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脸色顿变。

书院藏书楼是无数寒门学子的命根子,那些孤本典籍更是无价之宝。

他瞬间将书肆之约抛诸脑后,匆忙对屋内喊了声:“娘,书院有急事,我得出门几日!”

也来不及细细解释,只飞快写了张字条:“岑姑娘鉴:书院藏书楼突发水患,急需抢救典籍,文需即刻前往,书肆之约只得爽约,万分抱歉,容后致歉。苏文手启。”

托付给邻家孩童务必送去方府,便与李文靖匆匆离去。

岑晚音收到字条时,刚用过早膳。

看着纸上略显潦草却依旧工整的字迹,她能想象到苏文当时的焦急。

虽有些许失落,但更多的是对书院典籍的担忧以及对苏文责任感的欣赏。

她提笔回信:“苏公子见字如晤,书院事大,万望以典籍为重,无需挂怀约定。抢救辛苦,亦请保重自身。晚音手复。”

让春桃寻了个稳妥的小厮送去书院。

接下来的三日,苏文果然忙得脚不沾地。

抢救、晾晒、登记、修复预备工作,繁琐至极。

他心思缜密,手脚麻利,被山长点名负责最核心的孤本整理工作,几乎是衣不解带地守在藏书楼。

偶尔得空,他会给岑晚音写几句简短的情况说明,字里行间透着疲惫,却也洋溢着挽救文化的热忱。

岑晚音每次收到信,都会认真回复,叮嘱他注意休息。

这短暂的“分离”,并未拉远两人的距离,反而因这共同关注的“大事”和苏文展现的担当,让岑晚音对他更添了几分好感。

然而,她并不知道,这场看似意外的“水患”,塌陷的时机和位置,都巧合得恰到好处。

就在苏文忙于书院事务的第二天,岑晚音记起早前与外祖父提过,想去静安寺还愿祈福。

春日暖阳,令人心旷神怡。

她吩咐备好马车,带着春桃刚行至半途,距离静安寺尚有一段距离,马车猛地一顿,随即车身倾斜,停了下来。

车夫老赵下车查看,半晌,面色古怪地回来禀报:“小姐,真是奇了,车轴……裂了。而且这裂痕不像是新伤,倒像是……像是被人动了手脚。”

老赵是方府老人,经验丰富,他的话让岑晚音心头一跳。

“可能修好?”岑晚音蹙眉问。

“回小姐,这裂痕巧妙,一时半刻绝对修不好,只能唤人另备车驾,或者……打道回府。”

无奈之下,岑晚音只得放弃行程,原路返回。

她坐在微微倾斜的马车里,看着窗外明媚春光,心中那点疑虑的种子开始萌芽:怎会如此之巧?

第三日,岑晚音想着苏文那边差不多该忙完了,他连日辛苦,便亲自下厨,做了几样清爽可口、便于携带的糕点。

又备了一壶凝神静气的花草茶,仔细装在食盒里,准备差人送去书院慰劳。

刚收拾停当,春桃掀帘进来,面色有些微妙:“小姐,侯府派人来了,递了帖子。”

说着奉上一张制作精良的请柬。

岑晚音打开,是沈景玄的字迹,邀她过府鉴赏一幅新得的《春山行旅图》,言称疑似前朝大家手笔。

岑晚音想也不想,直接将帖子搁在桌上,语气冷淡:“去回话,就说我今日身子不适,谢过侯爷美意,不便前往。”

打发了侯府的人,岑晚音正欲吩咐小厮将食盒送去书院。

外祖父方承业却从外面回来了,面色带着一丝凝重。

“晚音。”方承业唤住她。

“刚收到书院山长派人送来的消息,说是昨日抢救书籍时,有个**手毛脚的学子不慎碰倒了烛台,虽及时扑灭,未酿成大祸,但苏文为了护住身旁几卷最为珍贵的孤本,手臂被落下的火星灼了一下,还吸入了些烟尘,好在并无大碍,只是需要静养两日。”

岑晚音的心猛地一揪,食盒差点脱手。

灼伤?吸入烟尘?

她急急问道:“外祖父,可知伤得重不重?现在人在何处?”

“山长信中说只是轻微灼伤,已请大夫处理过,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