一眼:“就不能不送?她对你又不好。”

赵妙元不由叹了口气:“她好的时候还是很好的。”

说到底,还是自己那好大喜功的爹做的孽。

真宗年轻时干了许多件遗臭万年的事,最臭名昭著的就属“封禅泰山”。

帝王封禅,是中国古代最高规格的祭拜仪式,而泰山又是五岳之首,承载了绝无仅有的崇高意象。如果在泰山封禅,需要达成几千年来所有皇帝默认的三条共识:一、更朝换代国家统一;二、政绩卓著、国富民强;三、祥瑞出现。

在他之前,从中华民族自黄河、长江诞生算起,也仅仅只有四位皇帝在泰山封禅——

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和唐玄宗。

这四位,哪一个拉出来不是惊天动地的存在,而真宗为了洗刷城下、澶渊之盟的耻辱,强行耗费数年、劳民伤财地举办泰山封禅仪式,还因为至少要契合一条共识,搞出了天降祥符的“天书运动”,简直是任性妄为、贻笑大方。

赵妙元记忆中,自从他成为第五位泰山封禅的君主后,上下五千年,都再也没有一个皇帝想要这个名头。等到朱元璋当皇帝时,甚至彻底取消了泰山封号。

耻与之为伍也。

更有甚者,正是因为天书运动和泰山封禅太过消耗国力,真宗这个弱智便打算从女人和自己后院开刀,颁布了“销金禁令”。

销金,是一种将金子融合进衣物中,让布料闪闪发光的工艺,确实比较奢靡。但当时“销金禁令”只是试行,并未严行禁止,而这种工艺早就已经在世家贵族中广泛普及了。

这就导致本来不屑于争宠的杜贵妃,难得想要打扮打扮、在丈夫封禅回宫那天着华服迎接他时,被真宗看到她穿了销金工艺的衣裳。

杜氏是不受宠的,能得到贵妃位分,纯粹因为她乃前太后的侄女。这便是真宗去泰山的队伍里有刘娥、有淑妃,唯独没带上她的原因。可能也正因为如此,她自觉面子挂不住,才意图靠美貌争宠一次。谁知正好撞在枪口上,让真宗拿她开了刀,直接扔进道观里,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她遭难之后,众人无不警醒,这销金禁令才得以大范围推广。

回忆之间,轿子已经来到洞真观山门口。

因为是皇家宫观,不靠香火供奉,里头又住着些贵女,所以洞真观平日里并不开门。赵妙元下了轿,扣了扣山门的门环:“有人吗?”

很快,一个圆脸小道士便将门拉开了一条缝:“什么事?”

“我来找我娘,麻烦小道长帮忙通传一声。”赵妙元笑眯眯道。

那道士一愣:“你娘?”

“对呀。”赵妙元说,“你是新来的吧?我叫赵妙元。”

好歹出生在这个道观里,赵妙元还是认识很多老人的,名头也算响当当。那小道士一听,吓了一跳:“你……你是长公主殿下?”

往外瞄了一眼长长的仪仗和一箱箱沉甸甸的物什,连忙道:“我立刻通禀!”

提起衣摆狂奔而去。

赵妙元指挥仆从将箱子全都抬上来,还未过半盏茶的时间,却见那小道士又慢慢走了回来,到了近前,脸上露出欲言又止的神色。

“怎么了?”赵妙元疑惑问她。

小道士“呃”了一声,对她道:“不好意思,琼真师兄有事,暂不方便见客……”

赵妙元一愣,旁边的柳环痕说:“什么见客,这是她亲女儿!你说清楚了没有?”

“说清楚了呀!”小道士睁大眼睛,颇感冤枉地嘟囔,“她还让你们滚呢,我好心才没讲出来……”

赵妙元与柳环痕对视一眼,朝那道士笑道:“师弟,你看我来都来了,还提着这么多东西,能不能通融一下?”

小道士为难地说:“不行呀,观里的规矩就是……诶你们干嘛??”

柳环痕牢牢把她摁在墙上,身后,赵妙元带着队伍鱼贯而入,路过时还不忘撸了一把小姑娘脑袋,打哈哈道:“没事啊放心,我跟你们观主老相识了,到时候说一声,奖励你好吃的!”

也不管小道士急得直蹦,指挥众人朝观内西南角走去。她了解她亲娘,就算今天洞真宫彻底焚毁,这倔脾气的女人也是不愿挪窝的。

到了记忆中的偏房,果然与旧时模样大差不差,赵妙元让众人在外面稍等,自己熟练跨进院落,敲响房门。

“娘!娘?孩儿回来了。”她扬声朝里面喊。

没人说话。

赵妙元其实也不怎么想和杜氏交流,见此情景,直接吩咐道:“将礼箱搬进院来,而后我们便出去吧。”

仆从们应了一声,正要动手,突然听到房内一道冷厉的女声:“把你的腌臜东西给我扔出去!”

众人一惊,皆回头看那厢房。赵妙元哑然半晌,走过去道:“娘,你在里面干嘛不让我进来?”

“不让你进来,你不是也进来了?”

房内女人嗓音低且凉,说起话来好像一条冰冷的蛇在爬。

“土匪一样,不知哪个下三滥教出来的。”

赵妙元听得皱了皱眉,却也没发火。

几十年前,刘娥将真宗迷得五迷三道,一心想封她为皇后,但其出身实在太低,还是个二嫁的女人,常理来说杜贵妃比她合适得多;正好,杜贵妃违反了禁令,真宗便逮住这个机会,一举将其扔进道观,掠夺封号,才勉强把刘娥捧上后位。

因此,杜氏一直将刘娥视为仇敌,即使后来她在道观中有孕,是刘娥操持打点相关事宜,也是刘娥保下她的女儿,让她能过上体面的生活,她还是恨上了这个女人。

不如说,正是因为自己身处泥泞之中时,刘娥高高在上地伸出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