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欢自小在废品站长大,业务熟悉。

常来的客人她基本都认识。

废品站的工作做起来驾轻就熟。

于欢身高一七三,天生一把子好力气。

身为体育生,会些拳脚功夫。

她在收费站门口和几处重要部位安装了摄像头。

收费站高大的墙头还有早年姥姥装的尖头朝外的防护网。

现今是法治社会,小偷小摸之流本就少。

到了晚上,于欢把厚重的铁门一关,独自住在偌大的废品站里,睡的很安稳。

废品收上来之后,伊茗再生资源厂的员工每周固定会来收一次。

时不时的,还会有些其他小收货商找上门。

每天,于欢会花时间把收来的废品分门别类放好。

怕水的废品顶部罩上大大的防雨布,需要特殊对待的废品收进仓库。

再生资源厂的人来了,于欢就开着叉车,帮忙把东西运到大货上。

然后,于欢的老爷机就会传来悦耳的到账提醒。

有时,于欢会选择收现金。

手握一打有零有整的钞票,也很有满足感。

这些钱主要是在收货时用。

科技发达至今,仍有些人只会用纸钞。

于欢的现金就是为他们准备的。

经营一家废品站,足够于欢的日常开销。

时不时还能存上一些。

对此,于欢很满足。

于欢有一张藤条做的躺椅。

没有“客人”的时候,她喜欢躺在上面看书。

偶尔,她会拿起手机玩一玩游戏。

有时,她干脆什么都不做,就躺在椅子上,眯着眼睛晒太阳。

肚子饿了,于欢就拿起手机,开心的思考今天吃些什么好吃的。

偶尔心血来潮,还会去厨房鼓捣点什么。

虽然常常失败,但于欢并不气馁。

每每成功一次,她就欢天喜地的记录下来,在朋友圈收获数个点赞。

天热的时候,于欢喜欢啃上一根自制的老冰棍,吃两块甜甜的西瓜,或者喝一罐冻的凉滋滋的饮料,一整天都很开心。

于欢工作时,穿的是姥姥留下的旧衣服。

那是套土灰色的工装,长袖长裤,布料非常结实。

于欢习惯在头上套一顶灰扑扑的帽子,带上口罩和手套,把自己遮得严严实实。

废品站工作灰尘大,为了方便打理,于欢剪了个利落的短发。

自此外出常被误认成男生。

平日里还好,但外出用洗手间时常会被打扫的阿姨盯着瞧。

对此,于欢有些小小的苦恼。

好在,她不经常外出。

----------

当秋叶落尽、白霜降临,转眼便是年关。

过年的半个月,废品站业务不多。

于欢索性给自己放了个假。

在大门口挂上东主休息的牌子,出门旅行去。

于欢提前在网上做了攻略,准备去爬山,再找个合适的位置看日出。

临行之前,她给自己准备好了登山包、毛毯、坐垫、水杯、手套,还有一根登山杖。

登山手杖黑漆漆的一支,看着不起眼,却很实用。

材质是合金的,不用时还可以收缩成小小的一截,轻便又结实。

于欢这套登山装备基本都是二手的。

在常规印象中,废品站通常都是回收玻璃瓶子、废铁废纸一类。

实际上,他们的“货品”种类比人们想象中要丰富许多。

每天,都会有客人拿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过来碰运气。

万一卖掉,总能得几个钱。好过直接扔掉。

于欢姥姥在的时候,很少会收那些材质无用、华而不实的东西。

到了于欢这里,收东西就更看喜好一些。

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小玩具、塑料材质的新型电器、好看的人形立牌、超大玩偶……

因为大家拿来废品站的东西都是给钱就卖,于欢一度收的很开心。

对着废品久了,于欢会一些简单的修理。

好多东西收来之后,她敲敲打打鼓捣两天,就能焕发新生。

废品站一角,甚至堆了好几辆形制不同的代步车……

----------

三天后,于欢坐在山顶,身上围着毯子,手中捧着热水,被眼前的云海霞光美到失语。

这山名叫白山,海拔接近两千米。

因为地处偏僻,此时又是冬天,游客并不算多。

于欢是头一天夜里上山的。

于欢刚毕业半年,每天又要做不少体力劳动,身体状态保持的很好。

爬山对她来说很容易。

夜晚的山路上几乎看不到人。

于欢独自背着宽大的登山包,在稍显陡峭的山路上如履平地,爬的飞快。

登山手杖挂在背包上一晃一晃,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难得出来玩,她连后脑勺上翘的头发丝都显得轻快。

和于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登山路上一步一喘、活像在拉风箱的于洋。

彼时,于欢已经一口气爬到了半山腰。

她走的有些口渴,放慢脚步,边走边喝水。

然后,就被伸出尔康手的于洋叫住了。

“兄弟,救命啊!~~”

正喝水的于欢看着黑暗中突然出声、面容扭曲的家伙,差点脱手把水瓶丢过去。

这位路上遇到的临时同伴是个话痨。

明明累的直喘,也没耽误他说话。

知道两人都姓于,他便自来熟的和于欢认了“本家”。

于洋一路絮絮叨叨的说着话。

一会儿说自己不该自不量力,试图靠自己征服白山。

立马又高兴起来,说还好路上遇到救星,不然世上从此就要损失一个英才。

感叹了一回“世上还是好人多”,于洋开始寻求回应。

“哎兄弟,你这话也太少了。光这么干走多没意思,聊一聊吗——你毕业了吗?读什么专业啊?我是去年毕业的。我跟你说啊……”

出于人道主义,于欢沉默着用登山手杖一路把人拉了上去。

她本身是个话少的人,对身旁这个呱噪的男生颇有些嫌弃。

如是,终于走到山顶,两人在露营区找了块干净地方休息。

这会儿,山上已经陆续来了二、三几十个同样准备看日出的游客。

有人兴致勃勃的搭起了帐篷,有人则像于欢一样准备了坐垫。

还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