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动作太过娴熟,仿佛在这间工坊里工作了几十年。

赵金花注意到他手腕上有一道细长的疤痕——像是被蒸锅烫伤的旧痕,可这工坊明明才建好三天。

“赵老师!”

一个清脆的女声打破了她的思绪。

门口站着个穿米色套装的年轻女子,手里拿着文件夹:

“我是利民超市的杜倩,想跟您谈谈合作。”

李冰站起身,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了然:

“杜店长来得正好,我们刚说到产品包装。”

杜倩踩着高跟鞋走进来,惊讶地环顾工坊:

“这设备配置...比我们超市的中央厨房还专业。”

她狐疑地看向李冰:

“小李同志懂食品加工?”

“略懂一二。”

李冰推了推眼镜,1998年的阳光透过窗棂,在他脚下投出细长的影子:

“真空包装技术在霓虹已经很普及了,国内才刚刚起步。”

赵金花敏锐地注意到他说“已经很普及”时的语气,就像在谈论一个亲眼所见的未来。

杜倩翻开文件夹:

“我们超市想在端午节推出野菜团子礼盒,但有两个问题——保质期和标准化生产。”

“真空包装解决保质期。”

李冰接过话头:

“至于标准化,赵大姐有祖传配方,我们可以量化调料比例。”

赵金花皱眉:

“可野菜每批味道都不一样...”

“所以需要建立品控体系。”

李冰从口袋里掏出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数据:

“我记录了今年所有野菜的生长情况,水分、纤维含量都有分析。”

杜倩眼睛一亮:

“太专业了!

赵老师,您这徒弟不简单啊。”

暮色渐沉,参观完工坊的杜倩匆匆赶回县城。

赵金花留下来和李冰一起调试设备,工坊里弥漫着新木料和铁器的气味。

“李冰。”

赵金花终于忍不住了:

“你手上那道疤...”

李冰的动作顿了顿。

前世记忆如潮水涌来——那是2001年冬天,他帮赵金花抢救一批蒸过头的面团时烫伤的。

而现在,这道伤疤成了重生者的印记。

“小时候顽皮。”

他轻描淡写地带过,转而指向墙上的老黄历:

“赵大姐,五月初八是个好日子,适合开工。”

月光爬上窗台时,两人坐在工坊门口歇息。

李冰忽然开口:

“您知道吗?

在霓虹,这种传统食品叫‘和菓子’,很多百年老店靠现代技术延续手艺。”

赵金花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影:

“我婆婆总说,野菜再小,也有自己的春天。”

“是啊...”

李冰的声音轻得像叹息:

“1998年会是个好年份。”

“你怎么老说年份?”

赵金花笑道:

“跟个算命先生似的。”

李冰笑而不答。夜风送来泥土和艾草的气息,远处传来杜倩离去的汽车引擎声。

三个原本不相干的人生,在这个春天被野菜团子串在了一起。

五月初八,工坊正式开工。

李冰穿着崭新的白大褂,帮赵金花系上婆婆传下来的蓝布围裙。

杜倩带着超市采购团队早早赶到,摄像机记录下第一锅真空包装的野菜团子出笼的瞬间。

“合作愉快!”

杜倩在合同上签下名字,对赵金花眨眨眼:

“赵老师,您这徒弟可真是个宝。”

赵金花看向正在指导村民操作设备的李冰。

阳光穿过蒸腾的热气,将他挺拔的身影晕染得有些模糊,仿佛一个随时会消失的梦境。

“是啊。”

她轻声说:

“像是老天爷专门派来帮我的。”

“坐稳了,这段路有点颠。”

李冰调整了下后视镜,吉普车发动机发出老旧的轰鸣声。

后座上堆满了杜倩带来的样品盒,散发着艾草和玉米面的清香。

杜倩系好安全带,把合同文件小心地放进防水公文包:

“李技术员开车还挺稳当。”

她透过车窗望着工坊渐渐远去的身影:

“赵大姐一个人能应付得来吗?”

“放心,我教了王大娘操作流程。”

李冰的指尖在方向盘上轻轻敲打,像是在计算什么:

“明天第一批包装袋就能送到,正好赶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