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盛京来信了。雪生从外头脚步匆匆的回来。

春日的光照和煦宜人,透过树荫照射在院子里,孟晚穿着身青色长衫迎了出去,伸出白皙修长但略带薄茧的手,“给我看看。

三年过去他年满二十,但身高却已经一年都没变过,应该是不会再长了,如今约莫有一米七五左右。

身条抽长些不说,脸颊的线条也没有以前那般圆润,褪去少年的稚气,他那张脸越发娇艳夺目,五官无一不精致,肤色如雪,乌黑浓密的长发用一支祥云银簪轻挽在脑后,俊秀而绮丽。

接过雪生手里的信件,孟晚讶道:“还是两封?

他回到书房细细查看,原来一封是聂知遥的信,一封是他师傅项先生的信。

项先生是齐盛二十二年秋,在昌平府过完了年又避了暑才返回盛京的,比之前预计的晚了好几个月。临走前终于松口认了孟晚为徒,喝了他的拜师茶,受了拜师之礼。

这些年逢年过节虽然不能亲自赶往盛京,但每年的年礼孟晚都是妥善准备了的。

而聂知遥也是在同年和项先生一起回了盛京聂家本家。

孟晚总共就他这么一个朋友,自然不舍,虽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相约看戏听书,但两人来往书信频繁,从未断过。

晚上宋亭舟回来,家里开饭,孟晚说了今天收到的信。

“遥哥儿还好,回京后不是一直议亲不大顺遂吗,去年冬天说是招了个婿上门,他说怕**心,稳妥了才给我写的信。

宋家没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甚至很多事都爱在饭桌子上说。

“招婿?常金花放下筷子讶道,这可是个稀罕事。

“这其中肯定还有旁的事,但遥哥儿是个主意正的,应该不会被欺负了去。

孟晚说完碗里多了个鸡腿,他回赠给宋亭舟一个鸡翅,这才夹起鸡腿开始啃。

今天来信两封,孟晚在饭桌子上却只说了聂知遥的事。

等晚上洗漱回房,小两口在书房里读书的读书,画画的画画。

过了会儿院子里静了,众人都各自回房休息,孟晚这才开口,“师傅也来了信,林大人年事已高,往上递了三封致仕折子,陛下才批了准许。她们老两口遣散了大部分的仆从,说是要回江浙老家。

宋亭舟放下书

册光影下他的脸显得更加成熟俊朗“便是致仕了留在京都也并无不妥怎么要回老家去?”

孟晚趴在桌案上轻叹“谁知道呢我还想十月启程进京就能去看她了谁承想我还没到她们先走了。”

虽然与项先生相处还不到一年但对方对他算得上是倾囊相授了别看面上总是淡淡实际上回京后也总是惦念着他遇到好东西要给他留着遇见好料子也要托运过来说是给他做衣裳如师如母

宋亭舟用手轻托他脸颊“会试若是我能顺利考中咱们便先返乡再去看项先生和林大人。若是不中便直接南下。”

孟晚抬起头来将自己手递到宋亭舟手里“也好回三泉村稍远些但南下就快多了。”

他们这三年统共也就回村里过过一回年给族里先辈和宋亭舟的爹上了坟待到初六就回来了。

家里很多事变化都不算太大也可以说很大。

满哥儿和大力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在镇上买了个小铺子和院子一家子都搬去了镇上。

满哥儿还有了身子宋六婶一家欢喜的不得了。她也是个顶好的婆母了铺子里的重活累活都自己揽了不让满哥儿沾手。

他们回去时宋六婶一家热心招待还让六叔和他们一起回去帮忙收拾屋子。

常金花看见自家院子没有半根杂草房上的瓦片也都是整整齐齐明白是宋六叔和宋六婶时常过来照看心中自然感动不已。

早年他们走的时候宋亭舟中了秀才免了粮税因此租他家地的刘家一家日子也好过了不少虽然衣服还打着补丁好歹一家子都能吃饱饭了。

刘家老实这些年的粮食都留一半折成银钱交给了常金花。张小雨和宋二叔来家里看望常金花背地里又把这钱给了张小雨让他藏好了自己买些肉吃补补身子告诉他身子好了才能生娃不然干再多也是白受累。

张小雨拿着钱哭了一场便是娘家人也只会说些体己话拿不出这么多银子补贴他来常金花的话他记在心里。

常金花又板着脸敲打了宋二叔一顿堂堂一个汉子懒在家里都生锈了地里活计都靠夫郎岂不丢了宋家的脸?

自从村里人知道宋亭舟成了举人老爷常金花现在在族里说话比族长都好使。

孟晚指教常金花一番让她和宋亭舟

拿上一百两银子给族长让他补贴补贴宋家太过贫困的或是无儿无女的。

这些银子既不会过于夸张引人瞩目又是宋亭舟如今身份拿出来比较合理的一人可带领起来一个家族一个家族又可以反哺一大群人。

他们回乡住了七八天张小雨和宋六婶时时过来串门除了她们还有族里的许多亲戚村长、当地乡绅这七八天家里人来人往的除了晚上睡觉清静些。

隔壁田家院子里有小孩子软软的咿呀声小梅的孩子也已经一岁大了

宋六婶说小梅生孩子的时候险些死在家里田旺借了村长家牛车给拉到镇上才把孩子生了下来。

孟晚以前是见识过他婶儿怀孕生子的孕期各种检查补这个补那个心情也有很大关系家里谁都不敢得罪她。

小梅难产可能是因为孕期过得太不安稳家里接连**受了惊好在大人孩子都没事。

孟晚走之前去看了她给孩子留了一匹细棉布做衣裳用。小梅为人母后人稳重许多对孟晚说话也和从前不一样了客客气气的。

重新回到昌平常金花还难受了几天说自己年纪越大越想家了被孟晚插科打诨的闹了过去便又忘了这事。

四月初五孟晚去铺子里盘账给黄挣和其他写手算分红和工钱聂知遥的那部分他先拿着年底南上兑成银票拿到盛京去。

如今铺子里楼上楼下已经人满再不复三年前空空荡荡只有员工三两个。

盘完账黄挣将孟晚叫到楼上议事“大嫂最近宝晋斋在暗地里挖咱们的人。”

黄挣表情愤怒又无奈这些年他们清宵阁的名气打了出去待遇和口碑绝对是昌平一等一的因此招揽的写手越来越多。

人多选择便多孟晚如今也不是什么人都招了初设门槛能到阁里坐班的都是经过他培训的有什么创意也是阁里的写手先写其他零散投稿的人就自由发挥黄挣挑写得好的放到阁里。

这几年阁里话本子的质量逐步上升不光昌平的书肆甚至连隔壁奉天都有书肆老板过来谈合作。

宝晋斋当初想跟风如今却是拍马都跟不上孟晚他们火什么宝晋斋就跟风写什么但没等他们写出个什么名堂清宵阁就又换了文风。

如此一来,宝晋斋里的写手在东家眼里如同废物一般,东家脾气差,将写手圈养起来如同对待畜生一般。他们眼馋清宵阁的待遇,却无一人敢背叛宝晋斋,没别的,就凭宝晋斋后头站着的是吴知府,他们一家老小的性命都捏在东家手里。

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

经营了三年,也经历过不少坎坷,孟晚能将清宵阁做成如今这般,早就做好了各种打算,因此并不慌乱,“不用担心,他们这是狗急跳墙。长久的利益还是一时的诱惑,是个聪明人都知道怎么选。就算宝晋斋真的狠下心重金砸下去挖空了咱们阁里的写手,咱们还有无数后补的,还有闺阁里不露面的那些小姐公子们,这个他怎么挖?”

宝晋斋有背景,他如今就没有人脉了吗?

黄挣听他说完定了定心,“那我懂了。”这些年他也成熟了不少,足以独当一面。

孟晚笑道:“你也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