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值旭日东升时分,灿灿艳阳洒向地面,南边果然是融融暖意袭来,京市这个时候还穿着两件衣裳呢,沪市人民穿着一件长袖衫了,更有甚者都穿上了短袖。

三人先去了沪市传呼台附近的招待所办了一个房间的入住,这次出行,梁宝珍已经很有经验,收拾行李的时候就放好了结婚证,不过现在出行也有大变化,还得出示二人的身份证。

没有身份证的珊珊有些遗憾,她也想把自己的身份证拿出去给招待所前台的阿姨看。

“这是你们的孩子?”招待所服务员确认了眼前一男一女的身份和婚姻关系,至于他们抱着的孩子,还得问问。

“是,我们闺女。”

“小朋友,他们是你的什么人啊?”

“是我的爸爸妈妈。”珊珊答得迅速。

“你们别介意啊,最近人贩子多,不少还是两口子一起行动,抱着个孩子出门,结果一查才发现是拐来的孩子,现在各个地方都得多问一问。”

梁宝珍倒是没想到这一出,“不介意,你们这样挺好的,能挽救不少家庭。”

办理好入住,一家人先去屋里歇歇。

现在的招待所也比几年前时髦不少,装潢精致,处处透着贵气,最让人震惊的是,房间里居然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并且配有独立厕所。

“这招待所居然有电视机?”梁宝珍惊讶于这么好的条件,配置也太厉害了。

“收费也不便宜,这是沪市最好的几个招待所之一。”不过许盛杰觉得这钱花得值,能配电视机的招待所体验还是不错的。

珊珊熟练地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起里头的文艺频道,直到爸爸妈妈收拾好,要带着她出去吃饭才恋恋不舍离开。

“这丫头哭着闹着要来沪市玩儿,结果来了之后还想就在招待所看电视。”梁宝珍觉得自己闺女傻乎乎的。

“傻丫头。”许盛杰把闺女抱在怀里,让她好好看看这个不一样的城市。

和沪市传呼台的负责人约的见面时间是明天中午,因此今天一家人是自由行动。

午饭,自然是挑的沪市有名的美食——生煎包。

“妈妈,这里的包子很好吃吗?”珊珊知道去一个地方一定要吃他们好吃的东西,自己怎么换了个地方

来吃包子呢?

“应该好吃,我也没吃过,不过很有名的。

三笼生煎包,三碗牛肉汤,刚端上桌就香气四溢。

生煎包小小一个,底部煎至金黄,上面洒有芝麻,上头仍是包子的白白胖胖身子,看起来有些可爱,珊珊一眼就喜欢这个漂亮的小家伙,伸出小手拿起一个生煎包放到鼻子边闻一闻。

“尝尝看。梁宝珍已经吃了一口,味道鲜美。

珊珊一大口下去,鲜肉的鲜香气飘出,伴着香浓的汤汁涌进嘴里,吃得小嘴油光光的,而底部的包子皮则被煎得又酥又香,配上芝麻的香气,另有一番风味。

这包子真的不一样,珊珊越吃眼睛越亮,她喜欢!

“好吃。

许盛杰已经解决完一个生煎包,端起汤碗喝了一大口牛肉汤,清淡解腻,见闺女吃得香,“喜欢吃就多吃点。

然而珊珊有心多吃,也吃不了几个,三个生煎包下肚,配上一碗牛肉汤,她已经吃得肚子圆滚滚,瘫坐在椅子上休息,惬意得突然打了个饱嗝。

“嗝~

在外面打嗝?珊珊立马捂住自己的嘴,眼珠子左右转动,太丢人了。

完了,她在沪市丢了京市人的人!

珊珊吃得饱饱的,见好像没有人发现自己打了个嗝,这才放心。

小手一松,端起桌上的茶盏就开始咕噜咕噜灌水,自己可不能再打嗝了!

太丢人啦!

多喝水能治打嗝。

梁宝珍和许盛杰倒没注意闺女的小心思,两人正积极消灭美食,生煎□□酥馅香,让人一口接一口吃得停不下来,不过最后梁宝珍还是败下阵来,将最后三个生煎包都推到男人面前。

“你都解决了吧。

许盛杰从当兵开始饭量就大,解决起这些东西来自然是不在话下,三两口便吃完了。

一家人吃完饭又去沪市街头走走,看着带有明显当地特色的弄堂,梁宝珍拿着照相机拍照。

这次出行,照相机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梁宝珍特意买了两卷胶卷带着,准备多拍些照片。

“妈妈,拍拍我。珊珊笔直地站在弄堂前,伸出右手比了个“2,笑得眼不见牙。

不像其他小朋友面对照相机还有些

生涩或者害羞珊珊面对镜头那叫一个积极笑得像朵花儿似的。

“再换个动作呢。”梁宝珍鼓励孩子来些花里胡哨古灵精怪的动作。

珊珊每次拍照都是比“2”也不嫌腻小孩子嘛做出任何动作都没人会笑话的不像大人抹不开面儿。

珊珊听了妈妈的话点点头她思考着做个什么动作自己也没有经验啊想了想她伸出两只手一左一右各比了一个“2”。

很好非常不一样这回是两个“2”!

梁宝珍:“.”确实不一样。

给闺女拍完梁宝珍又给许盛杰拍来都来了怎么也要留下凭证这一张张照片基本约等于后来的“xxx到此一游”吧。

不过珊珊爸爸的动作更简单或者说是压根没有动作但是人长得俊还是很有好处的许盛杰就那么一站

父女俩都拍完又轮到梁宝珍珊珊特别激动地要给妈妈拍许盛杰把人框进去最后的快门都是珊珊按的。

拍完单人照再找了个路人给一家三口拍了合影初夏时节翠绿压满枝头一家人站在沪市街头合影留念这才算是齐活了。

下午一家人四处逛逛又往外滩去。

已经来了沪市自然不能不到外滩夕阳坠在天边将暖橘色洒在江畔徐徐清风吹过吹散了奔波一天的疲惫周遭人山人海不少从外地来沪市的人都驻足观看。

“哇好漂亮呀。”珊珊看着水面波光粼粼对岸哥特式建筑高楼林立隐隐有种新式城市的时髦感。

这回珊珊主动让妈妈给自己拍照经过一个下午的研究她已经想出来了新动作。

“珊珊看妈妈这边。”

珊珊双手捧着脸像朵盛开的小花花心是笑盈盈的笑脸旁边有来沪市游玩的外国人见到这个中国小姑娘活泼可爱也忍不住在旁边看看。

咔嚓梁宝珍按下快门这回满意了珊珊的可爱与俏皮都被相机记录下来。

依然是每个人都拍了一张背后是外滩的照片再请路人拍一张全家福。

黄浦江宽广浩大江面轮船轻舟驶过江畔行人如织各式西式建筑鳞次栉比是一道与京市不同的风景线。

吹着江边的风,一家人享受着难得的悠闲时光。

游玩一天,回家路上珊珊便睡着了,虽然玩得很开心,但是她好累啊。

趴在爸爸的背上,呼呼大睡。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珊珊完全记不起自己是怎么回来的,在招待所的床上翻来覆去。

“小懒猪还不起来?许盛杰最先收拾好自己,穿着白衬衫黑长裤,整个人干练又精神。

珊珊双手往上一伸,嘴里发出喟叹,“不想起床呀。

她睡饱了,只是单纯不想起。

“快起来了,今天中午要和爸爸的朋友去吃饭,我们不能迟到哦。梁宝珍提醒闺女,隔着被子拍拍她的屁股。

“好吧,妈妈,现在几点?

“九点了。

“肯定没有九点,八点五十几呀?珊珊很清楚,大人都这样,总爱多说几分钟,明明没到那个点儿就谎报,她被忽悠了几次便发现了。

不过梁宝珍一直不明白闺女为什么纠结早上那几分钟,珊珊只说,早上起床去上学的时候,那么几分钟都是很珍贵的。

“你还计较这几分钟是吧?梁宝珍把手表给闺女看,“看看,八点五十七了,是不是快九点了?

“那我再睡三分钟!九点准时起床!说完话,珊珊就闭眼了,坚决不浪费三分钟。

梁宝珍看着自己闺女,真是没奈何,只拍了拍她屁股,忙活自己的事儿去了。

说到做到*许芸珊在九点准时起床,自己穿好衣裳,刷牙洗脸,再擦上雪花膏,觉得自己香喷喷的,这才满意。

今天要去见爸爸的朋友,她准备当个乖乖孩子。

全国第一家传呼台就在沪市,创办人是个名叫王华东的三十多岁男人,他和吴二因为生意认识,这回也是听吴二介绍和许盛杰约了时间见面。

“你好,王哥,久仰大名。

“小许,我听老吴说过你,很有些本事,快请坐。

两家人约在外滩一间茶楼二楼,环境清幽,推开窗户往外看去便能看到外面的迷人风光。

因为是由吴二介绍的,许盛杰和王华东便从吴二聊起,说到服装生意,说到改革开放,说到未来的发展。

王华东也带了自己的媳妇儿孩子来

,他媳妇儿卫红三十多岁,但是保养得当,看着精致得体,虽然五官不算太出众,但是衣着华贵,瘦削的脸上带着几分精明,和梁宝珍初见时仅是眼中流出一分惊艳,片刻后便消失殆尽。

卫红和王华东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在读高中,今天没来,小女儿也在上小学,比珊珊大一岁,现在是小学二年级,今天呢也是和珊珊一样,想玩儿,干脆请假了。

王华东不太拘束孩子,一二年级的课无所谓,本来也学不了什么。

卫红对自己男人的生意没兴趣,对男人生意伙伴的媳妇儿更没兴趣,只对梁宝珍点头示意打了招呼,便自顾自喝起茶来。

梁宝珍担心尴尬,主动开口搭话,“卫姐对茶很有研究?”

“也还好,就随便喝喝。”卫红回答得不冷不热,不失礼数,可绝没有热情和让人想接话的意愿。

梁宝珍感觉出来了,微笑着点点头,也没再打扰她。

反倒是两个孩子凑一块儿说着话,一会儿功夫就熟了。

王华东和卫红的小女儿叫王景艳,小名燕子。

“你叫燕子,我叫珊珊。”珊珊现在见到人已经很大方,刚刚乖乖叫了叔叔阿姨,又主动和小姐姐说话。

得知燕子是二年级的大学生,她有些惆怅。

这屋里,自己是最小的!

好讨厌呀,她想当姐姐!

“珊珊,你好。”燕子怯生生道,她年纪比珊珊大,胆子似乎更小,两人站一块儿也幸好是珊珊小嘴能嘚吧,不然怕是聊不起来。

一边是两个男人在聊生意,一边是两个孩子在分享上小学的心情,卫红觉得有些无聊。

她不喜欢和自家男人出来应酬,可是却没办法,有时候男人应酬谈生意要单独出去,有时候带着媳妇儿孩子更方便,能拉近距离。

每当这种时候,她都觉得无趣,不想和人打交道,沪市做生意发家的圈子里不少人都知道,王华东那个包办婚姻的媳妇儿不爱搭理人。

卫红也无所谓,从她和王华东结婚以来,就有人说她配不上王华东,尤其是这几年王华东做生意发迹后,这样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她听多了心里总是堵得慌,干脆谁也不见,只要不和外头的人接触,自然没人能说自己。

她又喝了一盅茶,

刚放下茶盏便见到对面的梁宝珍兴致勃勃听两个男人在说话。

甚至还能接上一两句。

“现在传呼机市场前景不错,我是很看好的,虽说价格贵,但是架不住功能强大,吸引人啊。”王华东对于在其他地方铺开市场也颇有兴趣,因此也愿意和许盛杰见面,吴二介绍的许盛杰在京市打开了服装市场,要是二人合作能把传呼机业务发展壮大,自然是更好。

许盛杰来之前也研究过,因此更是侃侃而谈,“没错,就拿现在的安装在家里的电话来说,有用但是不方便,人一旦离开,这电话便失去了最大的作用。”

“小许,你觉得现在你们京市能有多少人接受传呼机?”

现在用上传呼机的人很少,大部分人还处于压根没听过这个玩意儿的地步。

“思想上,我觉得每个人都能接受,只是金钱上,很多人不能接受。”

“哈哈哈哈哈哈哈。”王华东被许盛杰非常实诚的一句话打动,开怀大笑,“说得很对,只要有钱,谁不想买个传呼机?又方便又有面儿。”

“王哥,不瞒你说,这回来我也想买一个。”

“挺好,这玩意儿迟早会起来的。”王华东只是还在思考契机在哪里,“就是现在全国人均收入不高,大部分人还在为几毛钱的肉奔波,什么时候能让很多人买得起几千块钱的传呼机。”

梁宝珍听他们说了好一会儿,一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