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许多有名的私人餐馆都已经被改造成了国营饭店,赵振文去的,就是赵新生曾经从城里回来、跟家里人显摆时提到的这一家。

坐了三站公交汽车,又走了一段儿路,他这才找到了地方。

站在国营饭店外面,还没进去呢,透过玻璃大门,就已经能感受到饭店里面有多热闹了。

赵振文推门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墙,最上面写着“华西饭店菜单”,按照凉菜、炒菜、主食、点心,分别罗列着对应的菜品和价格,最下面则写着日期,以及一行小字——

无票,价格另算!

毕竟,票证的实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完成的事情,总要留出一定空间、放缓脚步、慢慢来的。

赵振文像其他人一样,看完菜单后,走到点菜窗口,对着服务员说:

“一份宫保鸡丁,一份红烧狮子头,再来一碗大米饭!”

“八毛钱,□□票,半斤肉票。”

“没票是什么价?”

听见这个问题,服务员见怪不怪,回道:

“半斤肉票算四毛,□□票算一毛,总共一块三!”

这小伙子并不是头一个来饭店吃饭不带票的人,事实上,也有人是带着票、却觉得票比钱更有用、这才都付钱的。

“给,这是一块三!”

除了今天赚的24.1元,赵振文身上还有从家带出来的钱呢,凑个三毛的零钱,完全不是难事儿。

像坐车得到的车票一样,服务员收了钱,也在纸上写了个号码,递给赵振文。

他接过来,找了个空桌子坐下,闻着店里面的饭菜香味儿,尤其是听着仅有一帘之隔、大师傅正在炒菜的声音,肚子一阵儿接着一阵儿,发出“不满”的声音。

好在,国营饭店的厨房里,并不只是大师傅一个人在忙活,和二十一世纪大饭店的后厨一样,一个大师傅手底下,必然配着专门打下手的小工。

人一多,配合又默契,效率也就提起来了,没一会儿,赵振文就听到了叫号的声音。

前面只有一个服务员,得负责点菜、收钱的活儿,端菜这种事情,当然是得自个儿做了。

别扯什么服务意识之类的,根据赵振文对九零年代以前为数不多的了解,一直到九十年代,国营饭店、供销社的职工纷纷下岗,服务意识,都没能在国营单位里做到普遍提升呢。

这时候的饭菜,主打的就是一个实在,味道尚且不好说,但至少这分量,是绝对没有偷工减料的。

看着面前这两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赵振文开始动筷子了。

只是一口,他就默默加快了干饭的速度!

直到将一碗大米饭和两个菜全都一扫而光,赵振文才满足地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甚至还打了个饱嗝儿。

不得不说,怪不得人家能当大师傅呢,就这手艺,果然是有两把刷子啊!

虽说跟他上辈子沾三少爷的光、尝到的国公府徐大厨的手艺相比起来,还是略逊一筹的,但是,不要忘记,这仅仅是市里诸多国营饭店之一。

放眼全国,又能再找出多少厨艺更出色的能人呢?

“大哥,跟你打听个事儿,附近有个郑家酒馆儿,你知道怎么走不?”

从国营饭店出来,赵振文开始打听郑家酒馆儿的事情。

说起来,他能知道这个“郑家酒馆”,还要多亏了队长徐明进。

的确,赵新生自从带着二娃子进城以后,就再也没回来过,但是,他当时和陈春梅离婚、办户口迁出材料的事情,可是徐明进经手的。

郑家酒馆在哪儿,徐明进也没法儿知道,但得知赵振文要进城的时候,这酒馆儿的名字,他却是特意来家里、告诉了赵振文的。

徐明进倒也不是非得跟赵新生过不去,只是,当初由他做见证,赵新生是签了承诺,答应要给陈春梅抚养费的。

可现在,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赵新生一去不回,同在一个生产队的老赵家也“装死”,徐明进没有找上门儿去,却不代表他心里不恼。

“郑家酒馆儿?没听说过!你再问问别人去吧!”

有个酒馆儿的名字,赵振文虽然不至于像没头苍蝇似的、漫无目的地找,但很显然,找到赵新生的过程,也不可能这么顺利!

在这一片儿问完年龄段不同的三个人,都说“没听说过”,赵振文果断换地方。

某种意义上来说,城里和农村其实差不多,谁家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的,用不了一天,就能传得十里八乡人尽皆知。

根据这一点,赵振文就能推断出,至少,郑家酒馆的位置,不会在他三公里以内的范围里。

坐着公交汽车,赵振文换了个地儿,依旧没打听到,接着换地方。

好在,这一次,在跟售票员的随口聊天中,他得到了疑似郑家酒馆的地址!

下车后,按照售票员说的地方,赵振文一路打听过去,总算找到了“郑家酒馆”!

现在是白天,酒馆没有开门,赵振文站在门口,看着上方的牌匾,瞧着有点儿奇怪。

“诶,小伙子,你打哪儿来的啊?”

一个大娘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www.nmxs8.cc】

小说推荐