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夜。

皇宫,武英殿。

皇帝朱欢背着手,对着内殿平日里被遮起来的一副画像怔怔出神。

画像上正是朱欢的兄长——朱晟。

“皇兄,我今日准了裘德的进言,将城内的百姓疏散出京城去,我知道,兵荒马乱的,他们不知要死伤多少。”

朱欢的眼里有痛苦,有挣扎。

“可是我真的没有办法了,城中缺粮,老幼妇孺只会白白地消耗粮食。”

“皇兄,你说我还能守住京城吗?”

朱欢问画像上的朱晟,也在询问他自己。

“吱呀——”

武英殿的门被推开,羽林军统领吕蛟走进来通禀。

“陛下,王相来了,在殿外候着。”

朱欢将画卷卷起来,收好,随后清了清喉咙:“让王相进来吧!”

不多时,丞相王瑾走入武英殿内殿,向朱欢行礼:“老臣,拜见陛下!”

朱欢随意地挥了挥衣袖,愁眉不展:“不必多礼,丞相,朕今晚召你来,是有要事与你商议。”

王瑾来的路上想了一路,走到武英殿门口的时候,已经有了答案。

他微微颔首,道:“老臣洗耳恭听。”

“王相觉得,京城还能守多久?”

朱欢的问题很有趣,不问京城能否守得住,而是问王瑾京城还能守多久。

王瑾的眸子微微转动,思索了良久后才拱手道:“按照城中的粮食来看,不会超过两个月。”

不超过两个月……

朱欢闭上了眼,有些痛苦地说道:“朕若弃守京城,迁都金陵,史书上会如何写朕?”

朱欢萌生退意准备迁都金陵,但朱欢担心未来在史书上留下骂名。

他在犹豫,犹豫究竟要怎样迁都,才能保全自己的名声。

王瑾的眼睛忽然亮了。

他上前一步,说道:“陛下如打定主意迁都,老臣愿为陛下您披荆斩棘!”

朱欢睁开眼,看着王瑾道:“王相,有办法?大将军、张尚书、杨御史,还有都察院的言官们,他们会让朕轻易迁都?”

王瑾闻言眼底闪过一抹笑意:“陛下,大将军、张尚书他们不愿意放弃都城,为何?因为他们相信都城是

我大乾的国运所在。”

“放弃了都城等于放弃了国运,放弃了人心,可若是上天让您离开京城,前往金陵呢?”

朱欢被王瑾的话逗笑了。

他苦笑着摇了摇头,道:“王相,莫要说笑,上天如何让朕离开京城?”

王瑾神秘一笑:“陛下,这个老臣自有办法,陛下只需告诉老臣,当事情到了那一步,您是否会点头就好。”

王瑾为了谋划迁都,想了许多办法,私下里不知费了多少工夫。

朱欢沉吟片刻,语气笃定:“会!只要事情到了那一步,朕必不让丞相的心血付诸东流!”

王瑾的脸上绽放出笑容。

“老臣,遵旨!”

王瑾的家眷大部分转移到了金陵,就连王家的产业也转移到了金陵。

他位高权重才不愿意留在京城,与京城共存亡。

走出皇宫的时候,王瑾上马车之前回望皇宫,喃喃自语:“常大将军,这京城就留给你常大将军去守吧!你愿意陪着它一起覆灭,随你!”

……

三日后,北直隶,长津县。

大乾北直隶由一城四县组成,分别是大兴县、山北县、万寿县、长津县。

山北县与万寿县位于京城之北,大兴县、长津县位于京城之南。

紫荆关便位于山北县之内,如今整个山北县全部落入北蛮**手中。

长津县内含长津渡,乃大运河运送江南物资抵达北直隶的要地。

目前,有相当多的北蛮**在四县活动,尤其是长津县内北蛮**最多。

长津县某处密林中,东海指挥使孟淮缓缓地抽出钢刀。

“唰!”

钢刀摩擦刀鞘的声音此起彼伏,孟淮一对晶亮的眼眸望着密林之外。

小道上,一群北蛮**正大呼小叫,人数约莫有百余人。

“你们几个快一些,慢手慢脚的!”

为首的北蛮军百夫长大喊大叫。

他骑着一匹老马,轻手轻脚,身后的北蛮兵卒们各个大包小裹的,没少抢东西。

“大人,咱们要不今晚在这里扎营吧?”

这时,一个亲信累得满头大汗,向他建议。

“今儿兄弟们又屠了一个村子,都累

坏了,不如在这里休息一下……”

然而他话还未说完,百夫长一鞭子狠狠地抽了下去。

“啪!”

鞭子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