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逮捕的新辉教之人中,不少人居然都身居要职,暗中为新辉教提供情报,助其四处作乱。

此消息一出,朝中哗然。

新辉教的罪行数不胜数好的,我们换一个更平稳、更侧重于朝堂内部整肃和反思的结尾。

皇帝将奏折轻轻放回龙案,冕旒下的面色沉静如水,不见波澜,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他目光缓缓扫过丹陛之下垂首肃立的文武百官,殿内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

“朕,很失望。”皇帝的声音平稳,却清晰地传入每个臣子的耳中,如同重锤敲在心上,“并非因新辉教妖言惑众,荼毒地方——此等宵小,剿灭便是。朕失望的是,竟有如此多朕倚重之臣,饱读圣贤书,身负朝廷恩典,却行此背弃君国、暗通邪教之事。”

他拿起那份名单,并未宣读,只是将其示于众臣。

“尔等可知,这薄薄一纸,关乎多少身家性命,又险些动摇我朝多少根基?”

几位重臣率先跪下,高呼:“臣等惶恐!臣等有失察之罪!”

霎时间,满朝文武齐刷刷跪倒一片。

皇帝抬手,示意众人起身。

“惶恐无用。当务之急,是拔除毒瘤,整肃朝纲,并扪心自问,为何新辉教能蛊惑朕的官员?”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传朕旨意:一,所有涉案官员,依律严惩,绝不姑息,但其家眷若确不知情,不予株连,以示天恩。二,责令都察院、大理寺会同吏部,彻查百官风纪,尤其注重官员八小时外之德行交往,防微杜渐。三,着户部、工部拟定章程,切实改善涉案官员原籍及新辉教猖獗之地的民生,减免赋税,兴修水利,从根子上断绝邪教滋生的土壤。”

皇帝的决策条理清晰,既显雷霆手段,又怀仁恕之心,更着眼于长治久安。朝中原本惶惶的气氛逐渐安定下来,众臣心中多是凛然与叹服。

首辅大臣出列,躬身道:“陛下圣明!如此处置,既正国法,亦安人心,更显皇恩浩荡。臣等必竭尽全力,肃清流毒,安抚地方,不负陛下所托!”

皇帝微微颔首,目光再次扫过群臣,语气深沉:

“望诸卿以今日之事为鉴,常怀敬畏之心,恪尽臣子之责。朕希望今日之震荡,能换来明日之清平。退朝吧。”

“臣等恭送陛下!”

百官躬身行礼,待皇帝离去后,方才依次缓步退出大殿。阳光透过高大的殿门照射进来,尘埃在光柱中浮动。每个人的脸色都颇为凝重,彼此之间少有交谈,皆在沉思。

一场风波看似平息,朝堂恢复了秩序。但经此一役,一道无形的警诫已深植于每位官员心中。吏部的考核变得更加严格,都察院的御史们目光也更加锐利。而朝廷针对地方民生的政策,也得以更有效地推行下去,新辉教的残余势力在失去庇护和土壤后,渐渐消弭于无形。

朝堂终归平安,但这平安,来自于一次痛彻的刮骨疗毒,以及其后更为清明审慎的治理。

三年后。

定王府披红挂彩,喧天的锣鼓和鞭炮声几乎盖过了满城喧嚣。宾客盈门,贺礼堆积如山,处处彰显着皇室婚典的极致奢华与隆重。

然而,与这外在喧闹形成微妙对比的,是正堂内两位新人间流转的、一种近乎默契的平静喜悦。

吉时将至,府内正堂,红毯铺地,灯火通明。

定王萧景珩身着身着玄端礼服,绯红罗袍上以金线绣着四爪蟠龙,玉带束腰,头戴七旒冕冠。他身姿挺拔,立于堂前,素日里冷峻的面容今日柔和了几分,唇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眸光清亮,望向府门的方向,等待着他的新娘。

赞礼官高唱:“引凤舆!”

顿时,钟鼓乐声变得更加恢宏隆重。在喜娘和宫女们的簇拥下,沈青黛凤冠霞帔,头盖繁复精美的红盖头,由全福夫人搀扶着,一步步缓缓踏入正堂。她步履沉稳,虽看不见面容,但那通身的贵气与端庄仪态,已引得宾客们暗自赞叹。

“行庙见礼,奏乐!”

香案上香烟缭绕,供奉着皇室祖先牌位。一对新人依礼跪拜,叩谢皇恩祖德。动作庄重和谐,宛如天作之合。

“行合卺礼!”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