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传来贾师母吆喝牲口的声音,他攥着铁钉的手顿了顿,又加快了敲打节奏。窗外,新插的柳枝在风里摇晃,像极了孩子们高举的小手。
麦收时节,贾老师咳血的频率越来越高。他瞒着所有人,把止疼片碾碎混在面汤里。
某天正午,正在教孩子们认字的他突然眼前一黑,倒在讲台上。苏醒时,看见满屋哭成泪人的孩子,最调皮的铁柱攥着把野菊花,哽咽着说:“老师,俺以后再也不逃学了......“
深秋的风卷着初雪掠过郭任庄时,贾老师的床前摆满了孩子们凑来的稀罕物:半块水果糖、晒干的野山楂、用草绳捆着的野鸡蛋。
他颤抖着抚摸这些带着体温的礼物,望着窗外飘飞的雪花,仿佛看见无数亮晶晶的眼睛在云层后闪烁。
因为贾老师的离世,影响到了郭任庄的人,对未来不能说什么,心里都有些担忧,只是感觉有些恐慌,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对未来有期待,也有担忧,人人都在想,可是又不得要领。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人能够看清前进的方向。
大家心情沉重过了一段时间,日子还是要继续,小队有烤烟房,卖烤好的烟叶可以提高小队的收入。
在稻场里有新摘下来的烟叶。
在宽阔的打谷场上,阳光倾洒而下,一片金黄灿烂。妇女们围坐在一起,身前堆满了刚刚采摘下来的新鲜烟叶。
她们手法娴熟,粗糙却灵巧的双手在烟叶间忙碌穿梭。
先仔细地挑选出形状完整、品质优良的烟叶,轻轻掸去叶片上的尘土。
然后取来一旁准备好的细长麻绳,将烟叶整齐地叠放,一片挨着一片,从叶柄处开始缠绕捆绑。
有的妇女低着头,专注于手中的动作,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在阳光下闪烁,却也顾不上擦拭;有的则偶尔抬起头,与旁边的姐妹交谈几句,交流着捆绑的技巧或是分享着家中的琐事,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
年幼些的女孩在一旁帮忙递烟叶,眼睛好奇地看着大人们劳作,时不时学着大人的样子摆弄几下手中的小烟叶。
而年长些的妇女则起着带头示范的作用,她们不仅速度快,而且捆绑得极为紧实美观,麻绳在烟叶间穿梭自如,如同在编织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随着一捆捆烟叶逐渐成型,打谷场上的烟叶堆慢慢减少,而旁边准备送往烤烟房的烟叶捆却越来越多,堆成了一座小小的“烟叶山”。
这些妇女们用自己的辛勤劳作,为接下来的烤烟工序做好了充分准备,在那个年代,她们以这样的方式,为家庭、为集体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成为乡村田野间一道独特而动人的风景线。
浩楠跟着小伙伴们玩耍。
冰玉在场记工分。
在烤烟房里,炽热的炭火在炉坑中静静燃烧,橘红色的火光映照着墙壁。烤烟房里弥漫着浓郁的烟叶香,层层叠叠的烟叶被精心地挂在架子上,正慢慢接受着热力的烘烤,逐渐由青变黄,散发出独特的韵味。
肖国富是负责烤烟的,他的儿子肖兵是浩楠的玩伴。
肖国富忙里偷闲,可能从附近的小水塘里捉来了几条小鱼,此刻他们三个围坐在烤烟房烧火的地方,那里窝下去,刚好允许一人操作,往炉膛里添柴火。
添了柴火后,肖国富找来了几根细长的树枝,将小鱼串起,放在炭火旁烤着。小鱼在火上渐渐变得金黄,鱼油滋滋地冒着泡,滴落在炭火上,发出轻微的噼啪声,那香味混合着烟叶香,竟别有一番风味。
肖国富笑着说:“这烤烟的时候还能有这口福,可真不错。”
肖兵接话道:“是的,爸爸,这小鱼好吃。浩楠,你说好吃吗?”
“好吃,烤得外焦里嫩,真好吃。”浩楠说着,只见肖国富轻轻转动着手中的树枝,让鱼受热更均匀。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眼睛却始终盯着那渐渐烤熟的小鱼。
当鱼烤好后,他们小心翼翼地吹了吹,然后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在这忙碌的烤烟劳作中,这片刻的欢愉显得格外珍贵,他们一边吃着,一边分享着生活中的趣事,笑声在烤烟房里回荡,暂时忘却了生活的疲惫与艰辛,只享受着这简单而又实在的快乐时光。
一场风雨从郭任庄席卷而过。
狂风呼啸着穿过村庄,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落,浩楠家房屋前后还有学校院墙边上那几株老枣树在风雨中剧烈摇晃。
风雨过后,天空渐渐放晴,地上满是被吹落的枣子,像一颗颗红玛瑙散落在泥地与草丛间。
一群小朋友们看到这场景,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们呼喊着,从自家院子或是街巷里飞奔而来。
娃娃们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和破旧的布鞋,不顾地上的泥泞。有的蹲下身子,小手快速地在地上捡起枣子,直接放进嘴里,咬得嘎嘣脆,脸上洋溢着甜蜜的笑容;有的则从家里拿来小布袋、小竹筐,小心翼翼地把枣子装进去,还互相比较着谁捡得多。
调皮的小亿爬到了树上,想看看有没有被风雨遗漏的枣子,他在树枝间穿梭,摇落了几串枣子,引得树下的小伙伴们一阵欢呼雀跃,争抢着去接。
而文静的小华则在一旁仔细地挑选着那些没有破损的枣子,她想着要把最好的枣子带回家给奶奶尝尝。
他们的欢声笑语在村子里回荡,这满地的枣子成了大自然给予孩子们最美好的馈赠,让他们在那个物资并不充裕的年代,收获了满满的快乐与甜蜜。
那年的黄梅天来得格外早。
浩楠趴在教室的窗台上,看着屋檐的雨帘把远处的山峦泡成青灰色。
忽然一阵风掠过,老枣树上熟透的红枣噼里啪啦砸在泥地上,混着雨水滚进墙根,像撒了一地暗红的灯笼。
他数着那些圆滚滚的果实,舌尖泛起酸甜,连贾老师板书的沙沙声都变得模糊起来。
雨停的午后,堰塘的水漫过了堤岸。浩楠光着脚踩在水沟旁的淤泥里,裤腿卷得老高。
浑浊的水流裹着碎叶打着旋儿,忽然闪过一道银鳞——是条草鱼!他扑过去伸手去抓,却只攥住满手水草。
鱼儿尾巴一扫,溅了他满脸泥点,又顺着水沟钻进芦苇荡。远处几个孩子举着竹筐追来,惊起一群白鹭,翅膀拍打水面的声音惊碎了满塘倒影。
暮色渐浓时,浩楠蹲在石板桥上。潮湿的青苔沁着凉意,他看着水面上漂浮的枣子随波摇晃,忽然被什么东西拖进了水底。
原来是条鲫鱼咬住了果肉,尾巴搅动的涟漪一圈圈荡开,和天边火烧云的颜色融成一片。
对岸炊烟升起,混着雨后泥土的腥香钻进鼻子,浩楠摸了摸兜里的半块烤红薯,忽然觉得这个总在挨饿的村庄,原来藏着这么多会发光的秘密。
一场暴雨倾盆而下,浩楠家门前的池塘的水迅速满溢。
雨水混着泥土,顺着小沟潺潺流淌。
那年的夏天,郭任庄的日头总把麦秸垛晒得噼啪作响。
浩楠赤着脚踩过滚烫的晒谷场,脚趾缝里嵌着金黄的麦屑,老远就听见贾老师摇响那截生锈的铁轨——下课铃又响了。
他像只撒欢的小鹿,抱着豁口的搪瓷缸冲向老槐树下的水井,冰凉的井水泼在脸上,溅起的水珠里映着细碎的阳光。
村东头的堰塘是孩子们的乐园。
浩楠和虎娃偷偷扒光衣裳,扎进泛着油绿的水面。
塘底的淤泥裹住脚踝,水草缠着小腿,他却笑得呛了好几口水。
偶尔摸到个河蚌,壳上黏着滑腻的青苔,剥开时珍珠般的肉团在掌心跳动,引得伙伴们挤成一团争抢。
等夕阳把云彩烧成橘子色,他们才套上湿漉漉的裤衩,肚皮贴着晒得发烫的石板路,看蚂蚁排着队搬运掉落的桑葚。
秋夜的月光总把打谷场铺成银毯。浩楠蜷在草垛里,听老人们讲古。李大爷的烟袋锅明明灭灭,火星子溅在干草上,又被晚风轻轻吹熄。
故事里的英雄骑着枣红马踏过冰河,而他的鼻尖萦绕着新麦的甜香和艾草的苦气。
远处传来几声狗吠,惊起栖息在谷堆里的蟋蟀,唧唧的鸣声和天上的星星一样清亮。
就连寒冬也藏着惊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