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第 5 章
乌兰塔拉牧场的保畜越冬工程会议,很快就在场部的大会议室举行了。
参与人员除了场领导、各队队长、后勤人员之外,像李长富这样的兽医技术骨干也受邀参加了。
除了牧场里的人,还有林业站和畜牧站的技术员,也来了。
陈以南到场部会议室的时候,来的人还不多。
会议是在场部最中心的大会议室举办,一个长方形的建筑,外面是白灰色的土坯墙,下半截还刷上了绿色的油漆。
推开红褐色已经有些掉漆的门,陈以南走了进去。
现在里头还没什么人,好多座椅都空着,他就挑了个第三排靠过道的位置坐下。
以前上大学的时候,他也最喜欢这个位置,在前排但是不特别靠前,没那么显眼,又靠过道还方便走动。
坐下后,陈以南十指交叉相扣,低着头看着桌子上铺着的暗红色厚绒布,无所事事。
今天他起得有点早,脑袋昏昏沉沉的,周遭模模糊糊,他只感觉好像进进出出的来了好几波人。
“同志,同志,同志”,忽然陈以南感觉有一双手在轻拍他的肩膀,一下子他就清醒了过来。
“同志你醒了,往前稍一稍呗,让我进去!”
“哦哦,不好意思”,陈以南有点尴尬,赶紧挪着长凳往前去了去。
身后空下一片区域,站在他旁边的那位大哥终于进去了,还坐到了陈以南的旁边。
“多谢了小兄弟!”
对方这么客气,陈以南赶紧摆手回道:“客气,客气了...”
“哎,李兽医”,终于看清对面之人是谁,陈以南一下子有点激动。
李长富见对方认出了自己,却有点手足无措了。
他不认识对方啊!
像是察觉到李长富的为难,陈以南赶紧介绍起了自己:“我是陈以南,畜牧站的技术员,也是这次畜牧站参与乌兰塔拉牧场保畜越冬工程的技术员,之前见过您一次,跟着咱们的周站长。”
“哦——”,虽然还是没想起陈以南是谁,但是李长富还是一副好像想起来了什么的一样。
简单打了个招呼之后,两人之间又沉默了。
两人坐正,面对前方,看着会议室最前面的钟表,时间嘀嗒嘀嗒地走过,上面主席台上的人还没有齐。
“李兽医,那个请问您一个问题啊”,陈以南话在嘴里含了半天,终于问了出来。
李长富立马应道:“你说你说。”
“请问,您女儿是不是在家养兔子,前两天还参加了西沙梁的防火线清理工作?”陈以南认真地问道。
听到这话,李长富心里一惊。
这小陈技术员是什么意思,怎么打听起来了他们家的书瑶,这个直肠子心里转了十七八个弯,最后还是直接道:“你说的应该就是我家书瑶了,怎么了?”
得到确切的肯定,陈以南也放松了不少,“是这样的李兽医,我现在的研究课题,是有关经济动物养殖的,我觉得家兔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对象,一方面家兔养殖的课题不多,另一方面相比较常规的鸡鸭而言,家兔养殖优势也是巨大的。”
他说了一大堆,李长富却听愣了。
“所以,这跟我们家书瑶的关系是...”
陈以南意识到,自己又聊得自嗨了,聊深了,于是赶紧把话题拉了回来:“是这样的,我想找书瑶同志一起合作,研究家兔养殖。”
“现在唯一有些难办的地方就是,合作课题的话,虽然技术支持是我提供,但是需要合作方在家兔养殖上出力,就是不知道,书瑶同志的时间安排上,是否合适?”
李长富终于是听明白了,原来小陈技术员是找书瑶搞合作来了。
他悬着的那颗心,终于是放下了。
差点以为对方来打听他姑娘,是冲着他姑娘这个人来的,刚刚差点就用老丈人的身份来跟小陈技术员聊天了,还好刹住了。
“这事,我回去问问书瑶吧,你要问她有没有时间,我只能说现在肯定是闲的。”
“那好,多谢了”,陈以南得到满意的回道,心里一下子痛快了起来。
就在他们俩人攀谈之中,会议室中的人也到齐了,保畜越冬会议正式开始了,李长富和陈以南也赶紧结束了两人之间的话题。
随着会议室大喇叭一声“兹啦啦啦”,会议正式开始了。
整个保畜越冬工程会议进行了三个小时,详细商讨了诸如草料调剂、暖棚基建、煤油配给这些问题,还把任务下发到了个人的身上。
会议的最后,是在场领导的带领之下,宣读保畜越冬工程会议口号。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战天斗地保牲畜!”
三声口号喊出后,保畜越冬工程会议正式结束。
人头涌动,散会了。
经过短暂的交流,李长富已经和陈以南熟悉了起来,两人索性一起去了牧场。
李长富是牧场的兽医,他在保畜越冬任务中,需要负责孕畜监护以及疫病防控。
而作为畜牧站支援的技术员,陈以南的主要工作也是这些,于是他们俩就一起去了牧场,现场确认情况,再做后续打算。
——————
孙健文再次见到那个小白脸,是在日间放牧的时候。
他看见那个小白脸跟在了李长富的后头,进了孕畜检疫栏,两人有说有笑的,不知道在高兴个什么劲儿。
他们高兴,孙健文看了心里头也兴奋了起来。
“刚好明天轮到我休假了,得赶紧把这事跟小梅说一下。”
他看着两人的背影,嘴不知道咧到哪里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孙健文起得比平日上班还早。
“今天你不是轮休吗,起这么早干嘛”,还要上班的同事起床,看见已经穿戴好的孙健文,有些怀疑自己记错了日子。
背上绿色的军包,孙健文收拾得差不多了,“是我轮休,今天你放牧,我是要去镇上。”
“哦,回来带个吃的吧”,同事点了点头,只让他带东西。
孙健文说去镇上也就是扯谎,自然不会带吃的,“没钱,实在馋得慌,就去啃两口羊。”
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