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在古代开商店47
多方打听之下,隆吉乌扎那终于知晓那日攻城之战,敌方所用之器出自万宝楼。
无人知晓万宝楼是何方势力,只知道万宝楼出现在大众视野,便是明元帝对自己的生母痛下杀手,促使朝廷局势陷入纷争,予他们趁虚而入的机会。
旻国出自大草原,终日以狼群为伴,野性难掩,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天性让他们起了掠夺的本能,隆吉乌扎那也是如此。
他觊觎这些威力超凡之物,却又碍于自那一战起,永州城来往势力无数,均为高手境界,而万宝楼那掌柜又向来深居简出,身边还有武圣高手坐镇,隆吉乌扎那只是野性难驯,并不是冲昏了头。
饶是他旻国将士再强悍,可也知晓双拳难敌四手的道理,更别说近日还有个别势力,竟为了有意讨好万宝楼,三番两次来偷袭他们驻地,简直是烦不胜烦!
再又一次受到袭击后,看着坑坑洼洼的驻地,隆吉乌扎那愤怒地将一把红缨长枪给生生折断。
“真是欺人太甚!”
一位文人打扮的男子,进行规劝,“王爷还请息怒,”顿了顿,他接着说道:“万宝楼锋芒太过,吾等暂且不敌。”
面对隆吉乌扎那几近杀人的目光,幕僚恍若未闻,“听闻万宝楼近日发布了一条追杀令,道是凡诛杀云淮王者,便允诺一事。”
他轻笑道:“以硬碰硬,只会两败俱伤,不过只是个小小的云淮王罢了,怎可同万宝楼相做比较?王爷何不借此将万宝楼收为己用?”
无人知晓,云淮王还是隆吉乌扎那的暗中盟友,旻国之所以攻势如此迅速,也和云淮王离不开关系。
隆吉乌扎那定定看了幕僚数息,倏地放声大笑:“先生所言有理,待万宝楼为我所用,本王自然不会忘记先生的功劳。”
幕僚面容含笑,却是笑意不达眼底,此人便是原先弃文改从辅佐之士的汪闵瑜。
自从与赵志明等人分别后,他的生活堪称跌岩起伏。
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山匪被绑,身边的小厮尽数被杀身亡,他之所以活了下来,是因为他主动暴露身份,山匪贪念赎金,留他一命。
正如阙君所言,他善识人心,惯会钻研那蝇营狗苟之事,靠着挑拨人心,让大当家和二当家成功反目,彼此互杀中,他逃了出来企图向官府求助。
谁知官府竟伙同山匪沟壑一气,欲将他杀死,没办法,汪闵瑜又只好故技重施,挑拨知府与其妻族的关系。如今的那位知府,已成为妻族的傀儡,妻家当道。
那位知府的原配也是个十分懂得感激的人,听闻他的境遇,主动投桃报李,为他与云淮王牵起了线,于是汪闵瑜成为云淮王府的幕僚之一。
以他的才学和智谋,并不足以让云淮王重用,汪闵瑜觉得这样没有前途,只好给自己重新找好下家。
在一次云淮王与隆吉乌扎那密谋时,他制造了一起暗杀袭击,成为隆吉乌扎那的救命恩人,就此成为他的幕僚。
汪闵瑜的身份很是微妙,因为他之前是云淮王的幕僚,即便救了隆吉乌扎那一命,可以隆吉乌扎那多疑的性子,根本不会信重于他,还会觉得他是云淮王派来的耳目。
汪闵瑜心下一动,觉得这样的处境不妙,于是主动献计。此计给了隆吉乌扎那一众兄弟姐妹们沉痛一击,却让隆吉乌扎那收获了他父王的宠爱,汪闵瑜也终于如愿以偿,在不被信任中,隆吉乌扎那却不得不认可他的本事。
“那某便静候王爷好消息。”
待汪闵瑜离开帐营后,其他幕僚相视一眼,将眼中的嫉妒掩下。
自从此人到来后,他所献上的计谋,显得他们这些人似乎都是一群干吃饭的废物,可即便他们再不情愿,也不得不承认,明元朝在文事方面,要更胜一筹。
和明元朝不一样,旻国重武轻文,文人身份低下,他们这些幕僚也就更不用多说。
好不容易隆吉乌扎那在万宝楼碰壁之后,他们终于迎来了用武之地,谁知道这厮又出了个将万宝楼收为己用之策,这是完全不给他们一口饭吃啊!这叫他们如何不嫉恨?
“王爷,非我族其心必异啊!此人所献之计,无不是对付咱们自己人,他这是想要借王爷之手,铲除异己啊!”
“是啊王爷,属下也认为其中有异,不若他为何从未在其他事上献过计谋?王爷可莫要轻信于他啊!”
这些人不知道,汪闵瑜已经提前给隆吉乌扎那打过预防针。
汪闵瑜过来给隆吉乌扎那做事前,便直言自己憎恨朝廷不公,明元帝不作为,欲寻一位明主。汪闵瑜本以为云淮王便是这位明主,发现其易轻信小人,虽有远志,却不堪为王。
在遇到隆吉乌扎那后,他才发现自己幸得一明主,隆吉乌扎那嗜杀成性被他称之为慈不掌兵,杀伐果断,方可震慑四方。
隆吉乌扎那生性多疑,被他夸作为王者怎可轻信他人?若此般又与云淮王何异?这是多疑吗?不,这分明是胸有沟壑,深谋远虑!
汪闵瑜还跟他分析每一位兄弟姐妹的优点和缺点,并表示旻国大王子之所以被重用,这是因为他占据了大王子的身份,不论是武力还是智谋,他远不如隆吉乌扎那,但大王子有个优点,那便是善于收买人心。
二公主则是因为其背后的母族势力过分强大,他父王早就对这些部族不满已久,按旻国的规矩,女子必须在十六之前嫁人,如今二公主已至十八,想来他的父王不会忍耐太久,倘若暗中联合二公主,帮忙化解其困境,便能增添一份助力。
当然,汪闵瑜也和这位二公主私下密谋暂且不谈,如今隆吉乌扎那多了个盟友,其中利益做不得假。
等等计策不要太多,汪闵瑜在隆吉乌扎那看来,就是一位郁郁不得志,终遇明主,以施展抱负的穷酸文人,他所求不过只是为天下安定,以‘自古以来’天下便是一家人,身上流着相同的血液,只是因为朝代更迭中,旻国自立为国,如今不过是‘天下合一’的名义,让隆吉乌扎那深信不疑。
这种说法,十分符合隆吉乌扎那对文人执拗的偏见。
一边是汪闵瑜的各种夸夸乐,一边幕僚各种就差直说他考虑不周,指责他听信外族,不重用自己同族,说的又全是隆吉乌扎那不喜欢的话,心中会偏向谁,这还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