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鱼苗到了
只是他们的顾虑都被桑榆说服了,理由很简单,饭馆那边开业后她会越来越忙,以后她在沄水村的时间不多,一个月顶多来几天看看鱼塘的经营情况,但鱼塘不能缺人照看,毕竟鱼苗金贵,她又砸了那么多钱,可以说半个家底都砸上面了,自然不能荒废。
所以以后这边必须有人照看,她让些利给他们,而且也不光是江家,池塘边种的桑树还可以给村里养蚕的人家行个方便,如果以后禁渔期解禁,江一帆需要出海,人手不够,照料不来,也可以让先前供应桑榆海鲜的渔民里家中人手多的,挑几个过来帮忙,按天数算工钱,这样能带动更多人从鱼塘赚钱,也是好事一桩。
樊婆子和江一帆愣住,他们没想这么远,此时桑榆提出来,二人恍然大悟,原来一开始桑榆就不光将鱼塘当做自己家的事业,还把他们这些人也考虑了进去。
听到桑榆提起桑蚕,樊婆子想到拖家带口独自养家的林三娘,不禁点头,江一帆的替补人选似乎也有了。
这么各方皆大欢喜的事,母子两人当即松了口。
只是在五五分成的事上,仍计较了一番,母子二人都想压价,江一帆道,“要不还是三七分吧,你七我们三,这样公道些,我们也心安。”
樊婆子也说,“桑榆,老婆子虽然老了,可也懂这人不能太贪心。你带着我们大家赚钱,我们心中都有数,只是你这又是饭馆,又是鱼塘的,以后花钱的地方多着呢,这让利也不能让太多,又不是家财万贯,家族里有长辈帮衬兜底的。”
桑榆禁不住母子俩的左右夹攻,讨价还价到最后,答应让步,定为四六分,只是多出来的那一成桑榆也不独占,决定以后作为日常请村民帮忙打理鱼塘的补贴发放。
于是两家人一致商定,以后便由江一帆、郑慧娘和樊婆子帮忙照看。
鱼塘的事前面都交代得差不多了,听到鱼苗明日要到的事心里也是激动万分。
桑榆又就鱼塘养殖对樊婆子细细嘱咐了一番,然后拿了些吃食给樊婆子,托她在姐弟二人在县城期间,能帮忙照看家里。
樊婆子是个什么人,眼明心亮的,早听出她在担心什么,便一拍胸脯答应下来,“你们放心,这儿有我们呢,平日里有我们帮忙看着,你那大伯大伯娘心思动不到你家这里,偷鸡摸狗的事做多了,别人也防着这对夫妇呢,实在不行还有村正主持公道呢。”
“再说了,听说人家最近跟隔壁村媒婆打得火热,忙着嫁女儿,可没多余的心思搞七搞八。”
桑榆惊讶,“嫁女儿?”
“可不是吗?听说给他们家大女儿相看到一个各方面条件不错的,保不准以后要远嫁。”
“堂姐同意了?”
“不同意又能怎么样?你这个堂姐的性子逆来顺受的,你又不是不知道。”
“……”桑榆默然,自打上回她苦劝桑盼儿无果后,次日她去赶海后划船回家,在岸边和同赶海的她碰了次面,见她脸上淤青红肿是一点也没消,看上去似乎没擦药,看不过去回去后上山采了点草药捣鼓完,隔日给她送去,之后便没再见过她。
这回终于要嫁人了?桑大夫妇那样的父母会把她嫁给什么样的人,桑榆心里反正是一点也不看好。
樊婆子祖孙三人离开后,桑榆和桑泽在门口目送三人渐渐和融入夜色的背影,回身打算掩门睡觉,却见桑泽望着远得看不清的身影发呆。
“怎么了?舍不得大头二丫呀?”
桑泽嗯了声,闷闷道,“阿姐,以后我是不是不能回这里,和他们玩儿了呀?”
“当然不是。”
“真的吗?”桑泽脸上似雨后阳光般灿烂,“我们以后还会回来吗?”
“回,”桑榆拉了他的胳膊走进院子,掩上门,“我们每个月会回来住几日,赶赶海,有空的话,还能赶赶山。”
桑泽雀跃地跳了起来,“太好了!我以后还能和大头二丫他们一块儿玩了。”
说到大头二丫,桑榆猛地想起最近摆摊好像没怎么见到闻渡,之前他明明常来摊上找桑泽玩儿的,忙的时候还会主动帮忙打包生腌,怎么最近几日没见到他人影呢?
桑榆刚说出疑问,桑泽则怏怏不乐说闻渡最近上学堂念书去了,所以没时间来找他玩。
原来是少了闻渡这个玩伴,怕一下子又没了大头二丫这两个玩伴啊。
也是,桑榆点点头,之前爹娘在世的时候,没少搬过家,后来几度颠沛流离,回到沄水村,每个地方住的时间都不长,难得这回在沄水村能过上几天吃饱饭的安稳日子,还交到个玩得来的好朋友,各方面都很投缘,桑泽肯定很珍惜这个朋友,现在小闻渡上学去了,他当然会不舍。
虽然小家伙说到最后又加了句,“不怕,我以后还能来找大头二丫玩。”只是听这语气,好像还是很沮丧。
说到年纪,桑泽和闻渡同年,只是比他早生了两个月。
黑暗中桑榆看向对面小竹床。
“阿泽。”
“嗯?还有什么事吗,阿姐?”桑泽蹬腿盖上被子。
“你想上学吗?”
次日桑榆起了个大早,摇船去隔壁临江村瞧了下鱼塘,她来之前,特意去海边挖了两桶淤泥过来,打算用来铺在鱼池底下。
海边的淤泥湿土里藏着不少生成大鱼的因子,其中说不定就有鱼卵,放入池中,与池水相互作用,对促进鱼苗长成大鱼有好处。
她刚和桑泽配合着把淤泥撒入池中,就听到一阵脚步声。
江一帆和江大河每人挑着两只木桶,正往他们这边过来。
毫无疑问,木桶里装的正是鱼苗,主要是鲤鱼的鱼苗。
江大河挑的桶里则有一只装的是少数的草鱼鱼苗,可以养在她单独辟出来的小池子中,将来用于做鱼面鱼饼之类的吃食很方便。
鲤鱼好养,分布广泛,适应力很强,而且产卵不会互相吞食。
这是桑榆选中鲤鱼作为此次鱼苗主力的原因。
江一帆将扁担扔下,拿出挂在腰间的竹筒,坐扁担上哐哐喝水,才解了渴,便对桑榆道,“按你的要求,雌雄鱼苗按五比一搭配的数量,都在这里,你看看行不行。”
桑泽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小鱼苗,有的还在啄食水面上的柳叶,一边吐泡泡,他好奇地围着木桶的鱼苗左看右看,连他来前心心念念的两只小鸡都忘去看了。
桑榆正查看水中的鱼苗有无病鱼苗时,有两个扛着锄头上山种果树的临江村村民打他们几人身边经过,见桑榆他们围着几只木桶看,一脸莫名其妙地过去,见桶里是鱼苗,脸上也稀罕得很,临江村自打村头那条江干涸以后,可没在村里见过这么多鱼,虽然看个头,都是些小鱼。
问了他们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