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殿内争执声此起彼伏,王祈宁藏身于盘龙柱后,神情深晦难辨。朱漆宫门外,候旨求见帝王的宫人私语喁喁:“太后沉疴日重,如今已是汤药难进,君上却始终未临慈宁殿探视。”

“噤声,君上每日宵衣旰食,政务已令其焦头烂额,何处能抽出闲时顾及太后?”

“但总要持续上奏,至少让君上知晓太后所受病痛之苦。”

那宫人不再应答,只得认命般静候于殿外。

“哐当——”

青瓷碎裂声突兀响起,紧接着帝王震怒之声轰然炸开:“孤就不信,没了梁煜,这朝中竟再无可用的武将!”

继而传来朝臣们的劝慰声与请辞之语,众人言辞切切,劝诫君王如今各项新政正推行得如火如荼,若此时贸然出兵平定广平之乱,恐让外族窥见北襄内乱,届时于边境寻衅滋事,怕是会动摇国本。

“继后不过一女流之辈,就算闹得再翻天覆地,也不过是些小打小闹。届时君上下一道罪己诏,让天下人皆知旬考案中她受了委屈,定能将谢后哄回上京。只要她回了上京,往后诸事,还不是君上一言定夺?”

“不会的,谢令仪诡计多端,非寻常女子可比。”王祈宁心中暗忖,眸中掠过一丝讽意。谢令仪叛逃前夕,曾问过她,以段怀临的才具资历,勉强做个守城之君尚可,他所拥有的一切,不过是仗着身份罢了。可自古成王败寇,这身份既靠祖上荫庇,也需自身去谋取。

她当时回了句“痴心妄想”,可每至夜深人静之时,谢令仪的话总会在她耳边回响,将她心底最隐秘的欲望勾出几分。如今王家全族流放,她若想翻身,已无法依靠旁人,唯有靠自己。

况且——北境传来消息,戎狄听闻北襄推行春恩令,已在暗中打听朝中公主的年龄,她的庆阳,马上就十二岁了。

王祈宁眼中寒芒微闪,帝王那寡恩薄情的性子,又兼胆小怯懦,恐怕只等庆阳生辰一过,便要将她当作筹码换取利益。她已害得家族流放,如今说什么也不能再失去这个孩子了。

目下四州十郡的世家黔首尽知继后出逃上京,谢令仪亲率收服皇城司玄甲卫的消息不胫而走。此刻流言如沸,连京中都传谢后乃祸国妖后,引得朝中武将甘为其效死。

禁中亦有流言纷传,梁贵妃为固地位,于流言听之任之。加之百官主和,竟劝段怀临忍辱含垢,也难怪帝王抽不出空去探望太后。

俄而殿门启,数朝臣神色恹恹而出,显见未说动段怀临。王祈宁紧攥手中托盘,施施然向殿内款步而去。

前有内侍挑珠帘导行,入目可见仙鹤瓷九转顶炉,浓郁清冽的龙涎香扑面而来,嗅之令人胸臆滞塞。

王祈宁径直走至帝王身后,纤纤素手轻搭其额角,为其按揉纾解:“君上案牍劳形,臣妾制了杏仁冰酥酪以祛溽暑,还望君上略进两口稍作休憩。”

随着王祈宁近前,缕缕兰麝之香萦绕鼻端。段怀临执其柔荑,长叹道:“阿宁,这宫中唯有你最知孤心。”

在段怀临看不到的背后,王祈宁面上寒霜微凝——能博帝王欢心岂为幸事?她如今在御前无名无分相伴,为博君欢,私下僭称臣妾,不过是不愿以“奴”字称之惹帝王不悦。如今两情相洽无人苛责,然若有朝一日势成水火,此等僭称

“成王败寇,身份既赖祖上荫庇,亦需自谋。”这话如梦魇一般,在她心间盘桓不去——唯靠自谋……

倏然瞥向书案,摊开的奏折中夹着一封字迹娟秀的请战书,虽钤着镇北侯印,落款却是——李若光,李三姑娘。

段怀临阖眸垂睫,指尖缓缓抚过案上信函,良久沉吟,终是低叹出声:“阿宁,孤每至深夜辗转难眠,忆起世伯在世时,纵横沙场、骁勇无双,可不过短短一载光阴,如今朝中竟无可用之材!”

话音里裹挟着浓重的愤懑,言至末句,他猛地挥拳击向书案,再抬眸时,眼底已泛起盈盈水光。

王祈宁身姿端然,腕若平秤,未因这番言语而乱了分毫心绪。待帝王怒意稍敛,方轻声开口:“往昔之事,终究已成过眼云烟。况且,当年那等骁勇之人,最后不也叛国投敌,实乃武将之耻!”

段怀临听着王祈宁对王氏的斥责,心间倏然泛起一丝异样,然人立于身后,他不敢回首,生怕撞见元后满含怨怼的神情,只喉头微动,强压心绪道:“李晓那懦夫,整日龟缩在镇北侯府,装聋作哑,便是子侄身死,也不敢回陇西吊唁。不过,这李三姑娘,倒是……”

王祈宁静立其后,耐心等候下文。

“孤欲封李若光为阵前先锋,拨三万人马,命她前去镇压广平之乱!”

“君上三思!”

王祈宁此刻顾不上尊卑礼数,即刻屈膝跪地,急切谏言:“李三姑娘身为女子,臣妾听闻她自幼于军中长大,不同于深闺娇女般恪守本分。既有谢氏之鉴在前,臣妾忧心她……”

说到此处,她怯生生抬眸,眼尾低垂,神情楚楚可怜:“女子本应安守本分,若贸然赋予兵权,恐生祸端啊!”

段怀临摩挲着拇指上的扳指,眸光深沉似在揣度话语深意。王祈宁神色坦然,依旧维持着那副为情所困、神智昏乱的模样,心底却暗自发笑,她深知,李若光担任阵前先锋已是板上钉钉——单是梁氏悔婚,梁煜沦为谢令仪裙下之臣,便足以令李若光对广平恨之入骨。

更有传言,帝王已暗中命人备好李若光的庚帖,想来待她得胜归来,段怀临定会许以皇后之位,借此收回兵权,将其困于深宫之中。

而她此番前来,不过是扮演一位为爱痴狂的深闺怨妇,故意引得段怀临紧盯李若光,好叫她有时间给庆阳谋划后路。

不出所料,见她极力反对李若光入朝,段怀临眼角闪过一丝嫌恶。他满意于她沉溺情障、自缚心牢的模样,两人又随意寒暄几句,段怀临便命万福送她回宫。

行至长街,王祈宁远远望见李若光一身戎装,正朝着勤政殿方向而去。万福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面上含笑:“李娘子英姿飒爽,日后必成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