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香港的空气带着海港特有的咸湿和一丝早春的凉意。

党建国没有外出,他需要消化昨天,与汉德爵士初步达成的庞大协议带来的信息冲击,并立刻着手构建执行框架。

华润集团作为他在来到香港后最坚实的后盾,效率极高,已为他安排了本地雇员Lisa前来协助。

Lisa是一位约莫三十岁的干练女性,穿着得体的职业套装,国语流利,眼神中透着精明。

Lisa准时出现在党建国临时的办公间内,打招呼道:

“党先生,早上好。我是Lisa,华润指派来协助您处理本地事务的。

您有任何需求请尽管吩咐。”

党建国放下手中的钢笔,抬起头,目光扫视了一下,说到:

“Lisa早上好。有几件事需要麻烦你立刻去办

首先,帮我在附近物色一处办公室,不用太大,能容纳十人左右办公即可,核心要求是能作为公司注册地址。这是个临时过渡点,先租一年。

“其次,以最快的速度,在香港注册一系列公司。”

他拿起一张便签,上面已经列好了名字:

熊猫投资有限公司

熊猫国际有限公司

熊猫实业有限公司

熊猫商业有限公司

熊猫文化有限公司

党建国又说道:

“你根据这个思路,再补充几个涵盖不同领域的公司名,制造、贸易、技术都可以。

资金暂时由华润垫付,公司注册完成后,我会安排从公司里转账偿还。”

“第三,立刻给四九城(指北京)发加密电报:

我急需一支不少于100人的零件图纸测绘队伍,要求技术精湛、可靠,携带必要的测绘工具,

务必在4月底前抵达安保县集结。”

“第四,通知民工总局:

立即着手在安保县靠近香港的区域,规划一个工业园区。

当前首期用地不少于1000亩,但远期规划必须预留出10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

选址要考虑到交通、水源,最重要的是必须协调好电力供应!必须!

要么在园区配套建设一座专用发电站,要么确保有足够容量且稳定的电网接入。

电力是工业的保障,没有电,一切都是空谈。”

“第五,帮我预约一条保密线路,明天上午10点整,我要与四九城的种苹果部长直接通话。”

Lisa飞速记录着,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待党建国说完,她立刻确认到:

“明白,党先生。

关于办公室,除了面积和注册功能,您对地段、楼层、基本设施还有其他具体要求吗?

比如是否需要电话专线、安保等?”

党建国揉了揉因缺乏睡眠而略显疲惫的眉心,思索片刻说到:

“地段适中即可,便于往来。

电话线路必须通畅,安保…初期基础即可,但门禁要可靠。

优先满足快速启用和注册需求。”

“好的。”

Lisa点头,又补充道:

“您提到的测绘队伍和工业园区规划,电报和通知会即刻发出。

电力问题我会特别标注强调。

另外,招聘两位助理,要求高中以上学历、30岁以下、国语流利、男女不限,

明天下午安排面试,我会尽快物色人选。”

“很好,辛苦你了,Lisa。”党建国颔首,脸上露出一丝赞许。这位本地雇员的专业和高效让他省心不少。

Lisa利落地收拾好记录本说道:

“职责所在,党先生。

我这就去落实。”

说完她微微欠身,快步离开了办公室。

门关上后,房间内恢复了安静。

党建国靠向椅背,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手指用力按压着太阳穴。

汽车生产线、发动机、变速箱技术…

这些核心目标眼看就要到手,但巨大的挑战才刚刚浮出水面。

国内轿车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生产模式以“手工作坊式”为主,效率低、成本高、质量难以保证。

虽然计划通过民工总局的“零件标准化分包”模式整合资源,理论上能降低成本,但具体执行起来,协调管理、质量控制、物流运输,每一步都可能成为绊脚石。

而最根本的瓶颈,还是原材料——钢铁。

党建国起身走到窗边,俯瞰着维多利亚港繁忙的船只。

国际钢铁行业正经历剧变:

氧气顶吹转炉技术(BOF)在欧美日快速普及,其效率和成本优势正在无情地挤压采用传统平炉技术的小型钢厂。

即使现在能在国外低价收购一个小型钢厂,其落后的工艺在成本上也毫无竞争力,远水解不了近渴。

党建国心中盘算着:

“只能两条腿走路了。

短期,必须依靠进口,利用约翰牛(英国)现有的成熟钢铁技术和产品支撑初期的汽车零部件制造。

但长期…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要么引进消化最先进的氧气顶吹技术,要么…就得投入资源自研突破。”

但这些绝非易事,需要巨大的投入和时间。

不过,一个潜在的机会:

美国那边…肯尼迪政府正以强硬手段干预钢铁价格,强行压低了企业利润空间。

这导致许多成本控制能力弱的小型钢厂陷入严重的经营困境,甚至濒临破产。

设备收购…这倒是个窗口期。

虽然技术可能不是最顶尖,但作为过渡和拆解研究,或许可行。

关键是价格…

此时一个小型钢铁厂也要大几百万美元才能建设起来,而且后续的生产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下午时分,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来访者是南洋暹罗谢家的代表——谢季民。

谢家是南洋华人商界举足轻重的家族,尤其在橡胶、航运和商贸领域根基深厚。

党建国对这样的爱国侨商前辈心怀敬意,丝毫不敢怠慢。

党建国热情地迎上前,亲自引座,说到

“谢先生,快请进!”

谢季民约五十岁上下,穿着考究的丝绸唐装,面容儒雅,眼神透着商人的精明与世故。他笑容可掬寒暄到:

“建国老弟,冒昧打扰了。”

“哪里哪里,谢先生是前辈,您能来是我的荣幸。”

党建国亲自冲泡了两杯咖啡端过来,说到:

“条件简陋,只有咖啡,怠慢了。”

谢季民接过咖啡杯,轻轻嗅了嗅,笑道:

“建国啊,我痴长你几岁,就托大自称一声老哥了。

这咖啡啊,香气是足,但喝惯了咱们的茶,总觉得少了点韵味。”

他话中有话,看似闲聊,却带着探询。

党建国心中了然。

谢季民这种人物,绝不会无缘无故来喝杯速溶咖啡。

党建国来到香港后先拜访汉德爵士,却没有拜访华人圈,

虽然没有预约的拜访显得无礼,但谢家现在还是主动来找自己,商业嗅觉之灵敏可见一斑。

这“咖啡不如茶”的感慨,既是文化认同的表达,也是某种立场的试探和拉近关系的信号。

“谢老哥说得是,”党建国顺势改了称呼,笑容真诚的说道:

“茶有茶的醇厚绵长,咖啡有咖啡的提神醒脑,各有千秋。

我这刚安顿下来,百废待兴,实在失礼。

等稍稳定些,必定备上好茶,请老哥过来好好品鉴,您可要赏光。”

“哈哈,老弟你太客气了!”

谢季民放下咖啡杯,朗声笑道:

“到了香港这地方,哪能让你请我喝茶?

老哥我在和发大厦附近恰好有几处物业,空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