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微波炉:30,000台!

家用微波炉:100,000台!

黑白电视机:120,000台!

割草机:50,000台!

彩色电视机:23,000台!

以上销量之所以只有这么多,是因为民工处的产能只有这么多……

彩电生产线还特意预留了13,000台产能!“这些,是给北边**熊和国内特殊渠道准备的。”

当最终的成交总额汇总到他面前时,党建国已经见怪不怪了,反正也不是自己的:

“八千八百四十五万八千零七十美元。”

折合成人民币,超过22亿元!刨去所有成本,毛利高达15亿人民币以上!

党建国一时间脑子抽搐了,闪过一个更“大胆”的念头:

“如果……如果把这笔外汇拿到黑市上换成卢布……”

一个惊人的数字浮现:

“能换近8亿卢布!”

这个数额,足以为国家偿还相当一部分对苏债务了!

“嗯,能解燃眉之急,替国家松一大口气了!”

这份金光闪闪的成绩单,以最快的速度呈递到了相关部委,自然也摆在了新晋高位,正为国库空虚压力焦头烂额的刀建文案头。

看着报表上那串令人眩晕的数字——高达八千多万美元的外汇收入——刀建文紧锁的眉头,不知不觉间舒展开了。

他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身体向后深深陷入椅背。

“释然了。”这三个字悄然浮上刀建文的心头。

他忽然觉得,自己和党建国之间好像也没有什么“小矛盾”。

在如此硬邦邦、金灿灿的刀乐面前,有些事儿显得多么微不足道甚至有些可笑。

“要不要使绊子?破坏民工处生产?”

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就被刀建文自己掐灭了,嘴角甚至扯出一丝自嘲的苦笑:

“开什么国际玩笑!”

如今轮到他坐镇中枢,亲自掂量柴米油盐、外汇债务的分量时,他才真切体会到什么叫“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民工处哪里还是什么眼中钉?这分明是能下金蛋的凤凰!是缓解他肩上重压的顶梁柱!

破坏它?

那不就是给自己添堵?给国家挖坑?自毁长城!

“呵……”刀建文摩挲着报表,眼神复杂。

诸位瞧瞧,**这东西,就是这么奇妙。

谁能想到,时移世易,地位转换之下,刀建文,这个党建国曾经的得罪过的“对头”,竟阴差阳错地,成了保护民工处、力挺党建国最坚定的“守护者”之一?

这戏剧性的转变,虽然有些匪夷所思,但在冰冷的现实利益面前,就是那么的那么顺理成章。

广交会上的喧嚣与金光灿灿的成交额渐渐远去。

党建国回来后还没有来得及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

他独自一人沉默着,站在民工处养殖场那片开阔的猪舍旁。

眼前,是几千头膘肥体壮、正哼哧哼哧拱着食槽的肥猪。夕阳的金辉洒在它们油亮的皮**上,一派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

可党建国手里捏着那份刚刚收到的通知,心头却五味杂陈。

通知上写得:自1959年5月起,城镇居民每人每月的猪肉供应票,从三张削减为两张——上半月一张,下半月一张。

这意味着,老百姓碗里本就不多的油星儿,还要再刮掉一层!

“唉……”

他无声地叹了口气,目光越过猪圈,仿佛看到了四合院里邻居们得知消息后愁苦的脸,看到了副食店门口排得更长的队伍和空落落的柜台。

一丝难以言喻的惆怅,混合着无能为力的焦灼,在胸腔里弥漫开来。

他更知道,眼前这些由民工处精心喂养、寄托着工人们改善伙食希望的肥猪,它们的最终归宿,并非民工处的餐桌,也不是四九城居民的餐桌。

它们将被装上特制的冷藏车,沿着漫长的、风沙弥漫的铁路线一路向西,送往那片只有代号,地图上找不到名字的戈壁深处。

去喂养那些隐姓埋名、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为共和国锻造“护国利刃”的国之栋梁。

这一刻,党建国那里具象化了一个无比清晰又无比沉重的场景:

此时的祖国母亲,就像一个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腰、衣衫褴褛的贫苦农妇。

她自己食不果腹,面黄肌瘦,却用布满老茧和裂口的手,颤巍巍地翻遍家中每一个角落。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