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北方的天儿总是要亮的早一些。

寅时三刻,黑夜退去,天边逐渐泛起鱼肚白。

雄鸡们感受到日间光线变化,精神抖擞的挺起胸膛,仰头比赛般向整个村子发出了晨起预警。

此时,于欢已经扛着锄头在地里劳作了。

因为起的实在太早,她的眼睛还微微眯着。

虽然人看起来很没精神,但动作却不马虎。

仿佛是惯性带动身体,一下一下,机械的挥动着手中的锄头。

此时已是夏季,清早的空气还有些微寒。

于欢穿着短袖,裤脚高高挽起,光脚穿一双草鞋。

仿佛完全感觉不到冷一般。

随着她的每一下动作,手中的锄头狠狠镶进地里,带出大片土壤。

深层的土壤翻上来,浅层的土壤覆下去,轻松完成一次深耕。

那锄头虽然整体都是木制,表面还有些粗糙,但却十分有用。

因着主人非比寻常的力气,每一下都能对脚下的土地造成成倍伤害,挖土仿佛像挖豆腐一样简单。

身为农耕民族,深耕法很早便被人们广泛使用,用于松土、杀虫和控制杂草。

如果是在现代,农人们开着拖拉机,突突突的走上那么一趟,便能轻松完成这项工作。

但于欢现在手中只得一把自制的木制锄头。

她空间里倒是有铁器,但显然不适合拿出来。

好在于欢力气大,拿着粗糙的工具仍然所向披靡。

此刻,地头还有其他农户,大多拿着和于欢差不多的工具,艰难的翻着自家的土地。

不少汉子甚至直接敞着怀,露出晒成古铜色的胸膛。

高强度劳作引起的汗水顺着肌肉滑过,滴落进脚下的土地之中。

为了干活方便,也是舍不得鞋子,大部分农人都是直接光脚踩在土里。

下身亦穿着短裤,或者如于欢一样把裤子高高挽起。

田间零星有几家有铁质的锄头,动作间就会省力不少。

但和于欢速度一样快的,几乎没有。

说是几乎,是因为村子里的几家富户联合起来,从山那边的村子租到了耕牛和犁。

于欢路过时有看到。

那犁头是铁制的,前面由两头牛并行拉着,一个农人在后面扶着犁车操作。

这时代的铁犁牛耕,对于翻土还是有不小作用的。

那牛拉着犁耙轻轻走过,身后的土地便已松好了。

不过好的工具需要花钱,村人们大多还是只能靠自己。

这年头耕牛金贵的很,富户们出了钱,也只是租借到两头耕牛,只能轮换着使。

就这,还是因为两边走动的多了,关系变好,他们才有机会借到牛。

于欢一行人迁来此地之后,因为盖房需要租借工具、购买物资,渐渐和本地的原住民们熟络起来。

两个村子距离不算很近,对面的人想要过来还要翻山,因此没人惦记他们这边的荒地。

两边没有利益纠葛,村人们偶尔又要去隔壁买点日用品,还能带给对面一些收益,一来二去关系就混的不错。

说起这山,是一片连绵的好几个山头。

新荒村在山的南面。

对面的村子则在北面,村名就叫北山村。

隔开他们两个村的山头上面没什么猛兽,大家走动起来还算安全。

但是和它连着的,更深处的西边山脉就不一样了。

北山村的人特意提醒过他们,西山里头有不少猛兽,叫他们进山的时候千万小心。

为此,新荒村的人们很是提心吊胆了一阵子。

后来见猛兽们都踏踏实实的呆在在深山里,轻易不会下来,这才放松了起来。

…………

虽说是租借的耕牛,农人们使用起来仍然十分小心。

那驾车的汉子在后面扶着犁,手中拿着鞭子,却舍不得往牛身上打一下。

只偶尔在空中挥动两下,听个响罢了。

两头耕牛听到身后的鞭声,似乎习以为常。

也是平稳如山,不紧不慢的拉着犁,连速度都不带变一下的。

农人无奈摇头,却到底没有真的动手。

就这样,等到劳作结束,人还没时间歇息,就要赶忙喂那两头牛喝水吃食。

农人之珍惜畜力,可见一斑。

此时,大名鼎鼎的曲辕犁似乎还没出现,农人们用的还是直犁。

于欢路过看了一眼,便淡然的转过头去。

于欢是个温吞性子,座右铭就八个大字:听天由命,知足常乐。

生平最努力的日子就是当年跑步训练,还有参加高考的时候。

她自认脑子不是顶聪明,也没有什么惊人的特长,完全就是个普通人。

她只要能像姥姥说的,平平安安过上一辈子,便很好。

大学毕业之后,于欢更是一度向着咸鱼的方向发展。

完全没有刚毕业的年轻人那种朝气和野心。

若是换个人来到古代,高低都会想要建一番事业。

最少,也要在衣食住行方面搞些风雨。

比如种地时,曲辕犁、农家肥,高产良种,都要研究一下的吧?

再有,盖房子的时候,水泥、玻璃,可以考虑考虑“发明”一个吧?

哪怕不管这些,搓个肥皂、酿个酒、糖盐改良一下,赚点钱改善生活也是好的呀。

就算啥都不会,单单做点此时没有的美味也好。

小说里不是有好多美食家穿到古代,开个小饭馆,抓住大佬的胃,也能混一个风生水起吗。

可于欢偏不。

她就想苟着,能过就行。

恰巧她空间还有不少吃的用的。

那就,摊着,吃完用完再说。

所以,于欢到了地方之后,跟着人家勤勤恳恳盖房子,老老实实拿着锄头翻地。

没有合适的肥料也不着急。

她都想好了,大不了地里全都种豆子,先养一波地力。

反正开荒前三年不用交税,她空间又有吃的。

节省点也能吃个两三年。

主打一个饿不死就行。

如今家家都没啥肥料,农人们急得不行,人人出门身上都要背着个篓子。

在山上的时候,偶尔看到一两坨动物粪便,马上就会被人珍惜的拾起来。

于欢经常往山里跑,其实看到过不少。

但是她心里对粪肥这些东西的态度还没有转变过来,总觉得脏。

加上心态上又不着急,便不肯伸手去捡。

倒是红姑家的小石头,整天出去顽都能捡上一些。

…………

于欢以一己之力,承包了两家的土地耕作任务。

红姑母子俩不肯干看着,都在努力的做着自己能做的那部分。

贡献不比于欢少。

田地里,于欢仗着自己力气大,将木做的锄头挥舞的像是铁器般锋利。

一锄头挥下去,大批的土壤被顺利的翻上来。

清晨微凉的空气中,于欢忙的浑身微微冒着热气。

在她旁边,红姑同样拿着锄头,把于欢翻好的土地归整成一排一排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