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一夜观星,文宗折腰
前往京城的官道上,一队精悍的神武卫护送着几辆马车,不疾不徐地行进着。
然而,车队并未沿着最短的路线直奔京城,反而在一个岔路口,转向了东南方向的会稽郡。
“主公,我们这是……?”林大山有些不解地问道。
江白坐在马车里,手中把玩着一个晶莹剔透的玻璃杯,杯中装着的,是来自西域的上好葡萄酒。他微微一笑,道:“去拜访一位老先生。”
“老先生?”
“大乾文宗,前朝太傅,谢玄。”江白说出了一个足以让天下所有读书人都肃然起敬的名字。
林大山和赵铁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
谢玄!那可是谢棠音的亲祖父!也是当今儒林公认的泰山北斗!此人虽然早已告老还乡,不问政事,但其门生故旧遍布天下,在士林中的声望,甚至比陈青云还要高上三分!
陈青云能联合七十二家书院,其中至少有一半,是看在谢玄的面子上。
主公在这个时候去拜访他,难道是想……
江白看出了他们的疑惑,淡然道:“陈青云要跟我辩‘道统’,那我就先去把他‘道统’的根,给撬松一松。”
会稽郡,谢府。
这是一座清幽雅致的江南园林,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处处透着书香门第的底蕴。
当江白递上拜帖时,管家显得颇为意外,但还是恭敬地将他请了进去。
在书房中,江白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大乾文宗”。
谢玄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穿着一身朴素的布袍,正临窗挥毫,颇有仙风道骨之气。
见到江白,他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便继续写自己的字,连一句客套话都没有。
江白也不在意,自顾自地坐下,打量着书房的陈设。
一幅字写完,谢玄才缓缓放下笔,目光落在江白身上,开门见山地说道:“神武国公大驾光临,老夫有失远迎。只是,老夫早已是闲云野鹤,国公若为朝堂之事而来,怕是要白跑一趟了。”
他的语气虽然平静,但疏离之意显而易见。显然,对于自己那个“不务正业”,跑去跟工匠混在一起的孙女谢棠音,以及拐走自己孙女的江白,他并无好感。
江白笑了笑,道:“太傅误会了。晚辈今日前来,不为朝堂,不为辩经,只为向太傅请教一番格物之道。”
“格物?”谢玄眉头一挑,脸上露出一丝不屑,“雕虫小技,何足挂齿。国公以此术建功立业,已是侥幸,切莫沉迷其中,忘了修身齐家的根本。”
“太傅此言差矣。”江白不卑不亢地说道,“格物之道,小可察秋毫之末,大可观宇宙之无穷。敢问太傅,可知我等脚下之大地,是何形状?”
谢玄抚须道:“自然是天圆地方。”
江白摇了摇头,从随身的箱子中,取出了一个制作精美的地球仪,缓缓转动着它:“不,大地,是圆的。”
接着,他又拿出了一只造型奇特的黄铜管子,架在窗边。
“此物,名为‘望远镜’。可观十里之外的飞鸟,亦可观九天之上的星辰。”
谢玄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动容。他活了八十多年,从未听过如此离奇的说法,也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器物。
江白并未与他争辩什么天圆地方,而是向他展示了玻璃三棱镜折射出的七彩光芒,向他讲解了声音通过空气震动传播的原理,向他描述了万物由无数个肉眼看不见的“原子”构成的微观世界。
谢玄从一开始的不屑,到中期的惊疑,再到后来的震撼,他感觉自己一生建立起来的认知,正在被眼前这个年轻人,用一种他闻所未闻的理论体系,一层一层地无情敲碎。
夜幕降临。
江白将那架天文望远镜,对准了夜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
“太傅,您请看。”
谢玄将信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