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奉天殿。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肃杀。

以户部尚书夏元吉为首的一众文官,个个神情严肃,他们已经联络好了御史。

准备今天就汉王擅开边衅一事,再度发难,不把朱高煦拉下马誓不罢休。

可龙椅上的朱棣,却比他们想象中要平静得多。

待众人行礼完毕。

朱棣并未如往常一般询问政事。

而是让太监将朱高煦的奏章,当众宣读。

随着太监抑扬顿挫的声音响起。

百官们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错愕,到震惊,再到难以置信。

尤其是夏元吉,他准备好的一肚**劾之词。

此刻全都堵在了喉咙里,不上不下,憋得他脸颊涨红。

上交治权?

请求派文官接管?

按照他们的设想,朱高煦打了胜仗,必然骄横跋扈。

说不定还会拥兵自重,提出各种过分的要求。

可现在,人家直接把一座火山,搬到了他们面前。

“诸位爱卿,都听到了吧?”

朱棣的声音悠悠响起,“汉王为国征战,开疆拓土,又不居功自傲,主动上交治权,此等忠心,朕心甚慰啊!”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下方的一众文官。

“汉王在奏章里说,高句丽百废待兴,亟需能臣干吏前往治理,朕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朱棣的目光,最终落在了户部尚书夏元吉的身上。

“夏爱卿。”

夏元吉心里咯噔一下,头皮发麻,硬着头皮出列。

“臣在。”

“你掌管天下钱粮,最是清楚国计民生,前些日子,你对高句丽战事也最为关切,屡次上书,言辞恳切,可见你心中,是装着江山社稷的。”

朱棣的每一句夸奖,都像一记重锤,砸在夏元吉心上。

果然,朱棣接下来的话,让他如坠冰窟。

“朕想,这接管高句丽民政的重任,非你户部莫属,夏爱卿,你可愿为朕分忧,为我大明,去那不毛之地,教化万民?”

“轰!”

夏元吉只觉得脑子一声巨响,眼前金星乱冒。

去高句丽,开什么玩笑!

他一个养尊处优的户部尚书,去那个连饭都吃不饱,天天有刁民**的地方。

那地方现在就是个巨大的财政黑洞!

户部去接管?拿什么接管。

国库里那点存银,连修缮京城几条水渠都捉襟见肘,还想去填高句丽的窟窿。

去了,就是把整个户部。

连同他夏元吉的下半辈子,都给赔进去!

“陛,陛下!

夏元吉的嘴唇哆嗦着,急中生智,拼命找着借口。

“臣以为,此事体大,不可轻率啊!

“高句丽初定,民风彪悍,非礼部制定教化之策不可,也非工部调拨钱粮修缮城池不可,更需兵部留兵镇守,此非臣一部之责啊!

这话一出,立刻得到了其他几部尚书的响应。

兵部尚书立刻出列:“陛下,京营兵马断不可轻调!

工部尚书也哭丧着脸:“陛下,黄河大水,两淮灾情,处处都需要用钱,工部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礼部尚书则开始掉书袋:“陛下,教化非一日之功,需先考察其风俗,编撰其史册,选派通晓其语言之儒生。

一时间,刚刚还同仇敌忾。

准备把朱高煦往死里整的文官集团,瞬间乱成了一锅粥。

什么擅开边衅,什么劳民伤财……

当这片烂摊子真的要他们去收拾的时候,他们比谁都躲得快。

朱棣冷眼看着殿下这群丑态毕露的臣子。

一群只会在安乐窝里摇唇鼓舌的废物。

跟朕那个在刀尖上舔血的儿子比,你们,也配?

“既然诸位爱卿都觉得为难,那此事,便容后再议吧。

说完,他便拂袖而去,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一个个脸色比哭还难看。

夏元吉瘫软在地,官袍被冷汗浸透。

从朱高煦那封奏章抵达京城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输了。

…………

金陵皇城内的风波,对于身处暗流中心的江澈而言。

不过是早已写定剧本的一幕戏。

廷议的结果,几乎在汉王那封奏章送出的同时。

便已由信鸽提前送达江澈手中。

“大人。

李观从外面走了进来。

“朝堂那边的戏,看完了?

江澈没有回头,目光依然落在窗外那片深不见底的夜色里。

“一群只会摇笔杆子的腐儒,还能唱出什么新戏码?

他转过身,指尖在桌上一张巨大的东洋海图上轻轻划过。

从对马岛一路延伸到樱花国本土的港口。

“他们还在为谁去高句丽那个烂泥坑扯皮,我们得给他们添把火了。

江澈的语气很轻,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寒意。

“通知下去,对樱花国的绞索,再勒紧一圈。

李观心头一凛,躬身听令。

“传我的令,所有挂着咱们四海商号旗的船,即刻起,断绝与樱花国及其占领区的一切往来,任何胆敢向其走私粮食、铁器、药材的商船,不论是哪国人,给我扣船、抄货、人……沉海。

李观的眼皮却猛地跳了一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